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第一次献计,刘备没有听取,导致关羽阵亡,再无力征战天下

 nj200801 2018-01-30

品读三国历史,回顾三国人物,我们不得不承认,诸葛亮是一个大才,论谋略,他未出隆中,便预料到了天下三分之势;论智计,他随刘备寄身荆州时,为刘琦献上了脱身之计;论善辩,他孤身出使江东,说服孙权联刘抗曹;论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论兵法,他推演八阵图,咸得其要;论政绩,他立法施度,吏不容奸。这样一个人才,也难怪刘备在得他相助之后,得意洋洋地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耳。”因为刘备一直倚重诸葛亮,大部分人都对刘备此言深信不疑。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刘备在诸葛亮刚出山之时,便拒绝了他的良策。

众所周知,刘备三顾茅庐,终于得见诸葛亮后,这位奇才为他勾勒了先三分天下,后一举统一的美好蓝图。实现这个理想的第一步便是:“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诸葛亮认为荆州之地,占据了地利人和,刘表又胸无大志,可以先占领此地。在最开始的时候,刘备对此言是赞成的,他虽身在新野,却一直厚树恩德,收买民心,时时刻刻准备着,等刘表去世之后,取而代之,就像当初得徐州一样。

然而他的算盘终究还是落了空,刘表去世之后,其幼子刘琮,在刘备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将荆州拱手让给了曹操。对于这个变故,诸葛亮的想法是当场解决,即火并刘琮,夺取襄阳,入主荆州。如果刘备从此言,则可以独据荆州之地,不但有了立身之本,还可以继续实现隆中对的第二步,即以荆州为基础,发兵益州,拿下蜀地。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说,此言并不现实,刘备兵少,怎么可能拿得下荆州呢?这里就要引用马谡的一句话了,那就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此时刘备在荆州得民心,诸葛亮则有庞大的关系网,占据了这等优势,获得成功并非难事。

然而刘备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而是打算前往江陵。因为跟随他的百姓、士子众多,根本无江保证行军速度,所以在当阳长坂坡,他被曹军追上,杀了个落花流水,百姓和辎重,全部丢失,谋士徐庶也因母亲被俘,不得不投身曹营。此战,刘备损失惨重,甚至用“一败回到解放前”来形容都不为过。

所幸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了孙权联刘抗曹,这才使得曹操被迫回江北,使得刘备有机会拿下了荆州四郡。可是曹操虽然退走,经营的势力却还在,加上赤壁之战,东吴出力良多,所以刘备再也无力独占荆州。最重要的是,他拿下的四郡中,用来屯兵的公安,根本不利于发展,还是要向东吴借南郡,他才得以发展壮大。然而江东之人,并非全是傻子,在他出使江东,提及想要借南郡之事时,周瑜曾建议孙权扣留刘备,将刘备势力扼杀在摇篮中,与曹操两分天下。

只不过刘备比较幸运,孙权没有听取周瑜的建议,不但没有扣留他,还将南郡借给了他。他这才得以壮大自己的势力,并取得了益州。然而与时同时,借地之事也为之后关羽败走麦城,刘备败于猇亭,蜀汉走向衰亡,埋下了隐患。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刘备在拒绝诸葛亮的建议,弃襄阳而走江陵时,隆中对便不可能实现了,毕竟不能拿下整个荆州,他便无力像设想中那样,“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自己“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一举拿下天下。甚至若非周瑜早逝,他或许早已被迫退出了天下之争。

刘备虽然倚重诸葛亮,但是并不是对其言听计从,这原本是一个上位者的智慧,但是刘备此举,却是“大愚若智”,如果他当初听取了诸葛亮的建议,或许历史又会是另外一番模样吧?可惜历史没有如果,隆中对这一宏伟的计划,还未开始,便已化为泡影了。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三国志》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