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论钱之文和曲

 虹72 2018-01-30



 


古代有许多文人雅士自视清高,视钱为污秽物。《世说新语》载: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终以阿堵物代之,以免污口。但是钱虽浊物,什么东西都可以无,不可以无钱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些俗语虽反映了商品社会人们的高论,可是古代却也留下许多论钱之文章、散曲,如晋惠帝时鲁褒所写《钱神论》:

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亲之如兄,字曰孔方,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柴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争非钱不胜,幽滞非钱不拔,怨仇非钱不解,令问非钱不发。洛中朱衣,当途之士,爱我家兄,皆无已之,执我之手,抱我始终。凡今之人,惟钱而已。

真乃语句新奇,讥讽尽兴。

唐朝名臣张说,既是政治家,又是文学家,写《钱本草》: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肾达,畏清廉。贫者服之,以均平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理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之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以钱比药,陈其利弊,言之成理,发人深思。

清代《邓通叹钱》散曲道出有钱无钱之悲欢,可谓淋漓尽致:

[南中吕·驻云飞]你是铜钱,里面方来外面圆。生在金銮殿,天下都游遍。钱,眼内把绳穿,四字“元丰通宝”当空现。你看万里经商只为钱。

[前腔]因为铜钱,终日奔波夜不眠。受尽了多少辛苦,半响也莫休闲。钱,万贯在腰缠,日用家常,须要心勤俭。你看义断情疏只为钱。

[前腔]有了铜钱,富贵荣华在眼前。住的是高堂院,穿的是绫罗绢。钱,气慨甚昂然,红粉佳人,日里常倍伴。醉在销金帐里眠。

[前腔]没有铜钱,父母煎熬妻不贤。朋友都不见,邻里相轻贱。钱,端的有堪怜,我有钱时,曾与人行方便,今我无钱谁可怜?休得胡行乱使钱。

[耍孩儿]无钱啊,思量泪打腮边转,愁恨情怀怨什么天!光阴世事多更换,有钱呵,红缨白马人称羡。无钱呵,罄手空拳骨肉嫌,衣衫褴褛人轻贱。有钱呵,胡言乱语全有理;无钱 呵,说出立国机关总枉然。到如今参透了人心面,有钱的人前说好,无钱的怎敢当先!

邓通在汉文帝时吮痈得宠,皇帝令自行铸钱,故而邓氏钱满天下,景帝立后将其家产尽收入官,邓通而死。曲中借他之口道出钱之作用,读来忍俊不禁,叹为观止。从文学角度衡量以 上曲文,不失为论钱之佳作,有警世喻理之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