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写好“中考应试作文”?

 雁南飞香 2018-01-30

写好一篇文章,分下面三步:

第一步:内容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审题”,其实就是确定内容,很多同学是“充分”利用中文提示——就是“翻译”。这是一个很笨的办法,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很坏的印象。但是翻译是中国学生写作文的本能。如何“逼”自己不干这件蠢事,一个好的方法是用“清单”方式,把提示中的关键词概括出来——如果题目中没有多少中文介绍,则自己想几点:我打算写哪些方面。

例如这道题:

94.Write at least 60 words on the topic“_______ has changed me”(以“_______ 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个词的短文,标点符号不占格。).

成长路上,你曾经遇见过很多人,如一位师长、一个朋友等,你也曾经经历过很多事,如一次比赛、一项活动等,这些人与事或多或少改变了你,让你变成更好的自己。请选择其中某件事或某个人, 以“_______has changed me”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字的短文)。

假设我们想写一件事,比如我参加的一次运动会项目吧,那么我可能要列出这个清单:

  1. 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我和某同学)

  2. 项目——我参加的项目

  3. 心理——参加前我的心理活动(比如不自信)

  4. 变化——某同学给我的帮助(鼓励,可以是说的一句话)

  5. 表现——我在项目中的表现(成功了;或者失败了)

  6. 影响——对我的影响

基本上这六个要点,也就是六句话。

第二步:布局

布局、或者叫结构,就是计划一下,是否分段、如何分段——也就是上述要点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展开。即使不分段,文章也要有层次感。

一、有一个好的开头。

仍然以上面这个题目为例:

如果按照前面这个清单的顺序,则显得平铺直叙。不大容易catch readers’ attention,那么这时有两种解决方案。

A计划:用句式来吸引人。

即针对哪个要点,可以用一个比较有“比格”的句式。假如我觉得最后一个要点“影响”,我觉得自己有能力用一个比较“高级”的句型结构、或者词语,如强调句——It is often a plain word that changes one’s whole life.(改变我们一生的,常常是一句普通的话语)

B计划:用内容来吸引人。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可能会选择“倒叙”方式。比如把要点(5)放在文章开头:I performed so badly when I took part in the school sports meetingfor the first time. (当我第一次参加校运会,我的表现糟透了。)这个句子就可以单独作为一段。

二、句子之间要相关。

整个文章的层次布局有了,接下来,一边写一边要考虑相邻的句子之间,必须在内容上有紧密的关联性。什么是“关联性”?有一些基本的、简单的“模式”,例如:

O+F原则:第一句是说观点、感受(opinion);则第二句必然给出例子、事实(facts)。

如第一句I was disappointed. 接下来马上要说I was greeted with boos, not cheers. (我很失望。我得到的不是喝彩、而是起哄。)

A+V原则:第一句是形容词描述(adjective);则第二句用“动词”来刻画行为(verbs)。

如第一句She was a kind and helpful girl. 接下来则是Whenever I lose heart she tells me jokes to encourage me, trying tomake me happy. (她友好而且乐于助人。每当我灰心丧气,她会讲笑话给我听,鼓励我,努力让我开心。)

很多老师把这个环节看作是“语言加工”阶段,其实你还没开始写,怎么可能预见到自己会有什么样的“语法错误”。所以说这一步,还是多考虑怎么讲好故事。至于语言的考虑,一定是建立在“内容”的基础上。

第三步:衔接

我们常说的“文采”是个空洞的词,一是因为它抽象、让人无从做起;二来”文采“的理解,已经被中文作文玩坏了——不外乎是华而不实的词藻——以至于学生会搞出一些chinglish的句子来。

比较典型一个例子:Do yourself(“做自己”),这个“做自己”的中文表达,本身的规范性就值得怀疑。对应到英语中,其实是Be independent么。还有一个是Believe yourself(“相信自己”)其实就是be confident。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是学生“词汇量”不够,其实未必然,真实的原因在于:他们太缺少实战训练了。

所以说,与其空想“文采”,不如实实在在给学生强化一下“衔接”手段。最简单的做法:至少他们能按照功能,在记忆库里储备一些“衔接词”吧——副词和代词为主。

例如前因后果的:as a result; consequently; therefore; thus等;并列递进的:besides; moreover; in addition; also; as well; another等……

有这些的好处在于,文章在内容充实的基础上,通过衔接手段(cohesion device),变得更有可读性(层次感清晰,这是能够减轻阅卷疲劳感的)

很多人关心:语法错误怎么办?词汇量小的影响怎么解决?背诵“好词好句”有没有用?很遗憾告诉你——这些问题,绝不是在一篇文章里、一堂写作课上能够解决的。语法错误会伴随大部分中国人的终身;词汇量大小,决定权在学习者个人;至于好词好句,跟词汇量一样,就算记住了,在考场上怎么可能想的起来用呢?

不幸的是,我们大部分的写作课,恰恰是在跟这三件事较劲:想用短时间解决长时间的问题。这是所有人的梦想。梦想而已。如果真的舍不得,那解决的办法有一个——要么大量阅读;要么给出大量的、超级多的范文,让学生自己按照上述三步,点评这些文章……总之一句话:语法、词汇水平,是反映为“灵活”、表现在“自动”,“熟能生巧”是不二法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