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与之前的相比稍微有一些区别,之前的文章的重点主要在于邮票的经济价值和升值空间上,而这篇文章重点将涉及邮票的鉴赏价值,为大家讲讲那些邮票上的传世名画。众所周知,那些例如《清明上河图》、《挥扇仕女图》等名画都是无价之宝,只有一些博物馆有收藏,而且只在极特殊的时候才会展出,普通人是很难见到的。例如,201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当时展出了包括《清明上河图》等283件珍贵书画,一度引起了轰动。 而邮票的收藏就相对容易的多,只要不是那种数量只有几枚价格几百万的珍邮,大多数收藏爱好者还是能够负担的。因此,那些名画系列邮票就是鉴赏名画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拉近了普通收藏者与名画之间的距离。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宋徽宗时为宫廷画家。这是一幅绢本设色长卷,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清明坊一带的繁华热闹景象。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即“散点透视法”来摄取所需的景象。和谐地组织成统一整体,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结构严谨。《清明上河图》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具有历史文献的价值,是了解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极其重要的形象资料。 《挥扇仕女图》是一幅描写唐代宫廷妇女生活的佳作。全卷所画人物共计十三人。作者周昉是继张萱之后以表现贵族妇女著称的画家。“画仕女,为古今冠绝”。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现1000多年前唐代仕女的风采,中国邮政于2015年3月22日发行《挥扇仕女图》特种邮票一套3枚,套票根据原图画布局,采用连票设计形式。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是黄公望为无用师和尚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较小,称“剩山图”;后段画幅较长,称“无用师卷”。“剩山图”今天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而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则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