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咨政,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

 羊之君子 2018-01-30


观身边事//听身边音//悟身边理

      中央高度重视智库建设,为咨政做出了制度安排(《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

   古人曰: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咨政,就是专家学者为领导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即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影响领导决策。

       我没有写过咨政报告,也说不上做过什么决策,但见过这方面的资料,也想过这方面的问题。感觉能够影响领导决策或进入领导决策的咨政成果,一定是有独立见解的东西。否则,人云亦云,瞎子摸象,趋炎附势,邯郸学步,领导一看就够了。

      咨政要有自己的见解,但并不意味着没有规矩。我把规矩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个底线,即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

       一个原则,即实事求是。

       一个宗旨,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个立场,即党和人民的立场。

       一个目的,即提供决策参考。

       规矩有了,咨政就要围绕基本目的展开。

领导决策,简单说,就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咨政要根据领导决策的不同阶段而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忽视领导决策阶段性特征的咨政方案,既难凸显自己的见解,也难进入领导的“法眼”。

一是领导决策盲区的问题。人无完人。领导的视野也有局限性。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有些重大问题可能是领导决策的盲区。针对盲区,专家学者大有文章可做。抓住重大问题,在遵守规矩的前提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才能引起领导的关注,推动问题进入领导视野,形成决策。

二是领导有意向决策的问题。领导决策就是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多元的,这为专家学者提出独立见解提供了空间。基于领导处在选择阶段的特点,咨政可以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可行的方向,即以领导的想法是正确的为前提,证明这个想法的正确性,完善领导的想法;一个是不可行的方向,即以领导的想法未必正确为前提,证明这个想法的不可行。这两个方向可能殊途同归,但能够产生独立见解并对领导决策发生积极影响的往往是第二个方向,因为它可以从另一种视角启发领导者,使领导决策更具可行性。当然,也有折衷的方案。

三是领导决策已经定了的问题。领导决策已经定了该做的事情,进一步的完善方案或向纵深推动,特别是对结果的预测和风险评估是咨政的重点。这个阶段原则上虽然不是只“唱赞歌”,但也不能“唱反调”,应该立足于如何达到目的来做文章,必须把贯彻落实作为主线。

四是领导决策执行中的问题。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领导作出决策并付诸实施,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有的决策可能开始就是错的,有的决策执行中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由此决策中就存在着追踪决策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专家学者的咨政,必须客观公正地评价决策执行的后果,从应急的视角和前瞻的视角提出方案,才会推动领导纠正决策的失误,或者完善已有的决策。

   咨政,仅仅遵守规矩和注意决策阶段性特征是不够的,要使自己的研究成果进入决策,形成独立见解是关键。一是要有雄厚的理论功底。理论是规律的凝练。缺乏理论支撑的咨政,肯定是肤浅的。二是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方法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桥梁。方法错了,很可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三是要坚持调查研究。用事实说话,按规律研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是目的。否则,就是假大空。四是要有宏观视野。古今中外的成功和失败经验都可借鉴。视野狭窄,就是井底之蛙和鼠目寸光。

  咨政,不是心血来潮,不是“碎片化”的成果,应该是长期跟踪研究,是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的产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