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郑交恶(公元前720年)

 园田书苑 2018-01-30

《史记卷四十二·郑世家第十二》记有:“郑侵周地,取禾。”(郑国军队侵犯成周之地,掳掠庄稼)。这就是“周郑交恶”,春秋经没有提及此事,故《公羊》和《彀梁》亦未对此有提及和解释,左丘明根据史料等加入了此事: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繁》、《采蘋》,《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虢”,西虢,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市区东南。此时的虢公大概是虢公忌父。

“王子狐”,姬狐,周平王次子,可能是平王太子泻父(亦书洩父)的弟弟。

畀”,给与。

“温”,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西。

“成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白马寺东。

(郑武公(姬掘突)、郑庄公(姬寤生)先后担任周平王的卿士(杜预注曰:卿士,王卿之执政者。言父子秉周之政。),平王暗中又将朝政分托给西虢公(虢公忌父,杜预注曰:虢,西虢公,亦仕王朝。王欲分政於虢,不复专任郑伯。),郑庄公埋怨周平王,平王说:“没有这回事。”所以周、郑交换人质。王子狐在郑国作为人质,郑国的公子忽(即后来的郑昭公)在周朝作为人质。平王死后,周王室的人想把政权交给西虢公(杜预注曰:周人遂成平王本意。)。四月,郑国的祭足带兵割取了温地的麦子。秋天,又割取了成周的谷子(杜预注曰:四月,今二月也。秋,今之夏也。麦、禾皆未熟,言取者盖芟践之。)。周朝和郑国彼此怀恨。

君子说:“诚意不发自内心,即使交换人质也没有益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来办事,又用礼仪加以约束,虽然没有人质,又有谁能离间他们?假如确有诚意,即使是山沟、池塘里生长的野草,蘋、蘩、蕴、藻这一类的野菜,一般的竹器和金属器皿(杜预注曰:方曰筐,员曰筥,无足曰釜,有足曰锜。),大小道上的积水,都可以献给鬼神,进给王公,何况君子建立了两国的信约,按照礼仪办事,又哪里还用得着人质(杜预注曰:通言盟约彼此之情,故言二国。)?《国风》有《采繁》、《采蘋》,《大雅》有《行苇》、《泂酌》这些诗篇,就是为了表明忠信的(杜预注曰:明有忠信之行,虽薄物皆可为用。)。”)

 

这事挺有意思。“郑”别名奠国,姬姓,“奠”在卜辞中是祭祀的酒器,后来又表示祭祀的行为,今天,“郑”字除为地名,就是姓氏,很少有其他含义,而挂在嘴边的“郑重声明”的“郑”,还留有祭祀的气氛——严肃。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封周厉王幼子姬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或谓在今陕西凤翔东南),史称郑桓公。周幽王时期,郑桓公身为周王室的司徒,看出西周马上就要灭亡,于是,在太史伯的建议下,于桓公三三年(前774年)将郑国财产、部族、宗族连同商人、百姓迁移到东虢国(河南省荥阳东北)和郐(今河南省密县东南)之间,这是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迁移。在荥阳筑城邑曰“京”,至今在荥阳檀山之南仍有古京城遗址。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桓公寄孥”。桓公三十六年(前771年),犬戎杀死周幽王和郑桓公,桓公之子武公姬滑突即位,由于保护平王东迁有功,继承了其父的司徒之职。平王赐虎牢之地,郑武公便把郑国东迁,并在东虢和郐国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建都。这是武公东迁后建设的第一个都城。郑武公于公元前769年灭郐,公元前767年灭虢(东虢)及其他附庸国,并相继把邬、蔽、补、丹、依、厵、历、莘等十邑地纳入郑国版图,推行包括释放商奴,发展工商,繁荣经济;开发滩涂,发展农桑,强国富民;兴建乡校,教化民众,广集民意;加固京城,扩建城邑,巩固国防的“武公之略”,为郑国的日益强盛奠定基础,也为荥阳郑氏家族扎下了根基。据说黄河南岸的广武山周围很有些带“武”的地名如广武、原武、阳武、武德、修武等等都是为纪念武公的盖世功德而得名的。周平王对郑武公如此开疆辟土极力扩张产生了猜疑,并欲收回虎牢以东的赐地。于是,郑武公不得不在周平王六年(公元前765年)迁都于郐,将都城迁往溱洧,在今新密市郊刘寨建起了新都,建立了实际独立的郑国。公元前743,武公在位二十七年去世,儿子庄公姬寤生登基。继位伊始,母后乱政,导致了公元前722年的“克段于鄢”的郑国内乱,之后又以“黄泉见母”弥合了国内的裂痕,显示了一个新兴国家的蓬勃朝气,也使周边诸侯感到些许不安,平王晚期,试图用西虢公分权来消减郑公的影响力,于是周郑冲突必不可免了。

