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怎么学习才能入门?

 兰亭文艺 2018-01-31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黄帝内经怎么学习才能入门?

对中医有兴趣,想了解中医的理论,因为黄帝内经就是中医的理论源泉,但是无中医底子,有什么办法可以深入学习黄帝内经?对黄帝内经有个大概的理解和认识?

--------------

在看本文之前,请各位读者自问,是否觉得黄帝是那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长大后霸气指点江山,待到功成后后羽化登仙,简直只能仰视的人物呢?

也许读完本文后,你会发现我们需要的是不卑不亢的人生态度!

一、大家都认为《黄帝内经》是一部很牛逼的书,那么这本书牛逼在哪里呢?

《黄帝内经》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和完整的思维体系,是一部气灵医学的细化之作。

世间万物无非能量和信息的聚合体,能量属性称之为气,信息属性称之为灵,阴阳化而生气灵,气灵相感而有形。疾病的来源亦是如此。

内经中的阴阳学说,其实就是一个气灵相感的数理模型。所以它在万事万物中,都可以普遍应用,既然如此,就可以从气灵角度来观察人的生命现象,并解读人体的健康和疾病。

读通读透内经,即能了解人和宇宙的关系,揭开上古文明的密码。
二、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避免哪些误区?

读黄帝内经三不要:

第一、不要将其神秘玄幻化;潜意识一直告诉自己很难很玄幻,能读好吗?

第二、不要曲解,从前后文里找依据互相印证。是最好的的方法;最怕刻舟求剑,拿个套子什么都往里装

第三、不需要太多的参考书,这是从自己的经验中而来,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不知所云,如果要找参考资料,古天文学知识是唯一的通道。
三、黄帝是不是很牛逼呢?

1)黄帝是个普通人
其实从第一篇来看,黄帝似乎是个很普通的人,小时候会说话,幼年时候会学习,长大后是一个诚实聪明的青年,现在我们身边很多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啊,所以黄帝是一个身体和智力发育正常健全的男性而已。

2)黄帝牛逼在哪里?
他喜欢提问题,而且所提到的问题涉及到的时空跨度非常大。
黄帝向岐伯提问,不是问他自己个人的问题,而是为当时那个时代的所有人而提问。

3)大家一起来牛逼!
从经文里看,黄帝虽为托名,作者的思想里是没有鬼神和血统一说的。黄帝能做到的,任何人都能做到,这句话的意思,可以从经文里找到验证:“传至万民而乐享天年,不为疾病所困。”

所以黄帝的境界 任何一个普通人经过努力,都可以达到。这也是这本书明确提示过我们的。

如果给子孙后代留一本谁都读不懂的书,你会这么做吗?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所以学黄帝内经,不知不觉的你就会走入先贤博大慈爱的胸怀当中去,这就是黄帝内经会带给我们的第一个改变。

-----------------
我手抄一遍,细读了许多遍,看了几个版本,还浏览了巨大的信息量,有空就思考,才把一些基本的东西理解正确了。

-----------------------

1、能看懂点文言文。
2、有一部唐代王冰注的《黄帝内经素问》。
3、有一部《简明中医字典》。
4、先读《黄帝内经素问》,多读几遍,除七篇大论外,其余篇章基本弄懂了,再读《灵枢》容易些。中医基础理论多出自素问,而灵枢多谈经脉穴位和针灸。
5、要读懂七篇大论,参看方药中、许家松所著《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
----------------

强烈推荐听梁冬与徐文兵关于黄帝内经的对话音频,内容非常棒!越听越欲罢不能~

网上搜一下有很多地方可以下,关注“正安聚友会”微信公众号后也能从菜单里打开在线收听。
我搜到了一个下载的地方,不过没有验证,你也可以试试: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91c9b2d0101e0sb.html
以上地址已经无效了。在土豆、优酷或荔枝FM里都有在线收听,可以自己搜一下。

----------------

对于这类古籍的学习,我的感悟是必须得去读,这里说的读是出声朗读,一篇文章一遍一遍的读,不能仅仅读过一遍,然后看看译文就觉得自己弄懂了,明白了。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基础中的基础,古代包括近现代的医学名家也都很推崇这部书。而且注解也非常多,有唐朝王冰的,清朝张志聪,甚至还有日本中医学大家丹波元简的,近现代的有龙伯坚,龙式昭的,以及郭霭春郭老的。至于那些“解读黄帝内经”的书以及电视访谈里也有徐文兵,曲黎敏讲解的。这些资料可以作为辅助来学习《内经》。

