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语文的边缘(48)
-1-
“辍学”指学生没有完成规定学业发生的中途退学行为。
“辍学”的直观表现就是学生会与课本绝缘,人彻底离开学校。
这几年,物质条件好了,这类辍学现象越来越少了。可是,“精神辍学”现象却呈上升趋势,日益严重。
何谓“精神辍学”?“精神辍学”就是精神思想已经停止学习,但是人还坚守在学校,且早出晚归按时上学放学。
-2-
这类已经处于精神辍学状态的学生,现如今几乎每个教室里都会有几个。这类孩子,上课的时候,最多能专注一小会儿,走神是常态。
他们偶尔和邻桌说句悄悄话,不会太在意你的提醒。
或者,趁老师不注意塞嘴里一把零食,偷偷嚼着;发觉你在看着他,他便伪装成一本正经的样子。
或者,别的孩子低头记笔记、写作业的时候,他的眼睛会游离于课本外,愣愣出神;你根本看不出他在看着哪里,就是那样直直地侧向某一处,似是云里雾里在想着什么。
或者,坐得端正像是在听讲的样子,实则在捂脸打瞌睡,这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你走过去拍拍他,他双眼惺忪地看看你,表情木然。
……
一首诗词,几句罢了,但就算你给了再长的时间,他们也总是班里背的最慢的。默写是向来跟不上的,作业本更是需要反复催要才能勉强交上来,翻开,一片狼藉。
语文尚且如此,其它科目更不必说。
数学,分数加减法都是问题;至于英语,更不必提,天书一样煎熬。
由此,你会发现,他们辍学已久了。
-3-
人在教室,心在九霄。
无心向学,精神萎靡,不,萎缩。
你看着他们,任你怎样端详,完全看不出青少年的阳光朝气。
看不出也丝毫感受不到青春的力量。
他们的精神已经呈现明显的萎缩状态。
这样的精神辍学甚至已经变成了他们的气质和长相,如此说,这样辍学的状态绝对已经持续了不止三五年吧!
-4-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家长都会发现自己孩子已经辍学的秘密,还是也曾抱着希望努力,后来实在拖不起,不得不放弃。
因为我亲眼见过、亲耳听过有的家长说起,完全不指望自己的孩子学习,云云。
在学校,孩子有人看管,也不过是图个一时省心。
那么将来呢?这样的家长是不理的。
船到桥头自然直吧!谁知道呢?
我不愿意把这类辍学现象全部归结于学校教育的不利。
当然,不可否认,必然有其中的原因。
-5-
可是,家长朋友,如果你放弃了你的孩子,你让你的孩子眼中没有了希望的光芒。那么,他们必然的,会很快终止自己的学习。
对于家庭,他们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自己,他们也没有期待和任何憧憬。
一个对自己没有要求又没有梦想的孩子,他的精神世界必然走向荒芜和贫瘠。
未来,于他们而言,不过是一片迷茫的不可知。
他们不想,也不在乎。
反正,还没有撞到南墙,还没有流血,舒适一时是一时,得过且过。
到学校,学习——只是一个骗人的幌子,混日子才是每天重复上演的真相。
-6-
教师,我知道自己最应该做的不能只是捧着课本教知识,更应是每日一点一滴,精神的渗透与引领。
后来,我发现,或多或少,鼓励与提醒对绝大部分孩子是管用的。
那个上学期还在操场飘荡怎么都叫不回来的孩子,这些日子不用操心,该背的都主动背着,作业都能按时交了。和我说话的时候总是欢天喜地。
还有那个一见老师就紧张得缩肩的孩子,在我鼓励他几次之后,他也放松了,敢和我调皮了。背的东西在慢慢跟着,写的作业基本守时,上交。
那个眼神黯淡的女生,练习朗诵的时候激情澎湃,两眼放光,那种投入的状态真的很让你感动。成绩不好又怎样呢?精神不倒的孩子,必然会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大课间,他在教室里大声练习着朗诵,老师们听到声音都很诧异,怎么?他还有这一面吗?上课的时候,他也落落大方,往讲台上一站,朗诵起来很是那么一回事。分数不好看,就得把他们的所有光芒都盖住吗?他们有太多的能量是我们不曾发掘的啊!
……
我看着,一个一个孩子,一点一点转变。
语文课上,他们越来越开心,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勇敢,越来越愿意挑战自己。于是,我相信那句话: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
-7-
爱与信任,可以改变太多的事情。
包括精神辍学。
如果,家长愿意和老师一道努力,孩子是可以从过去的困境中走出来的。
只要你愿意相信他们,给他们时间和空间;只要你愿意尊重,愿意鼓励,愿意等待。很多辍学的孩子都可以,慢慢赶上来。
真的坚持,真的可以。
所以,精神辍学并不是绝症。
比精神辍学更可怕更让人绝望的事情是家长默许并放纵孩子玩手机。
这,在我看来,无药可医。
-8-
孩子已不是简单的精神辍学症状。
他整夜整夜地抱着手机,睡着的时候抱着,醒来的时候还是。
长年累月如此。
这样的孩子,大早上到学校也是睁不开眼睛的,倒头大睡,任你呼唤。
他们无意与老师对抗,只是中手机游戏的毒太深了,真的打不起半点精神。
甚至,你若给他一个空间,不去打扰。
没一会儿,他们准是鼾声响起,继而口水蔓延。
不要企图做什么思想工作去劝导,没用的。
身体健康,那是生病进医院以后才需要想的事情,眼么前儿,你说什么都没用。
学习什么的,拿上台面来讲,也是徒劳。他们的眼神可以让你很清楚地看明白,和你不在一个频道的。
背的,写的,读的,样样都跟不上。然而,他们也不急也不恼。
你看着他们面色土灰,眼窝深陷,就能猜出他们曾经失眠过多少个夜晚。他们手捧手机、沉浸游戏的时候,必然是安静专注的吧!
可是,这安静和专注也吸干了他们所有的精气神。
精神辍学,只是无心向学,家长和老师一起努力,肯定可以慢慢调整。
然而,沉迷手游,根本是走向毁灭,家长若不愿限制,老师爱莫能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