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外治法1.消瘀膏2.丹毒膏3.升麻膏

 学中医书馆 2018-01-29
(二)外治法
1.消瘀膏
栀子50g,木瓜、蒲公英、姜黄各100g,大黄250g,黄柏150g。
将上药研为细末,过筛去渣,用适量蜂蜜和水(蜂蜜、水比例为
2∶1)将药粉调匀成膏,装瓶备用。使用时把本膏均匀地摊涂在丹
毒红肿部位,稍超出红肿边缘,厚度为2mm 即可,再用敷料盖其
上,1日或2日换药1次。
本方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术后丹
毒、软组织损伤、未破溃之肿疡者有较好疗效。
2.丹毒膏
生蓖麻子仁40~50粒,生巴豆仁7~8粒,制马钱子粉、生甘
草粉2g。上药共捣烂,再加香油适量制成膏。根据患部面积大
小,摊于塑料纸上,局部外敷,细绳或胶布固定,数小时后,即可见
局部红肿萎缩,渐渐消退,每次可敷10~20小时,一般敷2次,即
可治愈。若辅以清热解毒之剂内服,则疗效更佳。此药剧毒,不可
内服。局部外敷可有轻度痒感,或微热感,但无其他不良反应。捣
膏时不可使用铁器。
本方有解毒消肿,通络散结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丹毒有良效。
3.升麻膏
升麻、白蔹、漏芦、芒硝各28g,黄芩、枳实、连翘、蛇衔草各
42g,栀子20枚,蒴藋根56g。上药10味,捣令细,纳器中,以水
600ml渍半日,以猪脂1000ml,煎令水竭,去渣,敷之,每日4~5次。
本方出自《肘后备急方》,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适用于
丹毒肿、热疮、肠痈、肺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