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积极往前走,你才能获得幸福啊

 hyxz_ljf 2018-01-30

从17年10月开始

每天都在连轴转

以后更文会不定期

谢谢一直在的你们

2012年,央视做了一个“幸福是什么”的基层调查节目,几千名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回答了自己的答案,其中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无疑是一位务工人员的“神回复”。

因为当记者问他,“你幸福吗”,他回答“我姓曾”。

在网友被这看似无厘头的回答惹得哈哈大笑时,我们却也看到了“幸福”二字的无奈与沉重。

对不少人来说,这两个字似乎并没存在他们的字典里,他们只知道认真地应对每一天,却从没想过什么是幸福。

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一只狗狗一直在原地打转,它的妈妈问它,“你在干什么啊?”狗狗说,“我在追尾巴。”“为什么要追尾巴?”“因为他们告诉我,幸福在我的尾巴上。”

这时狗妈妈说了句让我记忆尤深的话,“傻孩子,幸福本身就在你身上啊,你往前走,它不就跟着你走了吗?你越是追它,越是得不到它。”

瞧,这就是幸福。

每个人身上都有幸福,但很多人和这只可爱的小狗一样,拥有却不自知,反而在追逐中,把自己耗得筋疲力尽,而实际上,只要你足够积极,昂首往前走,幸福自然就来了。

这也是我们如今要探讨积极心理学的原因。因为它能让我们变得更快乐,它能引导我们获得幸福。

刘轩的新书《幸福的最小行动》就是关于积极心理学延展的这么一本书。刘轩身上有很多标签,“刘墉的儿子”“哈佛学子”“专栏作家”“音乐制作人”……

但他身上的标签和光环越多,他就越焦虑。他曾求助过一位心理学医生,医生听完他的倾述之后,什么也没说,就给他开了治疗抑郁症的处方药。

这就是心理学吗?心理治疗就是让人吃药的吗?刘轩不解。幸运的是,过了十来年,早期的心理学有了很大的转变,积极心理学开始横扫全世界了。

它不再聚焦于“你出了什么问题”,它把注意力放在了你的“优点”上;它不再忙着修补“过去的伤害”,而是想着帮助人们发挥“优势”。它更关注如何帮助人们过得更好,而不是帮助人们过得不再悲惨。

《幸福的最小行动》是刘轩把积极心理学分解成微小、具体、可实践的行动,通过行动的力量,一步一步积累,继而对你的人生产生巨大的改变,让你真实地感受到幸福在后面跟着你的感觉。

A

学会察言观色

心理学其实并不神秘,它没有时时刻刻看透你的心的本事,但是运用心理学,确实能帮你在与人互动的过程中,更善于判断互动气氛的细节,更善于灵活应对社交场合,而这需要你做好察言观色这件事。

有人说,察言观色我最不擅长了,我没有这方面的本领。这句话错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肢体计算机。不信我们试试看。

如果你在街上看到一个人步履匆匆,你是不是就觉得他在赶时间?如果你看到两个人在互打招呼后,热情地拥抱在一起,你是不是觉得这两位是很好的朋友?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观察能力,你要做的就是提升观察能力的敏感度和准确性,这需要通过自我觉察来达到。

自我觉察是一种反省的能力,它让我们能回头检视自己的直觉,反思当下的情绪反应,甚至反驳自己的主观意识。

这个概念可能听起来比较抽象,我们来举个例子。

假如一天,你在斑马线的一头看到自己的老同学在马路对面,你兴高采烈地朝他挥手,你看到他朝你的方向看了一眼,却什么反应都没有。你的感觉是什么?有点失望对吧。

如果你是个偏负面的人,你可能会想,他为什么故意对我视而不见,那么清高!但如果你是偏积极的人,你可能会想,也许他正好没看到我罢了。

想象结束,绿灯亮了。这时,你跑过去和这位老同学问好,他看到你时,开心地和你问好,然后说,“哎呀,我刚才好像见到一个人远远地朝我招手,但阳光太强了,我根本看不清楚,原来就是你啊!还好你叫了我!”

这时,我们再回过头看他刚才的视而不见,你是不是就有了完全不同的解读?这就是我们需要锻炼自我觉察能力的原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了解自己会有什么预设立场,才能更善于与别人互动。

在自我觉察的前提下,我们还可以通过刘轩提出的“阅人四步骤”来更好地察言观色。

第一步:观察。

在观察之前,我们要先了解自己,明白自己是否对特定的形象、穿着打扮、种族、肤色等个人表征带有成见。如果缺乏自我觉察,我们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带着刻板印象与别人互动,得到的信息也就容易失真。

我们只有抱着“初学者”的心态去面对每一次互动,才能培养出观察细节,抑制反射性批判的能力。

第二步:分辨。

互动一段时间后,我们可以开始辨识一个人的行为特征。比如一个人常常咬嘴唇,可能说明他比较焦虑。但这无法确定,也不是重点。

但如果你在和他交谈过程中,他突然开始咬嘴唇了,这就是个异常的信号。你要开始倒带思考,刚才发生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让他会有这样的举动?

第三步:分析。

分析需要你根据已收集到的事实基础,去找到背后的原因。例如一个人从来不抖脚,但他突然抖脚了,他是因为紧张,还是兴奋,抑或是不耐烦呢?

分析,需要你把环境的各种因素考虑进来,找出各种不同的可能性,而不是只凭对方的单一举动就做判断。

第四步:试探。

假设在会议中,有人开始抖脚,这时你说“会议再开三分钟结束”,然后对方就不抖脚了,显然他抖脚是因为不耐烦。

但相反,如果动作还在持续,你就可以问“刚才我提出的建议,是不是不太妥当?”这时对方可能就会告诉你,他刚才确实对这有些担忧,而你也找到他异常举动的原因了。

察言观色是一套技巧,它需要你反复练习、观察和思考。它会帮你在互动中做得更好,更积极,幸福感更强。

B

跳出负面情绪

每个人都有负面情绪,即便是最乐观的人也是如此,因为负面情绪是人的本能。但如果放任负面情绪在我们大脑里游走,我们就会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对此,我们可以多做能促进更多好情绪产生的活动,比如适量的运动,在早晨晒太阳,听音乐、静坐冥想、写感恩日记等等。

除了这些活动,我们还要注意脑海中的负面声音。当你察觉到自己产生负面声音时,你要让自己分心。深呼吸、做伸展、从十慢慢数到一、做一道复杂的算术题,都是不错的方法。

当你把这种声音“调小”后,你还要改变这个负面声音。

你需要想象一位在你生命中最温暖、最疼爱你、最无条件接受你的人,正和你在同一个空间,他正对你说,“你是好的,你已经尽力了,这不是你的错。”

这种“自我疗愈”方法,会让你在面对挫折、不安、痛苦时,能用积极的态度来取代批判,对你的身心状态都会有良好的改变。

你完全可以在积极心理学的引导下做得更好。就像心理学演变本身,它也是从“好但是不够好”一步步摸索、进步,才有了今天的样子。

你也是如此,你可以运用幸福的最小行动,一步步走上变得更好的道路。

作者:林小白

有书智库领读达人、多平台认证讲师

新浪微博:Nicole林小白;简书:Nicole林小白;豆瓣:林小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