真正要想学好,不管你是有中医基础也好,还是初级入门也罢,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那就是读,古语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黄帝内经》因为成书过程原因,以及书籍保留过程存在的问题,致使很多词语有一些偏差,唯有通过自己一遍一遍的去读,去体悟,去思考,才能有自己的心德,然后结合诸位名家的注解作进一步理解。

我个人也在学习《内经》,鄙人也是个没有任何中医基础但是痴迷于中医的人。在买了《黄帝内经》的书以后,就是每天有时间的时候就读,然后背诵完一篇,再进行下一篇。另外还打印出竖行白纸,按照古书的书写方式,抄《黄帝内经》,抄写的过程也是一种感悟的过程。

所以对于古籍的学习,就是诵读和抄写。
----------------

不请自来者也~
看了部分回答,不敢苟同!
有人说要学其神,不必学其中的具体技巧。我想这大概是小说看多了。内经中的知识,没有足够的了解,其中之技巧,没有足够的熟悉,你去哪儿习其神,会其意?难道靠意淫?荒谬!

还有人,就抓住一个“中医要靠悟”。对,是得靠悟。难道你拿着本内经在哪儿瞎琢磨能叫悟?内经的知识没有都看懂,那你悟什么?你以为是爽文小说,王八之气一放,小弟纳头便拜,美女左拥右抱,绝世功法点击就送?荒谬!!

《内经》类似于古代的一本论文集,它并不是一个人编成,故内容风格,用词表意有不同。若是想学中医而读内经,那么你可以去买注释版,也就是有医学大家对内经的注解。这样你才能系统的学习。


我作为一个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在初中开始我就在读内经,然而内经不是用普通文言文翻译就能学习的,需要结合临床。故在大学之前,都不能很好的领会。在高中,亦有仅读一遍内经,便叫嚣读书之悟的人。
中医,是一门医学。医学就是建立在临床上。没有他们不屑一顾的那些‘规矩技巧’,那么中医就真的是个骗局,是个江湖笑话。
我不赞同把中医当成玄学的说法。
对于某些私下修习气功的同学,我想问问,七星功,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学会了嘛?《气功基本词汇大全》这本书有看过嘛?我想我的针灸推拿专业的同学都比你会养生。

 

----------------


以下文字,出自三申道人,关于内经读法,详于第三段及以后:

‘經驗’,是經歷過程中積纍起來的寶貴財富。但在這神奇的東方文明裡,‘經驗’,往往是沒有‘經驗’的人能冩能說的。

比如最早的辭書<爾雅>中的有關藥物名字,亟<說文>中有關人體、疾病的名詞名字;正是以形武斷亟虚拟的路子凑合上去的。就像當代,衹要有經濟,有勢力;翻出些書來,一凑合就成了專著。衹要地位髙,胡謅亂誁的東西也是很權威一個模樣的。
所以,我今天的主題是,要告訴閱讀中醫古典亟愛好者們一些關於閱讀中醫古典<靈樞><素問>的知識。
一:基於所受教育的緣故,涉獵者需要憭解我國古代的社會發展情形。讀<素問>的人,首先要忘了文灋規則,但‘也矣’等尾語字例外。需要把思維重點,設立、定位在孔子死後,至前漢這段時朞。因爲她經過很多次子孫的逆叛,已經没有了脾氣。傷心:使她的心性也有點末落傾嚮了。所以,要理解就先多投入點時間,讓她心裡的創傷逐步平龢。别忘了,讀古典要用‘象形似,頪互切’的六字眞言。用這六個字去品嘗,就會逐漸明白。
讀<靈樞>的人,首先要的是:想象力愈豐愈發有益,敏捷、睿智的程度越髙越好。要把思維重點,設立、定位在先孔子一百年至秦。然後,先以朗誦的形式,一篇篇讀熟。然後默讀,讓文章在心理上與本身溶化为一。再然後,把精神混合在文字中。猶其是經穴篇章,讓思想隨著文章一同在自已體内轉移。就這樣,等有點明白的時候,不但本身的接觸性增加了,連句子也存在於記憶當中去了。
二:也就是最爲重要的一點,忘了那些儒文式釋意,忘了文言,忘了所有賦與的定義,就像是在龢古代人交流一樣。因爲,醫書的語灋往往是語言式的。語言式的意思,就是跟那個時代說話的方式一樣,直接又瞭當。
而文言來自於周昭王的趣樂,却從孔子亟他的門人那裏發展了起來。文言與語言的明顯差異,就是語言象<易.爻辭><老子>一樣的直接瞭當;而文言却象<論語><離騷>一樣有了些曲調的修飾。語言的聲韵中,有豐富的喻意亟代表性而又簡單;而文言的音節中有了較彊的表情刻劃亟渲染性,倂且附加了腔調。
所以,要想很好的理解靈素,就得分清語言亟文言的區别。因为<靈樞><素問>在今天的人來說,讀起來是譅譅的。不象六經那樣,讀起來順而又有感覺的。所以,看<靈樞><素問>,不像是看文章;不但要自己讀給自己聽,而且要自己教自己學。有這樣的心理準備,看起來就容易多了。

