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论南山律宗

 多收了三五斗68 2018-01-30
图片发自简书App


 俗话说,无规则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切皆要按规章制度来办事。佛门里面讲的戒律,就是所说的律宗,律宗是以研究和修持戒律为主的佛门宗派。通俗地讲,是在僧团内订立若干规矩和纪律,僧侣们共同遵守,以保证修行活动正常进行。比如,读书期间,学校制定用来约束教师、学生行为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班级各类条条框框,也就是纪律。

 每当王朝更替变换,也是佛门宗派衰微的时候。从律宗始祖道宣在终南山弘扬律宗开始。南山律宗通于大小乘佛教,特别受到中国人的欢迎,因此律宗的传承,所谈的就是南山律宗一脉的传承。所以说,那些通俗易懂接地气的理论最受底层老百姓欢迎,很容易让他们理解接受。

 当然,律宗传承发展,少不了一些大德的推崇,他们通过翻译注解原始教义,把苦涩干瘪的文言文改写成贴近百姓生活的通俗话语,被大众所接受,所传颂。唐末,历经会昌法难及五代十国的动乱,南山律宗与其它各宗处境皆相同,衰颓不振。直到宋朝建立,人民生活开始稳定下来,律宗的传承与弘扬才开始渐渐有了起色。赵宋王朝,当时国家政策是重文抑武,为防止武官篡权夺位,在军中大量配置文官领兵,相互制约太多,导致在抗金、抗击西夏等军事方面中一败涂地,即使出现韩世忠、岳飞等所谓忠诚将领时候,也无法改变大宋苟延残喘的命运。

   但是大宋的文化政策,造成了中国文化出现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版图虽不及大唐,大元,但取得的成就远胜大唐,至今仍被后人推崇。当然佛学文化也得到大力弘扬,不少豪放派词人,写出来的宋词很有仙风道骨的味道,苏东坡就算其中一个。在佛门本家里面比较出名的是,台州的允堪法师广开戒坛,以道宣的十部著作为本,撰成《行事钞会正记》、《戒本疏发挥记》、《羯磨疏正源记》、《拾毘尼义钞辅要记》等十部注释书,阐扬本宗精神,世称“十部记主”。杭州钱塘灵芝寺的元照法师参究天台、净土之学,以天台教义释律,为南山三大部作记解,即《行事钞资持记》、《戒本疏行宗记》、《羯磨疏济缘记》等一百余卷。同时倡导教、律、禅一致之论,大弘律法,促使衰微的南山宗再度复兴起来。

 当历史时针指向元、明两代的时候,律宗传承虽未中断,但是由于典籍散佚的缘故,再度呈现衰颓的景象。明末清初,律宗大德相继出现,均有著述传世。南京古心如馨律师登五台山,感得文殊菩萨于云端授戒,顿悟心地法门,悠游于大小乘律法之中。而后,历驻灵谷、栖霞、甘露、灵隐诸寺,开坛说戒达三十余处,再兴南山律宗。明神宗赐号“慧云律师”,世称中兴律祖。

 在佛门法脉中,最难修行的是律宗,律宗不只是单纯的佛理学习,更在于身体力行。清朝年间,继续弘扬律宗的大德,文海法师就算比较突出的一个。雍正年间,文海法师奉诏入京,检校《梵网经直解》四卷,住持宝华律宗的分支----法源寺,为法源寺第一代律祖。文海奉敕启建三坛大戒,当时乞受大戒的僧侣达一千八百余人。此后,宝华山法脉亦能分支于北方,分灯于全国。在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中,文海戒子遍满天下,数逾十万众。律宗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禅宗齐云并驾,成为佛门宗派的两大法门。

  然而,清末时间,洪秀全所创拜上帝教发动了晚晴有史以来最悲壮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后,宝华山(今属南京)首当其冲,破坏甚钜;乱后重建,每年戒坛仍常开坛授戒,然南山一脉曾一度失其三大部。所以说,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是很有哲理性的。清末,由徐蔚如从日本请归,重刊于天津刻经处。至此,南山律宗又开始有了佛法教义,供僧侣修行。近代弘一法师起而复兴律宗。同时还创办“南山律学院”,以延续律宗法脉。弘一因晚年一直在福建沿海一带弘法,培养了不少高僧。圆拙法师就是其中的一位。寺庙法脉一直延续律宗法门的很少,南山广化寺就属于一个特例。历经圆拙法师、学诚大和尚主持的南山广化寺在如今中国佛教律宗领域中正充当领头羊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