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超超:试论夏商时期中国东南地区原始瓷产地的发展与特点

 历史探奇 2021-07-02

摘要:经本文分析,至少在夏商时期,东南原始瓷产地在制瓷原料和技术上具有一定优势,成为中国主要的原始瓷产地。近年来东南地区一系列的考古发掘,使得生产原始瓷窑址的年代上限可追溯到二里头文化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至商代晚期在浙江、江西等地发展成了具有较大规模的原始瓷生产地。同时,夏商时期东南地区各原始瓷窑址在表现出一定的原始性外,各窑址也有一定的本地特点。

 
早在20世纪70年代吴城遗址大量原始瓷及相关窑址的发现,使学界认识到东南地区应为中国原始瓷的主产地。21世纪以来随着福建浦城猫耳山窑址、永春苦寨坑窑址,浙江东苕溪流域原始瓷窑址群的发现(图一),不仅使东南方地区原始瓷窑址的分布范围扩展至浙江和福建地区,而且也使原始瓷窑址的年代追溯至夏代晚期。鉴于考古资料显示东南原始瓷产地范围的扩大和年代的上推,本文从东南地区原始瓷产地所处地区的地质状况、原始瓷窑址形成与发展的状况以及各地窑址所表现的技术特点等方面着眼,分析夏商时期东南地区原始瓷产地的状况。

图片

图一 本文所涉及窑址分布示意图
窑址:a.湖州瓢山 b.湖州南山 c.浦城猫耳山 d.鹰潭角山 e.吴城窑址 f.武夷山葫芦山 g.永春苦寨坑
原始瓷主要出土遗址:1.铜鼓平顶垴 2.万载茶树窝 3.九江神墩 4.德安石灰山 5.永修戴家山 6.新干大洋洲 7.乐平高岸岭 8.光泽池湖 9.江山肩头弄 10.象山塔山 11.绍兴楼家桥 12.湖州毗山 13.上海马桥 14.昆山绰墩 15.江阴花山 16.镇江马迹山 17.丹徒团山 18.句容城头山 19.仪征甘草山 20.南京北阴阳营

 一、东南地区原始瓷产地的地质与技术基础
 
陶瓷器的生产往往与该地区选择胎土的土壤成分有着密切关系。在中国古代诸窑址中,南方地区窑址主要以瓷石或瓷土为原料制作瓷器,北方地区窑址则以成分接近于高岭土的黏土为主要原料配制瓷胎。东南地区能够成为中国原始瓷主产区,便是由于利用了瓷石或瓷土做制备胎料,而非用一般的黏土。
 
瓷石是花岗岩一类岩石长年经受热液作用和风化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由石英、绢云母、长石、氧化铝等组成的硅酸盐岩石矿物。瓷石既有和高岭土一样的塑性,又有和长石一样的熔剂作用,兼有高岭土和长石在瓷器制造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在1200℃—1300℃下被良好地瓷化,是中国瓷器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据现代对中国瓷石矿产资源的调查,从北至南分别分布着三个主要的瓷石成矿省。其中,华北瓷石成矿省主要集中在在河北宣化、山西应县和山东淄博大昆仑镇;华中成矿省集中在苏浙皖地区,著名的有安徽祁门和浙江的木岱口、毛家山、沅底;东南成矿省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福建和广东等地区。这其中,浙江、江西、福建地区始终是中国瓷器的主产地,而华北地区的三处瓷石矿区却不是古代北方地区主要的制瓷地区。南方制瓷原料这一特点,使得南方更有可能成为夏商时期原始瓷生产的主产地。
 
相较之下,夏商周时期中国北方地区出土的原始瓷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山西、陕西重要遗址出土,不在主要的华北瓷石成矿省所在的区域且无产原始瓷的窑址发现。而至北朝之后,中国古代北方陕西、河南、河北和山西等地区的窑址所使用的的制瓷原料多为二次沉积黏土,其中比较纯的化学成分接近高岭土,含氧化铝较高而含氧化硅较低,这种黏土往往只能烧造成白陶,若要烧造原始瓷或其他瓷器则需要一定的添加剂。面对土壤胎料的差异,使用北方地区的高岭土制瓷需要添加适当的长石作为助熔剂,如此使得高岭土在烧造温度高于1200℃的情况下,能生产足够量的玻璃相和莫来石以烧结成瓷胎。实验也证明,东南地区原始瓷的胎料多为“一元配方”,而非使用北方高岭土烧造所需的“二元配方”,而能够给高岭土添加助溶剂,并有相应烧造环境的窑炉的技术条件,北方窑工至北朝晚期才试验成功并逐渐实现规模化生产。所以,由于制瓷原料和技术的限制,北方地区至少在北朝之前应不具备制瓷的成熟技术。
 
