分享

遇到这几种人,建议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迅速离开 | 费蜀黍

 轻风的起点 2018-01-29

 

蜀黍研究所 来自蜀黍研究所 01:33

如果做个选择题:

选项① 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

选项② 轰轰烈烈地完成件事;

你会选择哪个?

这几年大众传媒给我们灌输了这样的一个价值观:

要么____,要么死

网上一查横杠中间最前面的几个字:作、赢、生、换、走、做爆款、拼…

戾气很重哦!

其实前半句的填空题都没错,错就错在后面要和“要么死”做对比。

最近很多前辈为了鼓励后生,让各位忙着学些墓志铭。

最常见的一句话是:你死后墓碑上准备刻什么字?

据我冬至去扫墓的观察,你可能连在墓碑上刻什么字的权利都没有

一方面丧葬业仍然属于垄断行业,想搞个性化,目前来看似乎不太可能。

另一方面你的子女还得在极度得痛苦中,找到你二十几岁给自己写的墓志铭(鬼知道你的墓志铭写在哪里了)。

如果可以刻的话,我确实花了些时间想自己的墓碑上刻些什么。

直接来句:他来的时候,世界多了一份精致与雅趣

无他尔,是不是还挺酷?

精致而雅趣」,自然是蜀黍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意义。

要不然和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

- - -

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加精致而雅趣」,最近读了几本个人成长的书。

俗话说得好:评论一本书,不应该看他的封面。

这几本书说实话封面都不怎么样,有些你可能会误认为是“成功学”书籍,偏离了你只看经典的审美和原则。

这种审美和原则尚且不必过于自豪,精炼的文笔当然有流传百世的潜力,但是深入浅出、务实即用也不失为一种现世的智慧。

- - -

第一本:古典《跃迁》

古典老师的《跃迁》教会了我几个方面:

1、跃迁有三个境界:见自己(认知跃迁)、见世界(能力跃迁)、见众生(能级跃迁)。

2、能够做到这三种跃迁的人,往往都是在高价值领域,持续做正确的事情。

3做正确事情的三个基本要素:专注、专注、专注。

4、年纪轻轻的斜杠青年,大多都是低水平的操作者。

5、低水平勤奋靠努力、中等水平勤奋靠方法论、高水平勤奋靠选择目标。

6、一个无法被证伪的体系,无论有何等智慧,必然会被慢慢迭代的系统所赶超。

7和聪明人合伙做事,而不是天天聊天撸串。

8、贫穷不是一个财富数字,而是一种稀缺的心理状态。

9、当对方出现背叛行为,及时识别并且一定要报复,不要让背叛者没有损失(博弈论中的TFT策略)。

10以和为贵,第一个出友善牌。不做烂好人。面对伤害过你的人,忘掉过去,既往不咎,面向未来,活在当下。

以上10点是这本《跃迁》给到我最有价值的认知跃迁。其中第3条、第7条、第10条一定要反复阅读和思考。

另外还有一点,想要单独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就是你该结交什么样的人?大致如下:

价值观和梦想与你一致的人;能和你一起成长的人;能理解你,支持你情绪的人;懂得互惠、互相支持的人。

如果你已经遇到了这样的朋友,请付出一切代价,对他们好一些!

因为帮他们就是帮你自己。

- - -

第二本:吴军《见识》。

作为科学家和投资人的吴军,这本《见识》,是他之前许多著作的精彩总汇。

我一直觉得从本质去看待这个世界的人是极端聪明的。

吴军在这本书里的一些观点,就让人聪明得非常过瘾。

比如他对“共享经济”的真知灼见,给我的一些启示:

首先,中国的绝大部分共享经济案例,基本上就是从美国的早期共享项目,在中国做简单地复制,没有考虑过是否真正适合本土使用习惯;

其次,没有将原有市场扩大的特点,算不上共享经济,比如王思聪败过家的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

再次,共享是为了带来便利,而不是为了节省资源。到了后期很多司机都是为了做滴滴,特地买了节能车,这就不是带来便利了…然而很多共享项目的负责人,站在道德制高点,说能节省资源,搞得自己很有情怀、也能说动政府支持。

更次,中国共享单车的模式,和高端产品的共享其实如出一辙。即没有必要,又昂贵。

最后,其实对时间、技术和专业人士的共享早就已经开始了。医院、学校、律师或会计事务所、广告代理公司,其实都是在共享一部分人的时间、技术和知识。除非ta巨有钱,没有会特地建个医院,给自己看病。

那“共享”失灵了,接下来是什么?

吴军老师介绍到了“区块链”技术的真正意义,不是为了挖比特币!而是“跟踪”

《见识》这本书里讲述到的概念太多了,从商业到创业、从职业观到金钱观、从做事到做人。

推荐给每个自己觉得很聪明,其实并不太聪明的人。

- - -

第三本:《快行动、慢思考》。

这本书名字很像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

其实两本书没有什么关系。

这本书翻看你一定会觉得是本成功学,但是我还忍不住一句句思考了很久。

作者著名心理学家迪安·德尔·塞斯托告诉我,有三种人,如果你遇到了,建议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迅速离开他们。

第一种人:企图宣称自己是完人。

按作者的说法,“他们宣称自己拥有完整的美德,然而只要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他们有的只是选择性的美德,他们只在生活中某个特定的领域按照自己的信仰行事,而在其他的领域则不然。

这种人通常被称为“圣母婊”,责任心泛滥可能是因为某些对他们自己的利益事关重大。

碰到这种人,你赶紧离开!以免中邪。

第二种人:借名流权贵抬高身份的人。

作者说:“是否遇到过一些人借助名流权贵来抬高自己身份,而且直到他们觉得你认为他们是成功的或有人脉背景,才会满意?”

这让我想起了阿Q那句:“我们祖上比你阔多了!

碰到这种人,你赶紧离开!把舞台送给ta。

第三种人:反复失信不守承诺的人。

作者描绘到:“我曾告诉一位女士,她不信守承诺的原因,比起别人,她更在乎自己的便利。她说:‘好吧,我在意,但我只是忘记了。’今天狂乱的生活节奏,忘记一两件事是可以原谅的。无法原谅的是,反复地失信。”

这本书我看了一大半,作者反复在讲得另一个原则是:真诚与坦诚。

这种如此健忘,格局观这么小的人。

碰到了,你赶紧离开!让ta活在井底养呱儿子吧!

-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