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有效控制个人情绪,合理批评下属

 碧海蓝天kx32di 2018-01-29

看了一则新闻,杭州某公司李姓年轻老板,因情绪暴躁频繁无故责骂员工,导致公司近一半员工递交辞呈。事件发生后,李姓老板后悔不已,表示日常并非如此。曾有意识控制个人情绪化失控,但最终效果依然不佳。

这是说辞,狡辩,或是某种商业行为。很难想象,一家公司老板长时期维系公司正常运营及发展外,无任何外部因素影响会导致个人情绪化失控。符合逻辑者,具备思维者,应是创业者及管理者必备条件。

任何公司及单位核心领导者与下属出现对立、分歧、僵化无外乎存在两点必然因素所致:

权利至上,我说的,都是对的;

凡事,亲力亲为;

年轻创业者且取得一定成绩者,在掌握财富及权利下,出现两极化思想必不可免。即,对现有成果产生自我骄荣心态,或对现有成果产生自我担忧心态。此类,民营企业家,家族继承制私人企业同样具有。

成熟企业决策者将成果归功团队建设及员工付出程度并以此勉励,实现权力分散,群体议事制决定公司发展。李作为年轻创业者,不符成熟定论。

成果归于个人,放大自身能力,忽视团队显在成绩。员工日常工作,事物批报,对错皆存。作为决策者只看错,忽视对,致使出现一言堂这一根本现象。

权力使人迷心,作为公司最高决策者,自然拥有对员工对错的指责权力,但此类权力应建立事物本身对错之上,非自我判断对错。员工做事不符合自身逻辑,即视为错误,这是过重看中自身权利所致。我拥有绝对的权利,我所说的即是对的。

这种公司及最高决策人难以太大发展,员工自然离开。即使有所发展,问题频现,未来也将陷入诸多困境。这是常识,也是必然。

老板与员工关系应是渐远渐近,对错分明状态。员工错,应引导员工理解错误方向,并提出合理批评及相应建议。员工对,应酌情合理采纳,并给予一定夸赞。过度指责,缺乏对事物本身对错判断,员工自然做事心灰意冷,埋藏怨念。

作为最高决策者与员工出现偏离,导致情绪化失控,事必躬亲是必然因素。任何事物都需亲自打理监督,这是大忌。自身会累,员工更累。老板在于管理和观瞻,事事亲力亲为则说明老板自身无能。

过度干预员工事物,造成员工分心紧张,导致无法沉浸其中。决策者参与,对待事物处理过程方式产生异议,是情绪化失控导火索。

权力下达,只看最终结果,是企业决策者应做的事情。忽视这一理论,导致与员工产生隔阂则是必然。企业决策者只做决策者是对,即做员工又做决策者是错。

李情绪化失控,不排除外部因素,但权利至上心态与事事亲力亲为必不可缺。做为一家企业决策者或团队管理者,拥有良性管理制度及自身可控化情绪,即是关键。员工是打工者,也是企业成败决定者。尊重员工,善待员工,应是决策者所做。过度指责,轻慢,应是决策者所不该。

看重权利者,依赖权利者,最终适得其反。与官场同理,为官者本身偏重权力,即造成权利至上及一言堂现象,即为官者单方面形成,全对理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