----------------
1、先倒空自己,不带有任何先入为主的成见。
2、大致通读一遍,形成初步印象。
3、思索并重点翻阅,建立内经理论框架。
4、按理论框架导引,熟读加深理解框架重点。
5、思索并修正框架。
6、反复读重点完善框架。
7、详读通读。

-------------------

最好先听别人粗略而系统的讲一遍黄帝内经。
然后再深入的研读。

楼上几位推荐的都不错。

徐文兵和曲黎敏讲的都比较通俗,而且口齿清晰,适合听。

王洪图老先生讲的比较细致,是给学生上课的录音。

这之后,要看书,要看原著,要看名家注解,我比较反对只看白话文, 看了不少白话文的版本,感觉比较脱离原意。

关于古籍翻译,大约有两种流派:

一派是逐字逐句,鉴于古文多是单字词,所以要逐字逐句认真研读。
一派是领会精神,要意会,不要死扣字眼。

从黄帝内经来说,我倾向于着重逐字逐句解读,但在个别词句上,可以适用领会精神。

这个主要是因为黄帝内经年代久远,晦涩难懂,且传抄中,多有错简,逐字逐句死扣,会陷入误区无法自拔。


在学习上,我主要是通过参考注解,自己翻译。


-------------------------


 《黄帝内经》数百错

1、“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焉。”

上述所说的意思是说:妇人不长胡须是因为气有余而血不足,不足营养口唇,所以胡须不得生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女人性腺分泌的激素是雌激素,分泌雄激素量很少,所以妇人不长胡须。而不是因为血少的缘故。男性长胡须是因为,男性性腺分泌的是雄激素,雄激素能使人生胡须。如果把男性性腺切除,他原有的胡须也会脱落,不再生有胡须。所以生不生胡须,主要在与雄激素分泌的多少有关。所以说“妇人无须是因为气有余而血不足,不足营养口唇,所以胡须不得生成。” 的说法是错误的。

2、《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像大论》“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黄帝内经》作者认为:右眼视力比左眼视力好的人属于天理难容,左撇子的人属于地理难容,能成立吗?
3、《黄帝内经-素问-宜明五气篇》记载道:“五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黄帝内经-素问-解精微论篇》记载道:“泣涕者脑也,脑者阴也,髓者骨之充也,故脑渗为涕。志者骨之主也,是以水流而涕从之者,其行类也。夫涕之与泣者,譬如人之兄弟,急则俱死,生则俱生,其志以神悲,是以涕泣俱出而横行也。夫人涕泣俱出而相从者,所属之类也。”  
 到底是脑渗为涕还是肺为涕?《黄帝内经》各篇论文作者各说各话,互相矛盾。后世信徒,基本上采取“不争论”的原则,各取所需,很少评论谁对谁错,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稀里糊涂。稀里糊涂的理论,稀里糊涂的治疗,稀里糊涂的痊愈。
4、“病先发于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又说:“病先发于肺,三日而之肝,一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还说:“病先发于肝,三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三日而之肾,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蚤食。”“病先发于脾,一日而之胃,二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膀胱,十日不已,死。冬入定,夏晏食。病先发于胃,五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膀胱,五日而上之心,二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昳。……”
 疾病的传变不一定都按照上述的传变规律进行。死的时间,也不一定在他们说的那个时间。