综上所述,由于地质原因使得南方地区较易获取容易瓷化的瓷石作为制瓷原料,而北方地区使用的制瓷原料尚需一定的技术手段才能瓷化,所以在夏商时期,东南方地区在原始瓷生产方面拥有良好的地质基础和较易生产的技术优势。
 
二、东南地区原始瓷产地的发展
 
南方地区在拥有良好的制瓷原料的基础上,在二里头文化二期至殷墟时期,以浙江、福建、江西为代表的早期原始瓷烧造业得到长足发展。根据已有考古资料,可将东南区原始瓷产地发展过程分为出现期的夏商之际、初步发展期的商代早期与进一步发展的商代晚期三个阶段。
 
(一)  出现期:夏商之际及更早
 
夏商之际,东南地区在福建永春、浙江德清等地出现了中国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原始瓷窑址。其中,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苦寨坑窑址的年代最早,经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实验室测试,表明该窑址年代最早为公元前1794年,最晚为公元前1497年。发掘者根据窑炉层位关系与出土器物,将窑址分为二期,其中第一期包括Y1、Y2、Y3、Y4、Y9五处窑址,年代为公元前16世纪晚期至公元前18世纪中期。另一处,年代可追溯至夏商之际的窑址位于东苕溪流域湖州市德清县龙山片区窑址群东部边缘,包括湖州瓢山Ⅰ区、瓢山Ⅱ区下文化层、北家山、金龙山Ⅰ区4处窑址。根据瓢山Ⅱ区下文化层出土曲折纹盆与马桥遗址相应器物的对比,发掘者认为窑址年代相当于马桥遗址的第一、二阶段,即约当二里头文化的第二至四期。瓢山Ⅱ区下文化层的三个碳十四样品测年均为公元前1500年左右,所以发掘者认为该层代表的窑址的年代下限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上限应该进入夏纪年的范围。
 
总体而言,该时期东南地区诸原始瓷产地处于初创阶段,规模尚小仅有瓢山窑和苦寨坑窑两处产地,且窑址数量少保存状况很差。在苦寨坑窑址发现的5处窑址中仅Y2和Y9保存尚可,而湖州地区仅瓢山Ⅱ区的Y1保存火膛和部分残存的窑壁,其余均由于当地梯田的开垦破坏殆尽,仅根据地面采集遗物判断当初为窑址。同时,各窑址的所产原始瓷器物种类也较少,瓢山窑址产品主要为罐、钵、三足盘和豆,苦寨坑窑址主要有罐、尊、钵、壶等。
 
(二)  初步发展期:商代早期
 
至商代早期,东南地区的原始瓷产地有了初步发展,生产区域有所扩张,一些窑址的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扩大,个别窑址呈现出专业化生产的特点。
 
该时期,东南原始瓷产地的窑址分布区域得到了扩张,东苕溪流域在瓢山窑址之后,出现了以南山窑为代表的窑址群,泉州地区的苦寨坑窑址仍保持生产。此外,在闽北浦城的猫耳山遗址和赣东北的角山遗址也出现了烧造原始瓷的窑址。其中,猫耳山窑址发现9座窑址,包括5座圆窑、1座椭圆形窑和2座长方形龙窑,该窑址主要以烧造黑衣印纹硬陶为主的窑群,也兼烧少量原始瓷,仅有带把壶、罐、盅等少量器物,可能为Y4和Y8两处平焰龙窑所烧造。猫耳山窑址的出现可能与同在闽北的葫芦山窑址有关,该窑址发现了23座年代可早至夏代晚期的窑址,窑炉形状包括圆形、葫芦形和长条形,其中葫芦形窑址应该与猫耳山的椭圆形窑均属于半倒焰窑。然而,在葫芦山窑仅发现一些器表有玻璃质结晶层的陶器,尚未发现原始瓷,说明当时该窑址可能尚未掌握烧造原始瓷的技术,但表层带结晶的陶器和半倒焰窑、长方形龙窑的出现似乎对年代稍晚的猫耳山窑址和角山窑址的形成及原始瓷的生产有所影响。角山窑址较猫耳山窑址规模稍大,该窑址自1983年至2007年先后发现了众多遗迹遗物,包括烧成坑、升焰圆窑、半倒焰马蹄形窑、平焰龙窑等9座,作坊14个以及1500余件陶器或原始瓷。生产原始瓷器物种类明显增加,有罐、三足盘、釜、尊、盔形钵、瓮、盅等器物,以三足盘为主,其规模和产品类型均较猫耳山窑有所发展。
 
