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 释 有人说接受荣格取向心理治疗的个案会做荣格取向的梦,接受弗洛伊德取向精神分析的个案会做弗洛伊德取向的梦。意指个案会追随着分析师。 当个案做了一个梦,治疗师加以诠释,个案会学习治疗师所使用之取向的观点,于是个案接下来的梦境皆会受每次诠释的影响。所以,梦境会追随着治疗师。 不是应该正好相反吗?治疗师不是应该跟着个案吗? 如果个案做了一个弗洛伊德取向的梦,治疗师就应该使用弗洛伊德取向的知识;如果个案做了一个荣格取向的梦,治疗师就应该使用荣格取向的知识。 有许多讨论是关于临床的取向或象征的取向。心理治疗师必须两者皆拥有。个案的心理素材在历程中有时候可能必需采取某个取向,其他时候则特采另一取向。所以沙游治疗师必须尽可能被训练到能配合心理素材之需要,而非强加固定的理论取向于其心理素材上。沙游治疗激起临床与象征“对立”(opposites)的结合。在同一盘中,物件(figures)本身经常能促进对临床或象征两者或其一的了解。 因为通常进行沙游治疗时治疗师不会问问题、讨论、或做诠释性的介入,所以个案一般来说可以不必受治疗师取向的影响而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这是沙游治疗胜于梦的解析之处。治疗的历程可以开展;过程中的心灵向导是个案自己,而非治疗师。 沙游治疗真的是以个案的自我疗愈能力为基础。如果有一个心灵的创伤,一个自由且受保护的空间,且有一个同理的见证,自我疗愈的历程就可因而开始。它的疗效来自于过程的经验,而非理论的诠释。 关于临床取向:沙游治疗师对临床的心理素材的关注焦点,做传统的接案晤谈(即搜集家庭史、个人史、症状、现在的处境等资料)会因当时的情景与治疗师个人因素而异。但当持续治疗时更多历史会浮现。而许多个人的资料在共同回顾幻灯片时才会获得了解。 而且,不管取向如何,共移情一定会出现的。沙游治疗师不仅要时时敏觉沙中物件的共移情表现、了解在目击沙盘过程中自己的位置对个案的影响、及个案对架上物件的批评或赞美,也要注意发生在治疗师与个案之间的事,例如失约或去度假。治疗师可能预期个案对他们的爱与恨都会在历程的某些时候被经验。治疗师也必须时时同等的觉察自己对个案的感觉。他们也可能会有爱与恨的感觉。这两者都需要被注意。假如治疗师的感觉强烈到会影响治疗过程时,那他们就应该寻求咨商。 关于象征性的取向:沙游本身就是象征性的媒介。每个沙游的物件都有许多象征性的意义连结。欲正确的“解读”物件或用认知加以理解,治疗师必须掌握许多不同层次的认知:包括个案个人的过去和现在、个案本身成长的文化及居住地的文化、以及原型或集体无意识等。 我们对许多不同文化的阅读及熟悉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人会协助我们了解其文化层次。又我们熟悉动物及其他物件(figures)的生物学、并阅读神话和童话会帮助我们了解原型的层次。 我们受伤和疗愈的经验提供了我们做沙游治疗需要的同理基础。这是一种“同理”,而不只是“同情”,这也是在沙游治疗训练中,为什么我们要与能提供自由、保护、及同理经验的治疗师做我们自己的沙游治疗过程是如此的重要。 有时候治疗师到某位沙游治疗师那里“做个人过程”只因为要符合国际沙游学会或美国沙游治疗师学会对成员证照的要求,此有点像弗洛伊德学派“训练分析”的概念。有时此意谓着个案只是要知道他们所做的梦及其他分析素材被解析的意思,并非真的想进入内心深处。但治疗师必须经验到进入深层境界的感觉才能欣赏到个案的深层历程。与受过训练的沙游治疗师做沙游治疗经常是一种极有力量的媒介,即使个案想快速走过它并保留深层不被碰触,但它都能使真正的历程发生。 在训练中的沙游治疗师有时候也会问:“假如你并不打算告诉所有你治疗的人你的观察,为什么要尝试与自己做连结呢?为什么要学习沙游治疗物件的意义?为什么要研究原型象征?”我想答案是因为它帮助我们去跟随着经验,去参与案主所拥有的经验。我们运用所学的去欣赏沙盘中发生了什么,并去感受这个人发生了什么。就是这种专注的“倾听”,以我们的眼睛而非耳朵的倾听,促进沙游治疗中同理的产生。 所以对我们的训练来说,不只是认知层次谨慎的加以了解,自己当个案亲身去体会沙游治疗也非常重要。即使后来成为沙游治疗师,我们也会持续回顾自己及他人的个案。每当回顾一个过程我们就学到更多,而且更能提供所需的同理。此种同理本身就具有疗愈性,且对解除压抑有益,让个案能更增加其与无意识疗愈力量的接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