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工作动态>>正文

 KOKOKOKO9 2018-01-30

2017-09-12 20:15   

·巴图教授应邀到巴州2017年蒙古族长调民歌培训班授课

 

8月5日,我中心策·巴图教授应邀到巴州2017年蒙古族长调民歌培训班授课。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长调民歌”,提高各级蒙古族长调传承人的综合素质,培养更多的蒙古族长调传承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自治州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由巴州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主办、巴州文化馆承办、巴州文化艺术创作中心协办的“2017年巴州蒙古族长调培训班”8月5日,在巴音布鲁克隆重开幕。







2008年6月,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蒙古族长调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扩展项目名录,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堪称蒙古族音乐的“活化石”。

长调——蒙古语称"乌日图都",意即长歌,它的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蒙古族长调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这次培训来自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和静县、和硕县、博湖县、焉耆县;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一定影响力的60多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人来参加。

为期8月4日-10日培训班,邀请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国际蒙古学学会会员,新疆卫拉特研究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巴图、巴州蒙古族高级中学教研室主任,中学特级教师李杰授课,主要关于《蒙古族长调民歌研究》、《卫拉特蒙古族历史文化与研究》、蒙古民歌长调研析、演唱风格、技巧交流、演唱曲目赏析、蒙古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风俗等方面的知识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道尔吉、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文体广新局卡·才仁道尔吉有一定影响力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人来,学习交流并进行授课。

 

     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20178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