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才是高考真正的重头戏!高考理综上不了220(总分300),别说985,就是211都有点难!但是,如果你现在理综能考150或者180,那么,就需要一些方法和技巧,让你达到240,甚至是达到260! 150到260看似只是110分的差距,但在知识的掌握水平上差距并没有这么大。是什么原因致使一直突破不了180呢? 是知识储备不够? 理解水平不够? 还是做题做的不够多? 真正的原因是——理科合卷后,面对体量巨大的考试,传统的考试方法和考试技巧失效了。 “举个栗子”:理综卷子有两个物理大题,在平时自习课,用十几分钟,完全能解出来,而且是什么题型、考到什么公式完全都知道。 但是,一旦上了考场,物理的两个大题就成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有的最开始就去啃,浪费很多时间后面题目做不完,有的同学放在最后。然后到了最后却只剩下十几二十分钟来攻克两道物理大题。不管哪种方式都得不偿失,顾此失彼致使理综跨越不了180。 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先做简单的、会的,然后再攻克难题!这句话有错吗? 没错! 但是有一个BUG:一道题,你真的可以一眼就看出来自己会不会做吗? 考好理综有三个要求:首先,您要确立一个观念,面对理综,总体的思路不是:先做简单的,后做难的! 二是通过不断的考试,确立一个规范的顺序,然后,无论难易,不论什么考卷,都大体的按着既定的顺序,来一步一个脚印的,把所有简单、难的题,一视同仁的做下来! 网校君当年就是按照试卷顺序做完全卷的,基本是一个“简单—难—简单”的思路。有的同学也会按照“生物—化学—物理”的顺序。 这些顺序是否适和你,你可以尝试,然后就按照既定的顺序计划,开始做题完成考试。 接下来,有几点技巧: 选择题,尽量在最开始做,一定要做选择题,每个6分丢不起!但时间控制在50分钟以内。 解答题,注重过程,不会做也不要慌。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要慌,理综考试失败的很大也很多的因素,就在于:慌乱!心神慌乱,便觉得大势已去,只剩下战场的残躯浓烟,高考迷茫一片。 实验题,注重解题套路,对经典实验的掌握和记忆。 最后,备战要足够充分,俗话“说袋中有粮,心中不慌”。 这一是要求我们在前期,多刷题多总结,保证做题速度足够快,对题设条件反应灵敏,能迅速进入解题状态,而不停留在反复读题、思考解题思路中。 二是要求我们在原有的解题模式下,对全卷的解题顺序和全卷各模块的题一视同仁,当然你放弃某个模块也是可以的,毕竟我们不是要求300分。 网校为培养学员的解题思路和各个专题的突破,设置了免费的刷题课,总共23个专题,为学员打通解题思路和题型的解题模式,上周解决了理综4个专题,下面给大家带来本周的专题回顾与总结,全部专题可在网校免费讲座中直接全部领取。 专题一 电路实验专题在高考物理中,电路实验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每年必考至少一道实验大题,平均分值在15分以上。 但是对电学实验的重点内容“电阻的测量”方法无明确的归类,导致思路混乱;对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分压两种控制电路的原理把握不准,导致控制电路选用不当;对实验测量电路的选用原则把握不准,导致电路选用错误。这些问题都是导致我们高考失分的重要因素,章老师给我们总结了突破电路实验的两大重要法宝! 一、电流表内外接的判断 1.直接比较法:当待测电阻阻值Rx远大于Rv时,伏特表分流很小,选择安培表外接电路。 当待测电阻阻值Rx远大于RA时,伏特表分流很小,选择安培表外接电路。 2.临界阻值计算比较法: 当相等的时候,电流表内外接效果是一样的。此时的被测电阻R称为临界电阻 3.测试判断法(试触法): 上面两种情况是事先给你三个电阻的大小关系,如果没有给你大小关系老师给总结了一个口诀“内大外小”:即内接法测大电阻且系统误差偏大,及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外接法测小电阻且系统误差偏小,即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滑动变阻器必须选用分压式接法的情况 1.要求回路中某部分电路电流或电压实现从零开始可连续调节,即大范围调节时,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2.当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远小于用电器的电阻时,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3.若采用限流接法,电路中实际电压(或电流)的最小值仍超过的额定值时,则只能采用分压接法。 相信大家已经对章老师介绍的两大类题型有所掌握。电流表内外接的判断和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还限流的方法也是我们电路实验的两大标准难点,大家准确理解和掌握了这两大法宝在做电路实验题就得心应手了。 专题二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电解质电离平衡在课标卷上属于高频考点之一。预计今后仍会将外界条件与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作为考察重点。命题形式可是选择题,也可以是非选择题的某一空。2017年课标卷II、2015年课标卷I,都命制了6分选择题,难度中等,考生应当拿下此部分分数。 一、离子平衡涉及到的内容: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离平衡 2.水的电离平衡(影响水的电离因素、酸、碱、盐、温度等) 3.盐的水解平衡: 内因: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 外因:温度、浓度 4.沉淀的电离平衡 二、.解答多曲线图像类问题 1、先弄清两个坐标的含义 2、了解每条曲线的代表物 3、找出关键点的起点、重点、交叉点的坐标 总之,在解答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问题时,基本概念是一定要清晰的,强弱电解质的判别方法一定要掌握,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内因外因是否出现,对于电离常数的应用是这部分的难点,涉及到具体的定量分析,抓住电离常数的定义,是解决这部分难点的核心。 专题三 伴性遗传专题突破伴性遗传这部分知识是整个遗传学部分的重点与难点所在,考试时考察形式灵活多样,综合性强。高考时也常见到这样的题目,难度大,学生失分多。 