总之,该时期东南地区烧造原始瓷的生产区域不仅有所扩,而且在区域内部各窑址的规模也有了显著的扩大。例如东苕溪流域原始瓷的窑址,发掘者对该地区先秦时期的原始瓷窑址进行了系统调查,发现继瓢山的4处窑址之后,有20处商代早期的南山类型窑址,以南山窑第一至三期为代表。该类型窑址以产原始瓷为主,也有少量印纹硬陶出土,原始瓷主要有豆、钵、盂、盆、大器盖、罐、器盖、小罐、纺轮等器物,相较夏商之际的瓢山窑在器物种类上也有所增加。苦寨坑窑址虽然在窑址数量并未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仅有Y5、Y6、Y7、Y8四处,但与第一期相比,原始瓷的生产却有所增加,原始瓷占比由20%上升到30%,印纹硬陶占比由70%下降至约55%。
 
除了规模扩大之外,该时期有些窑址还表现出了较低程度的专业化。比如角山窑址发掘者根据窑址系统的生产遗迹,出土大量的制陶工具,出土陶器的口沿或底部多有标志性的刻划符号以及周边地区相关遗址均出土有该窑址产品,认为角山窑址已经是一处规模化、专业性的陶器生产基地。
 
(三)  进一步发展:商代晚期
 
至商代晚期,东南地区的原始瓷窑址有了进一步发展,虽然分布区域有所缩小,但单个小范围内的窑址规模和专业化程度均有所提高。
 
该时期,苦寨坑窑址、猫耳山窑址和角山窑址均停止烧造原始瓷,而东苕溪流域的原始瓷窑址群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时,在赣鄱地区则形成以吴城遗址为中心的陶瓷烧造中心。
 
此时,东苕溪流域的原始瓷窑址群和吴城遗址的陶瓷产区均表现出较大的生产规模。其中,东苕溪流域窑址群在发现20处南山类型窑址的基础上,又增加16处水洞坞类型窑址,出土原始瓷有豆、钵等。该时期,东苕溪流域窑址以南山窑第四、五期为代表,出土原始瓷器物种类在一至三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尊和簋等器形。在赣鄱地区,吴城遗址西北的丘陵坡地上发现了专业的制陶区,共发现陶窑14座,包括圆形窑2座、圆角三角形窑6座、圆角方形窑5座以及长方形窑1座。在发掘的这14处窑炉中,圆角三角形窑和圆角方形窑均出土有硬陶和原始瓷片。
 
此外,东苕溪流域的原始瓷窑址群和吴城遗址的陶瓷产区在专业化方面也有了明显提高。其中,在目前已调查的夏商时期东苕溪流域诸原始瓷窑址中,不同区域的窑址所生产的产品略有不同,南山类型窑址主要以生产原始瓷为主,水洞坞类型窑址以生产印纹硬陶为主,也产少量原始瓷,而另外一处尼姑山类型窑址几乎完全生产印纹硬陶,所以该地区可能已经出现了一定的专业化分工。此外,南山窑生产的豆和印纹硬陶罐均在安阳殷墟及滕州前掌大等南北方的墓地找到相似的器物,说明该窑址的一些器物已经输送到较远的地区。该时期吴城遗址的窑址应该取代了角山窑址成为鄱赣地区的一处重要陶瓷生产中心,目前所知至少该遗址的6座圆角方形窑均具备烧造原始瓷的能力,且自吴城一期至三期原始瓷数量占比由0.23%发展至占12.6%,产品种类丰富涉及各种生活和生产用品。根据该遗址出土的原始瓷可判断该窑址主要生产的原始瓷器形有:深腹罐、深腹盆、浅腹盆、敛口罐、大口尊、假腹豆、盂、中口折肩罐、碗、高领罐、中口折肩瓮、折肩斜腹尊等,此外还有刀、纺轮、垫子等生产工具也是原始瓷。其生产规模,无论窑址数量还是生产原始瓷器物种类方面均较角山窑址有所发展,其生产规模和专业化水平应在角山窑址之上。
 
