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博宝艺术(ID: bobaoyishu) 相传,“福”字倒着贴最早出现在清末年间。有一天,慈禧太后派小太监在宫内贴福字,可小太监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慈禧发现后非常生气,李莲英却连忙跪地高呼:福到宫里来了!此后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认为“福”字最好倒着贴,取“福到”之意,用“福到”来消“福去”,讨个好彩头。 那么,“福”字倒贴的说法究竟对不对呢? 据文化专家讲:方块字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不能把中国的文化符号颠倒,更重要的是,“福”字由“示”、“一”、“口”、“田”所组成,“示”字部表示展示、请示,“一”为房梁、房子之意,房子里面要有人口,而“田”则代表着生计,将这些表示出来,就成了“福”。如果将其倒过来,就变成了“田”、“口”、“一”,房子和人都在田下面,是非常不吉利的。 此外,福字倒贴其实有违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且凡是庄重、恭敬的地方和场合,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所以福字必须正贴。有位老教授解释道:“福”这个字,本来就代表着庄重和严肃,因为左边的部分是个示字旁,“示”是“神”的本字,从“示”的字,一般与神(包括对神的崇拜活动和心理)有关。 春节将至,大部分家庭都会贴春联、贴福字,看过这篇文章后,大家可千万别再贴错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