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偷拿外面的东西?你的管教方法影响他一生

 长沙7喜 2018-01-29

文丨鱼爸


01


前几天,一位妈妈留言说:

她在送读小学的儿子上学的时候,发现孩子的书包里装了两个很沉的玩具。打开之后才发现不对劲,因为家里没给他买。

她一问孩子,孩子更是支支吾吾,眼神躲闪。


这时她觉得这个不对劲,但是怕自己的唐突伤害到孩子。她就忍住,想等到有了办法再说。


平时一直教导孩子要诚实善良、不能撒谎,不能乱拿其他人的东西,但自己的孩子却这样做了。


我想对每一位妈妈来说,都会一时间手足无措,心急如焚。幸好这位妈妈够冷静,没有当场爆发,而是在想对策。


最后知道孩子是在楼下超市拿的,当时还叫了妈妈过去,但是没有跟妈妈提过这件事。其中也许有误会,孩子以为妈妈会付钱?还有就是孩子忘了付钱这回事?

 

我们当然希望真实的答案就是如此。然后可以静心下来思考自己该怎么引导孩子,又可以耐心地观察孩子的情况。


02


就在这位妈妈留言之前,我也遇到了一件这样的事:

有一次接儿子放学,回家后才发现他的手里一直抓着一块小瓷片。

我一看就知道是他们幼儿园楼下的沙坑围档瓷片,蓝色的小玻璃瓷片,很漂亮。


我问他:“这个小瓷片哪里来的?”

“我们学校捡到的。”

“是不是沙坑那边的瓷砖?”

他吃惊地看着我,然后说:“是的啊。”

“是你抠下来的,还是它自己掉地上了?”

“它自己掉的,我在沙子里捡到的。”

“原来是这样啊!但这是幼儿园的东西耶!我觉得你应该交给老师,说不定他们会拿去修补,下次一定要记住!”

“好吧!”

然后第二天他又带去了学校,但是结果我没有问他了。

因为我知道幼儿在幼儿园的时候,常常会带一些自己心爱的东西回来。


有一个朋友说他女儿甚至把幼儿园的棉絮都抠了一点点,带回家给洋娃娃做被子。


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某件东西是属于“自己的”,还是“别人的”,界限并不清晰。


特别是父母还没有告知他们规则的时候,就算是大一点的孩子,也还是不知自己的行为是不是正确。


他们很多时候只是单纯地因为喜欢这件东西而将它放入口袋,被带回家的东西对孩子来说就像从路边捡来的一个小瓶盖一样。


但父母还是有责任要引导孩子,让孩子树立物权意识。因为物权意识不明确,以为这个世界的东西是可以随便拿的。



孩子的最初表现就如同小动物一样。比如对于狐狸来说,他们会觉得自己看到的鸡鸭就是自己的猎物,他们的世界里没有物权意识,只有生存的需要,想吃啥就去抓。

 

而对于家养的动物就不一样。比如一头小狗,它刚开始见到你吃东西,恨不得跳到你的饭桌上一起吃。但是你会教它规矩,在边上好好待着,不要上桌,训练后它会明白怎么做。

 

孩子也需要这样的引导和教育,我们人类社会需求明是非而有规矩。 


03


当孩子有了物权意识,就会明白一点“我的东西就是我自己的,我要维护。”


有了这个基础后,就能引导孩子尊重他人的物权。就可以开始理解“别人的东西是属于别人的,你不能随便拿,要征得别人的同意。”、“公共场所的东西是大家的,也不能拿回家。”

 

这一切的基础在于父母尊重孩子的自主性。不要逼迫孩子去分享,因为那样只会逼着孩子觉得什么东西都是通用的。当然,孩子还会提出一些问题,我们要耐心去解答。


前几天儿子又拿了班上的一个小积木片回家,这次我的态度有点严肃。他告诉我,这是捡的。我说公共场所的东西,就算是捡的也不能拿回家。


这时小家伙很认真地问我“爸爸,拿和捡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原来他一直觉得自己是在捡东西,而不是拿东西。

 

“这样说吧,你在大马路上看到一个有趣的小树枝,你可以捡回来。这是可以的。但是你在幼儿园看到一个玩具掉地上,应该放回原处,而不能说捡回家,这时就是拿。”


“如果你没有经过别人同意去拿,那就是偷。你知道的,偷就要受到很严厉的惩罚的。当你有一天需要什么,可以跟爸爸妈妈和老师说。”


我们之后约好要把东西还回去。那天晚上,我把儿子从学校拿回来的那片小积木,放在他的书包上,然后写下一句留言:“请记得送我回学校,谢谢你!以后要请我来你家玩,一定要记得跟老师说哦。”

 

我还是小心翼翼地处理这件事,因为我经历的事告诉我,不要大动干戈。 


04


还记得我们老家有一个叔叔。他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从来不抬头看人,甚至看得出他在刻意躲人。


我们小时候都觉得他怪。有一次奶奶说了一个他的小故事,说他小的时候在村里偷东西,被他爸抓住。然后捆在树上打,几乎被打死。


结果全村人都知道了他的事。从此就一直低着头,如今想起,他那不是内向,而是自卑。


因为心理学发现以孩子的内疚、自责建立的责任感是孩子毕生的枷锁。


但如果是从鼓励,尊重,参与的角度,孩子基于自己的人格形成的责任感,才能成为孩子毕生的自发性动力,他也会发自内心地遵从。


所以大人要维护好孩子这份尊严。


当孩子有一天拿了外边的东西回家,或者偷偷拿你的钱。先冷静下来,换一个角度来看,不要急着打上标签。


因为那个“小偷”的标签,一旦打上,一生都会有伤疤。


 

而且,很多时候,大人应该反省两点: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是有不好的榜样?


因为有很多的大人,甚至利用孩子做幌子,去超市偷东西。或者在菜市场买菜的时候,趁乱不给钱,然后就牵着孩子走了。

 

甚至有带着孩子逃票的行为。就为了图一点小利,而让孩子目睹这样的言传身教。另外请反思自己平时对孩子提出需求时的态度如何。


很多家庭,当孩子一提出要求,马上就给否定。跟孩子说一大堆道理,如何如何不行。结果,你不给,他可能就会去偷。

 

合理的需求还是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可以满足。比如某一个玩具,孩子一直想买,那就约定好规矩(比如买这个后,多久之后才能继续买玩具),带他去大大方方地买下。

 

而孩子的无理需求,那就让他明白为什么不能满足,而不是父母利用权威压制着的屈服。

 

孩子的世界,跟我们看到的不一样。


请多站在他们的角度想想,别因为自己的错误管教而毁了孩子

一生。


作者|鱼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后奶爸,童书编辑,阅读推广人。公众号养育男孩,ID:breedboy (一个最有爱的公众号,面向家长群体,每天原创分享亲子养育常识、亲子阅读推广、家庭关系建造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