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的互联网机遇可能还没有到来

 不二更 2018-01-29

我的公众号里,来自北京的有600余人,来自上海的有500余人,差不多个字占了我这个公众号粉丝的十分之一,但是上海的读者们,撑起了我50%的赞赏,在这里先感谢一些魔都的读者们。上海的公司也普遍很专业,我偶尔兼职的几家咨询公司都是上海的公司,每次业务前会一丝不苟的、邮件发来协议,然后让我确认,唯一做过的一家北京的公司操作不仅不专业,而且客户还颐指气使,鼻孔都快冲到天上了,从此后找我做咨询的公司我都优先选择上海的公司。

 

这几天老月经问题“上海互联网到底错过了什么机会”又被炒了起来,但是有点遗憾的是总是些老生常谈和观点拼凑,既然是在看不下去,那么就决定自己说点什么。

 

若干年前北大的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政治倾向坐标轴,以左中右来对人们的政治倾向进行分类。如果北京是一个左派,那么香港就是一个右派,而上海是处于一个中间派的位置,左派的做法极端又自信,右派的做法自卑又刻薄,而中间派有可能拥有了两者的优点,但是也往往有了两者的缺点。当中国大陆未能工业化,且远远落后于世界的时候,右派就极其强盛,彼时的上海不仅是中国第一城,而且更是远东第一城,当中国大陆与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小的时候,左派就很强大,北京的经济总量从民国时期的不足上海五分之一奋起直追,达到了京沪双子星的位置,不仅有政策原因,更有大环境的影响。




 

举了这么个例子说的很明确,上海的今天的位置不算差,未来的前途也无比光明,但是以往的上海以一己之力占据中国三分之一的产值这种局面是不会再出现了,更何况这是一种病态而不是一种常态。真正前途堪忧的香港,买办阶层的尿性,多少年来都是如此,垄断和压制生产力是买办们获利的唯一渠道,未来上海的支柱产业,不管是什么产业都很有机会,只要清理掉了公子小姐和买办们,其前途都是无比光明的,但是目前来看上海的互联网发展的不算好,原因只是缺乏相应的人才。

 

有人不大同意,说上海拥有四个985,六个211,在全国的高校水平仅次于北京,为什么说上海互联网的问题在于缺乏人才?这里的问题在于大家对于人才的理解非常的有问题,高校资源众多,只是拥有了大批的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之后,是从事互联网工作的基础,而不是导向,真正的人才是需要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再经过相关产业工作学习的人,才有可能被称之为人才。

 

1)互联网依旧是个大分工的时代


在农业时代,我们的从业人员基本不存在障碍,一个西北农民在安徽种小麦基本不会出现很大障碍,就算被发配到福建种水稻,也很快能适应,撒种,施肥的工作分类并没有将人员很严格的隔离开来。

 

但是在工业时代,工人们和技术人员的分工就比较明显了,一个高级钳工,去做化学试剂会很难,一个纺织女工去做扳道工也会很困难,因此,工业社会第一次出现了分工概念,因为大家面临的工作量太大,且太复杂了。

 


到了我们笼统的做了划分,一个互联网公司总是大致分为产品技术和市场运营两个大类,在这两个大类之中,产品技术又分为产品,技术,测试,市场运营又分为运营,市场,商务,公关等等小类,在这若干的小类之中,实际上存在跨界的障碍的,比如说一个技术人员,在接手产品工作时会有些手足无措,或者一个市场人员在去写代码时会有很多的障碍。因此,互联网本身或许不需要分工(早年独立制作人一个人全包,以及一些个人开发者也可大行其道)但是互联网产业一定是一个分工的产业。

 

2)互联网人才的培养机制来源于企业


有了分工之后就需要必定的人才培养机制,之前有一种观点说,北京高校云集,为北京的互联网提供了大量人才,这种观点看起来貌似很正确,实际仔细思考却有很大的误区。

 

仅以一个程序员来说,一个工作5年的百度本科前端其薪资要远远超过一个从中科院软件所毕业的博士,其他工作,以产品经理,运营,市场来说,其的薪资水平更多的以其工作年限且所服务过的公司和项目为重,而基本不会与其所受的高等教育有所关联,那么好了,我们发现了另外几个争执已久的问题的答案。

 

在培养互联网人才的方面,百度,腾讯,阿里,小米,京东,360这六家企业所培养的人才远远超过了中国的985211高校,这是让人很尴尬,又有点凶残的事实。

 

我们再对于北上广深四个城市进行对比,看看哪个城市从这六家公司的培养之中收获最大呢?