(四)  小结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夏商时期东南地区原始瓷产地大约经历了出现、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三个时期。大约在二里头文化二至四期,东南地区在浙江东苕溪流域和福建泉州地区出现了较为原始且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原始瓷窑址。稍后的商代早期,东苕溪流域的窑址数量呈现出一定的增长,苦寨坑的原始瓷窑址数量虽未增加但在原始瓷产品的量上有所增加。同时,在福建北部的浦城猫耳山也出现了原始瓷窑址,但无论规模还是出土原始瓷数量均较为有限。之后,猫耳山遗址的窑业技术可能跨越武夷山影响到了该遗址西北方向的鹰潭角山窑址,促使角山窑址完成了由烧成坑向龙窑的发展,生产规模应该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成为一个较大区域的陶瓷烧造中心。至商代晚期,东苕溪流域的原始瓷窑址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窑址数量而言应该是同时期规模最大的,且各类型窑址似乎有一定的分工,实现了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同时,鄱赣地区在吴城遗址的窑址应该取代了角山窑址成为新的重要陶瓷生产中心。
 
三、东南地区原始瓷产地的技术特点
 
若对夏商时期东南地区诸原始瓷窑址进行划分的话,从窑炉烧造技术上看,大致可分为平焰窑和半倒焰窑两种类型。平焰窑主要指龙窑,一般沿山岗倾斜砌筑,最低的一端为火膛(在窑头内),最高的一端为排烟口(在窑尾),窑室为装烧坯件的空间,烧成时似一条火龙从山而下。其作用原理犹如一座倾斜放置的隧道窑属平焰窑,在浙江东苕溪流域窑址群、闽江流域的猫耳山窑址、苦寨坑窑址和赣东北角山窑址均发现有该类型窑址。半倒焰窑是指由火膛、窑室、烟囱、窑门等部分组成,烟囱位于窑后,窑室底下有烟道与窑尾的烟囱相通,猫耳山窑址的椭圆形窑、角山窑址马蹄形窑、吴城遗址圆角三角形窑和圆角方形窑均为该类窑址。通过梳理这些已发现的窑址信息,可以对东南地区原始瓷产地有更深刻的认识(附表一、附表二)。

图片

图片

 
(一)  平焰窑类型
 
夏商时期的平焰龙窑址均位于海拔较低的小山坡上,依山而建,呈长条形。但是夏商时期这类窑址一般长仅为3至5米、宽度为2米左右,未达到春秋时期之后的十多米乃至几十米的长度。在窑身倾斜度方面,也未如后世龙窑一般固定在15°左右,而是自4°至22°不等。苦寨坑窑址虽无准确数值,但根据窑址的残高和斜长可知当初的窑址有一定的倾斜度。窑址的结构也相对简单且大多保存较差,主要有火膛和窑室,其他诸如火道、烟囱或烟道、护窑土、投柴孔、挡火墙等却少有发现。在产品方面,除了在东苕溪流域有个别窑址专门用于烧造原始瓷外,其他窑址基本均烧原始瓷和印纹硬陶,并且原始瓷的残片较多,显示烧成率应该不高。所以,该时期平焰龙窑仅处于该类窑址发展初期阶段,具有一定的原始性。
 
东南地区原始瓷产地的诸平焰窑在具有窑址依山而建、整体呈长条形和具有一定倾斜角的基本特征外,各窑址也有一定的特点。比如目前公布年代最早的苦寨坑窑址。该窑址不仅均保留了火膛和窑室,而且窑址底部均有较厚的堆积,堆积成分主要为黄褐色砂土,可发挥窑砂的作用。东苕溪流域的南山窑Y3相比附近年代更早的瓢山窑不仅长度达到了当时最长的7.1米,并一直使用到商代晚期,且以烧造原始瓷为主,其规模、使用年限、专业性在该类型诸窑址中无出其右。但该窑址窑床倾斜度稍大,导致火焰流动性和抽力较大,由于没有烟囱或挡火墙,温度升得快降得也快,很难保持稳定。位于闽北山区的猫耳山窑是当时全国少有的以烧造黑衣陶为主的窑址,但该窑址的龙窑Y8窑床倾斜角度较小而且前中后段角度不同,分别为10°、4°和8°,而且具备有窑尾和烟囱,可以增大火焰的自然抽力,提高窑内温度特别是后段温度、进一步利用窑内热能。角山的龙窑Y4除了保存较好的火膛和窑床外,该窑址的火膛和窑床还保持着不同的倾斜角,并且在二者之间还有一处宽约0.4米的焚口,在窑底也铺有一些河沙,这些措施可能都与控制窑炉温度有关。各窑址的不同之处均表现出窑工在烧造技术上的探索与尝试。
 