通过对此类题目的分析、比较和归纳,其实难点大多和一个伴性遗传的特例密切相关,即人类色盲遗传中的女性色盲患者和正常男性婚配,其所生孩子,男孩均为色盲患者,女孩均正常。找出其根本原因在于男性X染色体带有色盲基因,而Y染色体上没有色盲基因,男性X染色体只传给女儿,而Y染色体只传给儿子,即“交叉遗传”。 因此,在进行这部分知识的复习时注意从细节上进行落实,把这一规律运用到色盲的遗传,果蝇的眼色遗传,家鸡羽毛芦花(B)对非芦花(b)的遗传的解题中,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伴性遗传的一些口诀】 1、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患病为常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3、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在伴X隐性遗传系谱中,发病率是男性多于女性。 4、子病母必病,父病女必病。在伴X显性遗传中,发病率是女性多于男性。 5、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在Y染色体遗传病中,是表现为只有男性患病。 涉及伴性遗传这一类问题的题目形式多变,难度较大,需要做大量分析与推测,如果只是听老师一味的讲解,很容易糊涂,需要同学们自己有更多的思考,然后再听老师的讲解,效果才会事半功倍。对于伴性遗传部分需要同学们更好的把课程和自我思考结合。 专题四 电化学选择题专题分析电化学相关的知识是高中化学中学习的重点和历年高考的热点,电化学选择题是每年高考理综的一个“固定套路”。如何做好这道电化学选择题呢?只要把握题目中最核心的问题——发生了怎样的氧化还原反应,就能够从根本上攻破这道关卡。 电化学的核心考点在于以下5个方面: 1.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基本概念 同学们不能对原电池和电解池发生混淆。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涉及到的电极是正负极;而电解池则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涉及到的电池是阴阳极。同学们在复习时首先应该掌握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基本概念,并且要从本质上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微粒的移动方向 在原电池装置中,若为外电路,电子从负极出发,沿外电路流向正极,它与电流方向相反;而电解质产生的离子,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在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3.电极反应式或者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近年考察的热点在于燃料电池、熔融盐电池的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需要同学们结合题目中的电极材料、反应类型等,分析微粒(尤其是电子)的流动方向和相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综合写出反应式。 4.判断两极产生的现象和结果 分别分析原电池或者电解池两极发生的是氧化还是还原反应,原电池中,同学们记住“负氧正还”;电解池中,同学们记住“阳氧阴还”。并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分析产物和现象。 5.电极反应与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计算等其他知识点的综合考察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考化学越来越注重对同学们综合素质的考察,分析近几年高考化学中出现的电化学选择题,通常是把上述五个考点结合在一起综合考察的,很多题目打眼一看很复杂、很吓人,其实电化学选择题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新情景,旧知识;高起点,低落点。 同学们拿到一道看似复杂的电化学问题时,一定不要乱了手脚,就算是题中出现了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反应和情景,但是只要同学们能牢牢记住电化学的本质问题——氧化还原反应,分析反应前后对应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的基本原则,就能把握题目的精髓。 在1月4日晚的直播讲座中,郑瑞老师就给同学们带来了典型电化学选择题的讲解。 题目中虽然出现了同学们没有学习过的化合物和场景,但是题目本质上考察的还是大家学习过的原电池的相关知识,图中显示的是原电池的放电过程。该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Li失电子升价,S得电子降价,在化合物中,Li元素被氧化只表现为+1价,但是S元素被还原成了多种价态。石墨在本情景中只负责导电,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该原电池的充电过程是题中表现出的放电过程的逆过程,因此需要对放电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逆向分析。 通电之后溶液中的Na+向阴极移动,SO42-向阳极移动,但是这两种离子都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题目中发生的还是电解水的反应,阴极附近生成H2和OH-(与Na+结合生成产物NaOH),阳极附近生成O2和H+(与SO42-结合生成产物H2SO4)。 这两道选择题都是比较综合的选择题,考察同学们对电化学的深入掌握程度。就算同学们之前没有接触过类似的场景或者模型,但是只要正确区别题中出现的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把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分析清楚,题目就会迎刃而解。电化学的本质就是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考察,如果有同学这部分的基础没有打好可一定要查漏补缺哦! |
|
来自: fchwangxin > 《高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