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江南地区著名的民间瓷窑之——吉州窑

 红豆居士 2018-01-30

吉州窑在今江西省吉安永和镇,古代吉安称吉州,故名吉州窑,并称“永和窑”、“东昌窑”。创烧于唐末、五代,发展于五代与北宋,兴盛于南宋至元代初、中期,终于元代末,为江南地区著名的民间瓷窑之一,烧瓷品种繁多,地方特色浓郁。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文物部门对吉州窑做过多次调查。1980年至1981年,江西省文物部门对窑址作了比较细致调查,开探沟25个,清理了龙窑一座及作坊遗址,获得了大量瓷片及窑具。

这些清理工作也证实了五代时期吉州窑生产有酱褐釉碗、罐、壶及白釉碗盏,器物特征与各地五代墓出土瓷器比较近似;与元末明初刊《东昌志》中“至五代时,民聚其地,耕且陶焉,由是井落墟市,祠庙寺观始创”的记载大体吻合。入宋以后,吉州窑也烧青白瓷,有青白瓷注子、注碗残器标本发现,同时还烧白釉和黑釉器,但标本不多。南宋为吉州窑大发展时期,瓷器品种有黑釉、酱釉、青釉、白釉、白釉褐彩、白釉红绿彩绘、绿釉、酱黄釉等,以黑釉、白釉所占比重最大。在装饰技法上呈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诸如树叶纹、剪纸纹、彩绘纹、洒釉、剔釉、剔釉填绘和玳瑁釉、鹧鸪斑、堆塑等多种技法。

浅析江南地区著名的民间瓷窑之——吉州窑

吉州窑除烧制上述独具特色品种之外,又兼采宋代南北名窑之所长,广收博取名窑瓷艺,如青白瓷显然是仿景德镇窑;覆烧印花白瓷带有明显的定窑风格;白釉褐色彩绘装饰受磁州窑影响,但磁州窑系为釉上彩,吉州窑为釉下彩,有所创新;黑釉兔毫纹、油滴纹明显是仿建窑的;所产绿釉小盏的纹饰布局与耀州窑青瓷盏几乎完全相同。宋代吉州窑产品的胎色可分为紫黑色泛青的粗缸胎、酱紫色缸胎、米黄色瓷胎和淡青花瓷胎四类。其胎质较粗,胎内含有砂粒,有气孔,圈足处理比较简单。

宋代吉州窑生产的褐釉器物不多见,以罐、瓶类器型较为常见,造型丰满,釉层较薄,质地较粗,多施釉不及底或施半釉。北宋早期光素无纹饰,南宋后纹饰多样,题材丰富多彩,同时代其他窑口的纹饰在吉州窑中几乎都可以找到。而一些吉州窑自己所创独特的纹饰都为其他窑口所不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宋代民窑中独树一帜。

浅析江南地区著名的民间瓷窑之——吉州窑

这件产于宋代早期吉州窑酱褐釉双耳瓶(见图),高8.5厘米,口径3厘米,足径4.2厘米。折沿撇口、长颈、圆鼓腹、外撇平底足,肩腹部两边堆塑云纹双耳。平底足无釉,见粗松胎质,呈紫色缸胎,瓶外壁施满酱褐色釉,釉薄处呈褐黄色,是轮制施胎纹,釉厚处呈黑褐色,且有流釉。该类器型釉双耳瓶在闽北宋墓中多有成双成对出土,有黑釉、青釉、黑褐色釉,但是酱褐色釉的发现较少

浅析江南地区著名的民间瓷窑之——吉州窑

吉州窑民窑特色鲜明,它博采众长,集南北各窑物制瓷艺术之大成,先后成功地仿烧了定瓷、龙泉瓷、青花瓷华中,又将民间剪纸工艺成功运用于制瓷物华装饰,形成了质朴、明快、生活气息浓郁的装饰风格。并且充分利用窑变技术,研制创烧了色彩缤纷、璀璨夺华目的黑釉地木叶纹、虎斑纹、玳瑁斑、鹧中物鸪斑、鳝皮黄、油滴等黑釉窑变瓷和个性独特的釉下白地彩绘,给人以自然、清新、亮丽的美感。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不少国家均有收藏,甚至奉为国宝。釉下白地彩绘技术更是直接促进了青花瓷的成熟,开辟了制瓷装饰工艺的新天地,对我国陶瓷生产影响深远。

浅析江南地区著名的民间瓷窑之——吉州窑

吉州窑民窑特色鲜明,它博采众长,集南北各窑物制瓷艺术之大成,先后成功地仿烧了定瓷、龙泉瓷、青花瓷华中,又将民间剪纸工艺成功运用于制瓷物华装饰,形成了质朴、明快、生活气息浓郁的装饰风格。并且充分利用窑变技术,研制创烧了色彩缤纷、璀璨夺华目的黑釉地木叶纹、虎斑纹、玳瑁斑、鹧中物鸪斑、鳝皮黄、油滴等黑釉窑变瓷和个性独特的釉下白地彩绘,给人以自然、清新、亮丽的美感。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不少国家均有收藏,甚至奉为国宝。釉下白地彩绘技术更是直接促进了青花瓷的成熟,开辟了制瓷装饰工艺的新天地,对我国陶瓷生产影响深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