北京:百度,小米,360,京东

上海:腾讯游戏,阿里

广州:腾讯微信,

深圳:腾讯

杭州:阿里

 

于是乎,我们可以看出来,北京仍旧是造就互联网人才最多的地方,且优势之大,大的其余几个城市都无法追赶,搜索人才,安全人才,北京独占,电商人才北京与杭州对半分,游戏人才上海仅有一部分,广州和深圳分别拥有中国最好的移动社交人才和PC社交人才,至此,中国互联网的人才被瓜分殆尽,上海在其中的站位有很大劣势,仅仅有一些游戏研发人员,且游戏又不是一个关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领域。

 

于是乎,结论很明显了,也许上海也曾经发展出了搜索,发展了电商,发展了一个非常好的点子和项目,在天使阶段他们一帆风顺,但是就在发展成为一家大公司时候歇菜了,因为找不到足够的人来支撑自己的企业规模啊。

 


曾几何时,盛大创新院也做过很多很不错的项目,但是发现压根没法进行下去,整个上海地区都无法提供足够的人来干活。同样的点子,出生在上海和北京,就像一个小孩子出生在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在智商,情商一样的情况下,两个人的命运截然不同。

 

3)互联网人才的培养具备信息的稀缺性

 

很多年前,我们发现报纸上报道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例子,工人王大毛,努力自学成才,取得了自考的文凭,努力自学,取得了焊工,钳工等多种证书,但是在互联网业,这种例子是基本不会出现的,因为信息具备稀缺性。

 

一个人如果在西部某上村生存一辈子,其再努力也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搜索产品经理,因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搜索产品经理的信息是稀缺的,其不会是像王大毛一样,通过图书馆借书,网上用百度搜索,而学习产品,成长的唯一方式是来北京,然后进百度,才能逐渐接触并且学习。

 

前两天我一朋友去携程,工作两个月后,回来告诉我,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携程后台的一套CRM系统,这套系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

 

结论也很明显了,上海的年轻人,如果要不断的成长,思维进化,其就需要不断地接触这些唯一的信息,京沪互联网的中层的差距是巨大的,因为两地的年轻人成长环境差距太大,上海的携程,大众点评,能提供的唯一信息远远少于北京的百度,小米,京东,360,美团。

 

这也是为什么经常上海的公司辛辛苦苦做了10年,却容易被北京的公司35年内拉下马。

 

4)培养无望,实际上还拥有一个接盘的机会,可惜上海没有接住。

 

既然培养无望,那么唯一的解决思路就是接班其他城市培养的互联网,接盘北京培养出的互联网人,也足够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南京发展自己的互联网公司了,但是接盘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前不久我的很多朋友开始从北京南下深圳,普遍是各大互联网公司工作4年左右的人,也普遍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结婚,即将生子。然而北京并没有给予一个宽松相对舒服的环境,考虑到深圳的落户政策,决定南下,即便其房价很贵。

 

要知道每个城市的户籍政策都很严格,要想接盘,需要拿出足够的房产补贴和户籍政策,让数量众多的互联网劳动力能够落户,买房,结婚生子,这方面上海依旧堪忧。魔都是一个国企和外企唱主角的天下,每年的落户资格也大都给了这两家,君不见很多魔都的外企咨询公司,一年能给予员工的户口数量,足够大众点评和盛大吃四五年了,即便这些海外泊来的咨询公司对魔都的贡献远远比不上携程,点评和盛大。无他,除了北京是个特例,剩下的城市哪个城市如果没有办法压制住自己的土霸王,自然就没有实力去接盘这些人才,也自然谈不上发展互联网公司。




 

互联网经济是个新产业,新产业的发展必然会遭到原有产业的围追堵截,上海最辉煌的时候就是其工业能力最鼎盛的时候,我相信2B层面的互联网机会仍是广阔天地,真正的机会远远没有到来,不过要想在广阔天地里大有可为,依靠的千万不要是买办和旧产业,能从现有的户籍分配政策里挤掉多少虚的企业,才能接手多少人才,才有希望在互联网产业上追上国内的其他城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