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样的帮助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帮助呢?

 咨询师曹丽君 2018-01-29

这里将要介绍的是一篇2012年发表在美国《发展心理学》杂志上的文章,文章题目是《父母的脚手架行为对于学龄前儿童执行能力的影响》。

在具体讲述这篇文章的内容之前,让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它的出处——《发展心理学》——这本杂志。

《发展心理学》是在心理学的众多杂志中非常重要的一本月刊。这本杂志主要刊登一些与人生各阶段,包括婴儿期到老年,发展有关的心理学研究。其中大部分是实验观察得到的结果,极少部分是对前人在某一方面研究的回顾整理。它的编辑及审稿人来自国外众多名校相关领域的专家,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从这本杂志中挑选的文章的质量。

孩子的发展与教育,从他们还在母体没有出生时就已备受父母家人的关注,我们希望能给予他们最好的教育、最好的资源。面对出生后的他们,学习和玩耍又似乎成了鱼与熊掌,父母为能否二者兼得而烦恼,既想给孩子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又不愿因为自己的决定而让他们输在了起跑线上。除了希望孩子能够学习无忧,最重要的是希望他们能够在今后独立面对各种问题、难题。希望在接下来介绍的这篇研究中,可以给广大的父母一条“兼得”的途径。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研究中的两个基本概念——执行功能以及脚手架行为。

“执行功能”是指在新的或是模糊不清的条件下,有更高的心理加工能力来进行灵活及复杂的目标导向性行为,也就是说孩子在面对新的事物时,有更好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为了达到一个目标,进行灵活应变的能力。

“脚手架行为”则是指父母对于孩子独立解决问题时提供的,包括了语言或是肢体两种形式帮助。这就像是建造房屋时所搭造的脚手架的作用一样。

了解了本研究的两个基本概念,也就好理解本研究是为了了解父母在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帮助会如何影响到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作者提出假设认为:父母在孩子2到3岁时的帮助,会对孩子四岁时的问题解决能力有所影响;并且作者更一步假设认为:在孩子2岁时的帮助是通过影响3岁时的语言能力,进而影响到了4岁时的问题解决能力。

这是一项长期的研究,在两年内,对82个孩子进行3次观察,这三次分别是在孩子们的平均年龄在2岁、3岁以及4岁时进行。另外,研究也保证了孩子们的家庭背景基本相同,他们都是白种人,大部分家庭都是双亲家庭,父母教育水平相当,从而排除了其他可能影响孩子问题解决问题的因素。

作者在三个时期,都测量了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孩子2岁以及3岁时,对父母帮助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在孩子3岁以及4岁是评估孩子的语言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是通过一系列经典的心理学测量方法进行的。特别要说明的是,在不同时期,随着孩子本身能力的必然提高,所使用的测量方法会有所不同,但这并不影响到孩子们相互之间的比较。

对于父母帮助行为的测量,则是利用图一的这个环形拼图,拼图上的每一块的颜色相同,但形状大小都不相同,拼图底板上有该处拼图的形状,实验者将完整的拼图抽出几块,让孩子重新完成拼图,父母可以在旁指导,研究者则观察记录父母的指导方式。

这样的研究方法实际上是为了以小见大,通过两次的观察记录,推导出父母平日对于孩子指导的方式。

研究结果表明,父母较好的帮助行为能够帮助孩子后期的问题解决能力,并且可以进一步认为,父母良好的帮助行为首先有助于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而语言能力的发展 进而促进了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图一

那么,什么是研究者所提倡的良好的帮助行为呢?

这里研究者指出,父母要不怕孩子犯错,要让他们能够面对错误,时刻引导他们,疏导孩子的沮丧,在他们遇到困难沮丧时才给予帮助,并且父母的帮助要从浅到深逐步提升,像是先问孩子:“这块拼图能不能放在别的地方呀?”然后还是无法解决时再问:“你要不要试试放那边?”,而帮助孩子直接摆放拼图则是最后的选择。

这种影响可以渗透到生活中、游戏中或是学习中,让孩子边游戏,边受到父母这样帮助的熏陶,从小培养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在今后的学习或是生活中都不可或缺的能力。希望这样的研究,能够帮助孩子们在幼年多一些兼得鱼与熊掌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