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涂山窑浅说

 手写版 2018-01-30

重庆涂山窑是中国宋代民窑之一,是古代中国西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民间瓷窑。



涂山宋窑位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由20世纪30年代美国传教士葛维汉调查并发现,称之为重庆的“建窑遗址”。从20世纪80年代起,考古工作人员曾对涂山宋窑进行过多次考古调查,发现涂山湖、王庄、酱园、航灯厂、中药所、锯木湾、小湾、庙岗、桃子林、老房子、杨家官山、慈母山等12处窑场,并对其中几处进行了试挖工作。



宋代茶文化盛行,宋人对饮茶的喜好远超今天的人们。宋王朝获一时间社会安定,经济复苏,中原和江南地区快步领先,蒸蒸日上,推动了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宋代的官宦富绅、文人墨客崇尚使用黑釉瓷盏茶具,这使得以黑釉瓷为代表的瓷具生产在宋代达到了极盛时期。



涂山窑开建之后,一大批能工巧匠云集,使得涂山窑瓷的品质迅速提升。瓷器烧成后,被兵分两路运送出去销售。一路从龙门浩和海棠晓月码头装船出发,顺江而下,运往涪陵、丰都、忠县、万州、奉节、巫山及至湖北等长江中下游,甚至漂洋过海到国外;一路是用马匹驮运,沿黄桷古道,经南温泉,过綦江,直达云贵。



涂山窑系十分庞大,除延绵十几公里的黄桷垭窑址群外,还包括清溪、姜家场、荣昌瓷窑里、合川炉堆子、涪陵蔺市等众多窑址群,这些地方出土的文物也被各大博物馆广泛收藏。



根据历年的考古发现,涂山窑烧制的瓷器以民间日用器物为主,种类丰富,包含碗、盘、盏、壶、罐、瓶、钵、杯、托盏、洗、盒、灯、香炉、水盂、瓷塑动物等等。产品有粗细之别,粗器以碗、钵、罐为主,细器以盏、盘、壶、瓶为多。其中特别精细的满釉盏、玳瑁纹盘,不仅胎质细腻,釉色莹润,造型也端正。涂山窑器物以茶盏数量为最多。各种器物的造型、样式丰富。碗有大、中、小三类,造型可以分为敞口、侈口、花瓣口、斜直腹、弧壁、深腹、浅腹、玉璧底、圈足等不同形制。



涂山宋瓷窑烧制的黑釉瓷独具特色,比一般黑釉瓷纯净,色泽光润,而且绚丽多姿。最值得一提的是瓷窑中发现了曜变纹黑釉瓷,这种黑褐色的釉面上,浮现出大大小小的斑块结晶,纹饰无定,斑块周围闪耀着蓝色的晕辉。随着观赏角度的不同,光线透过釉面发生波动,呈现出红、蓝、绿、紫的艳丽色彩。



涂山窑的窑炉结构并非南方地区常见的龙窑,而是北方窑炉中的馒头窑。所用燃料为煤,而并非木柴。此窑炉结构与燃料,能够很好的掌控窑温,复杂的火焰变化及繁复的釉料着色技术都为涂山仿建窑窑变釉斑纹提供了可靠的物质条件,这也是它成功仿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涂山窑为西南地区有较大影响的瓷窑,但是历史文献并无太多记载。它的产品无论在工艺、热工技术,还是在产品质量、斑纹风格上都可以与建窑和吉州窑相媲美。涂山窑虽然是为了仿他窑而建,但是它却有着自己独有的文化地域色彩,仔细辨别并不难。它成功的仿制了建盏,不仅仅是由于宋代所普及的饮茶习俗有关,还有其富足的燃料及丰富的瓷土资源也为其成功仿制建盏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



涂山窑的创建、发展、兴盛和衰亡的历史脉络,很好地反映了北宋中晚期至元朝初期的制瓷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等状况,从中也可以看出,重庆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宋瓷收藏者的学习交流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