“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这也显得平王有些无赖了吧?注意,这里把郑庄公称为“伯”,明显的带有贬义。为了安抚“郑伯”,“故周郑交质”。周平王去世后,太子姬狐正居于郑国为人质。这就是周王把自己等同于诸侯王了,太不自重了吧?《左传》感叹“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

平王薨,郑庄公和周公黑肩迎姬狐回朝继位。姬狐因一路上哀伤过度,回朝后就病死。王孙姬林继位,是为周桓王。郑庄公在朝廷继续以卿士身份专权。新王姬林不甘心受他的控制,打算发回威风,显回志气,撵走郑庄公,“将畀虢公政”,哪料到郑庄公立即翻了脸。四月祭足率领郑军来夺收周版图内的城邑温城的麦子,夏正四月已是夏天,麦子成熟了。秋(亦夏历之秋),又割取了京畿成周的谷子,给周王一个大窝脖,于是“周郑交恶”。

这个故事中的“信不由中,质无益也”这句话后来被引申为成语“言不由衷”。

 

《春秋》:“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

杜预注曰:来告,故书。

“石门”,今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小屯村北的石门山上,距县城40里,为东周时开凿的人工隧道,是东阿通平阴的要道。现存石门高 3米,宽5米,洞深19.5米,晚霞从洞中穿射如长虹,古称平阴八景之一,谓之“石门晚照”。如今公路改道,车马行人已不再由此经过,而石门山也矮了不少,石门洞顶距山顶仅有数米。杜预注曰:石门,齐地;或曰,济北卢县故城西南济水之门。

《左传隐公》:“冬,齐、郑盟于石门,寻卢之盟也。”

(齐国和郑国在石门会盟,这是为了重温在庐地结盟的友好关系(杜预注曰:卢盟在春秋前。)。)

“卢”,今山东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国街村一带,古称卢城洼,在石门东北100里处,古为卢国,后来成了齐国卢邑。杜预注曰:卢,齐地,今济北卢县故城。这个地方是卢姓发源地,2000618日,韩国前总统卢泰愚曾到此寻根。

 

这是“周郑交恶”之后,郑庄公的一个重要的外交布局,是为了和周室对抗,在联合诸侯呢。郑地正当中原的中心,在东周之初,还是“斩之蓬篙黎藿而共处之”的荒凉之地,国土资源贫乏,“国小而逼”,农业维持了郑国时代的基本经济(这并不仅郑国时代如此,就是一直到了现在,这种情形也还未完全改变),同时商业在这时也稍发达了。郑国从建国初期开始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方针。按照盟约“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质誓》)的基本原则,让商人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进行自由贸易,因此和平的“国际”环境是立国之本,郑国北与卫晋交错,西有宋许,东有鲁齐,因此,历代郑侯纵横捭阖,对周边国家或打或拉,不断开拓自己的生存空间。

“卢之盟”史书没有记载,大概是齐郑间早年的一次盟会吧。

 

《左传·隐公》:“(冬)庚戌,郑伯之车偾于济。”

(冬季某一天,郑伯在济水翻了车(杜预注曰:既盟而遇大风,传记异也。十二月无庚戌,日误。。)

“偾”,覆,翻倒在地。

“济”,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市(王屋山),穿越山东流向渤海,与黄河大致平行。后来黄河多次改道,济水下游河道被黄河所占。今济水仅存发源处。济水为古四渎之一,四渎是(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这件事不见于《春秋》,冬季某日,郑伯(郑庄公姬寤生)在济水里翻车了(大概是交通事故)。这里,庄公依然被记为“伯”,多少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