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羡慕别人孩子的“天分”,曾国藩认为成才有三要素!没有天分

 hyxz_ljf 2018-01-30

别人家的孩子总是让很多家长羡慕、嫉妒、恨!开玩笑,不至于这么厉害!但是,现实中在很多家长口口相传中,那些天才孩子确实比较受青睐,更容易成为彼此交流的主要内容,所以“学霸”、“状元”等词特别热门。可是天分这个东西,不太好捉摸,有或者没有,到底有多高,谁都说不清楚。或者,在学习、应试上有天分,在其他方面就差些,由于我们现在的教育更重视应试,所以这方面优秀的孩子就被当成了天才。曾国藩写的家书特别有名,他在信里经常表露出一些教育理念和治学方法,其实很值得我们借签。

【1】---曾国藩就不“聪明”,他不重视所谓的“天分”

很多书中,包括曾国藩自己的书信里,我们都可以看出他就不是一个所谓的少年天才。很多人评价他,反应慢,做事儒缓。甚至还流传一个小偷和曾国藩的故事。大意是,小偷到他家偷东西,曾国藩正好在学习背东西,小偷就想等他学好了睡着以后再行动。可是,曾国藩一篇短文背了老半天都记不住。最后躲在一边的小偷都记熟了,他还在那里用功苦背。小偷实在等不及了,就自己跳出来,对曾国藩大叫“这种笨脑子,还读什么书?”故事的真假不知,但是反应了曾国藩给人留下的实际印象,确实不是所谓的天分高的人。所以,曾国藩在给自己弟弟的信里讲学习要素时,就不太看重“天分”。

【2】---曾国藩认为学习有三个要素,天分不在其内

曾国藩认为黄子寿是个奇才,说他从开始作破题,只用了六年就写出了六千多字的《选将论》,天分极高。可是,在给自己弟弟的信中,却不提倡自己的弟弟学习黄子寿这样的人,不认为应该把他这样的人当成学习的榜样。因为,他认为,天分相对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并不是很多人都有的常性,也就是说这些有天分的人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对大部分人来说是毫无价值的。曾国藩提倡学习有三个要素:

1、要有志气,他认为有志气的人就会不甘心居于下游,就会更有上进心,从而就有比别人更多的前进动力,所以想要学习好必须要先有目标和理想。这一点家长们一定要重视,不要只把学习盯在考分上,需要再看远些,那样孩子才不容易厌倦,不容易懈怠。

2、要有见识,他认为人有了见识才能不容易满足,才能认识到学无止境,才会不让自己成为井底之蛙。这样才会在学习中认识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让人落后”的道理,才能保持住对学习的好奇心。而对我们的孩子来说,在学习中时不时的骄傲处满,确实成为了学习不断提高的最大阻力。

3、要有恒心,他认为有恒心的人没有做不成的事。所以,曾国藩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就给自己每天的学习内容做了硬性规定,而且从早到晚有一个非常详细的时间和内容表格,几乎就跟现在很多所谓的时间管理大法差不太多,只是表述方式有差异而已。他就表示,这些硬性内容,哪怕是外出办事,乘船赶路都不能耽误,一定要按计划完成,最好能终身坚持。他强调,订计划不能贪多,要量力而行,最重要的是有恒心,能切实的坚持住,不然就没有任何意义。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短处,可能自己的孩子恰恰在应试学习方面不太善长,看了曾国藩的做法,家长们就不要再沮丧了,让自己的孩子行动起来,坚持三个要素,把学习赶上去。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家长们要注意发现自己孩子的长处的地方,如果早挖掘出他的优点,他就离成才更近一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