总体而言,各窑址均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各窑址之间的关联性并不大,比如苦寨坑窑址的发掘者通过与浙江地区夏商时期的窑址进行对比,认为无论窑业技术还是产品均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从目前情况来看,各地龙窑应该是当地独立发展而来的,但猫耳山和角山的龙窑均可能由当地的升焰窑经半倒焰窑发展至平焰窑,说明两地有所关联。
 
(二)  半倒焰窑类型
 
与上文所述的平焰窑类型相比,浦城猫耳山、角山和吴城的窑址还以另一类型的窑炉烧造原始瓷,即半倒焰窑类型。这些半倒焰窑均为本地升焰窑发展而来,均保存了火膛和窑室,但也各有特点。
 
猫耳山窑址的半倒焰窑Y3年代最早,体量也相对较小,通长仅2.9米、宽1.5米,但是窑炉结构比较完整,平面呈椭圆形,由火膛、分焰柱、火道、窑室、圆形出烟孔组成,产品主要为黑衣陶和硬陶却无原始瓷。角山窑址的半倒焰窑Y6年代稍晚,仅保存火膛、窑室和烟道,但体量较猫耳山Y3稍大,产品以印纹硬陶为主,还有少量的原始瓷。
 
商代晚期的吴城遗址半倒焰窑相较之下数量最多,体量最大,产品量应该也是最多的。以保存较为完整的1987QSWY1为例,“其整体形态呈圆角方形,正东西向,长4.6米,宽3.2米,残高0.7—1.05米,由火膛、窑室、火道三部分组成,5个火道自南向北相隔约0.45米排列,窑东、南、北三壁均向内倾斜8度”。而一度被认为是龙窑的1986QSWY6,因其宽大于长,倾斜度仅1.7度而被一些学者认为是规模更大的圆角方形窑。故与龙窑相比,圆角方形窑窑身更接近于方形而非长条形,并且几乎没有倾斜度,这导致其火焰为半倒焰而不是平焰形态,处于升焰窑向平焰窑的过渡阶段。尽管在结构上吴城窑炉不同于龙窑,但在一些细部结构上却进行改造,以增强窑炉的烧造能力。比如普遍在火膛和窑室之间设置4至5个火道口,且1978QSWY1和1986QSWY12均发现有弧形的红烧土块、1987QSWY1四壁有一定的弧度,说明当时可能已经在窑顶起券。另外有部分窑炉的窑身已经稍有倾斜度,特别是1974秋QSW(E)T10Y1倾斜度达到10°。这些迹象说明,吴城圆角方形窑虽未具备龙窑的形态,但通过部分结构的改进也能够达到提高温度的目的,从而具备烧造原始瓷的能力。
 
总体而言,南方原始瓷产区由以东苕溪流域南山窑为代表的平焰窑与吴城为代表的半倒焰窑两个不同类型构成。但两个地区的两类窑址应该都尚处于探索阶段,窑炉结构并未形成定制,窑内温度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不够稳定,因此所烧造出的产品虽不乏精品,但从各窑址发掘情况来看亦有相当多残次品。同时,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无论是平焰窑类型还是半倒焰窑类型,各地窑址除具备窑址的基本形态外,均各具特点且并无明显联系,多倾向于窑址本地发展形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夏商时期中国东南地区占据原始瓷烧造材料和烧造技术的天然优势,从而使南方地区成为当时原始瓷烧造的主要中心地区。以目前材料推测,中国东南地区原始瓷窑址应该出现早至夏代晚期,至商代早期无论在窑址数量还是各窑址的产品量上均取得了较大发展,并且在角山和东苕溪流域形成了两大具有较大影响的烧造中心,至商代晚期吴城遗址的窑址取代角山窑址成为与东苕溪流域并列的两大规模较大原始瓷烧造中心。而且,东南原始瓷诸窑址以平焰窑和半倒焰窑为主,各地窑址均各有特色,以目前考古材料来看联系并不密切。

(作者:秦超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21年第1期;此处省略注释,完整版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