-------------------------

我不是学医的,我的建议你可以参考一下。
中医是养生的,亦是养身的。说白了,就是养阴的,养柔的。

道德经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你要养生,你就要使自己柔弱起来。身体柔软了,你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如何使身体柔软?多运动健身就可以。当然健身的目的是使身体柔软起来,这是判断你健身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有。你可以平时多动动手,按摩按摩自己的头,耳朵,鼻子,嘴唇,脸,胸部,胳膊,腿,脚,手,全身各个部位都可以按摩。

疼的地方多揉揉,有时间就可以做。比如等公交的时候,走路的时候,坐地铁的时候,下课的时候,也可以找个小伙伴互相揉,不用学内经你也已经入门了。

当然也要做全身的运动,多出出汗,让身体柔起来。


-------------------------

1.整理一下每篇文章行文的逻辑关系;
2.上课(推荐王洪图大大,如果你是趣味性学习可以听徐文兵,不推荐不会看病的曲女士);
3.背;(整理好了逻辑会轻松许多)
4.反复研读,结合各家注释,有兴趣的点可以写篇论文;
5.儒家、道家学说知识的辅助,历史知识的辅助,其他临床医著的辅助,周易知识的辅助……(融会贯通各种正统的传统文化,去了解古人的思维模式,推荐十三经注疏);
6.临床。或者说生活


-------------------------

《黄帝内经素问》简称《素问》,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相传为黄帝创作,实际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原来9卷,古书早已亡佚,后经唐王冰订补,改编为二十四卷,计81篇,定名为《黄帝内经素问》。

现在所看到的《素问》,是经王冰整理以后的面貌。《黄帝内经》成书以后至唐代中叶,历经千年兵乱之祸,已经散乱不全,其间辗转传抄,不免讹误缺漏,其原貌无法窥及。其中《素问》部分更是面目全非,并缺失了其中的第七卷,共九篇。王冰在这种情况下,于唐玄宗天宝九载(750)年开始着手搜集、整理、编次、补缀并注释《黄帝内经》的《素问》部分。历经十二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告竣。在这次整理过程中,王氏称:”时于先生郭子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文字昭晰,义理环周,以一参详,群疑冰释。”以王冰的说法,自己已在“先生郭子斋堂”,觅得了较完善的《素问》版本,并以此补充了前已遗失的第七卷中的七篇即”天元纪大论”第七篇“运气说”的内容。至宋嘉祐年间,高保衡,林亿等人受朝廷之委任,重新交底王冰本《素问》。此次纠正王冰注本错字六千余字,增加注文两千余条,保留了全元起《素问训解》的全部篇目,并收录了全元起的全部注文,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其中林亿等人的校语为《新校正》。重新交震后,以政府名义刊行。伺候,《素问》这部千古名著猜一字不漏地流传至今。


-------------------------

如何学习黄帝内经

现在大成之道国学研究院张成院长,张成如何学习黄帝内经主讲导师。就帮助各位从张成如何学习黄帝内经角度出发,总结整理出来了,张成如何学习黄帝内经,请大家耐心的阅读本。
第一,黄帝内经是人文的,而不是纯自然的。它是以人为核心,讲的都是人,而不是物质。它具有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具有人文性。

现在大成之道国学研究院张成院长,张成如何学习黄帝内经主讲导师。就帮助各位从张成如何学习黄帝内经角度出发,总结整理出来了,张成如何学习黄帝内经,请大家耐心的阅读本。

第一,黄帝内经是人文的,而不是纯自然的。它是以人为核心,讲的都是人,而不是物质。它具有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具有人文性。

第二,如何学习黄帝内经讲人的生命都是有差异的,而不是普遍的。比如说,它强调的是“辨证论治”,注重人的特异性、特殊性。它还非常强调人的体质,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所指。实际上,人还不止二十五种体质,还可以再扩展。如何学习黄帝内经就强调人的个体性,或者叫特殊性。

第三,如何学习黄帝内经讲人的生命是整体的,不可分割的。人和自然不能分割,人自身各脏象之间也是不能分割的。比如说《生气通天论》、《四气调神大论》、《阴阳应象大论》等等篇章,都是强调人与天的不可分割性,整体性。

第四,如何学习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生命是可以感知、感受的,可以给它定性的。但是人的生命不是通过现在试验室里面试验分析的,不是可以用数学描述的,不是定量的。这可以称为直观性或模糊性。

第五,如何学习黄帝内经认为人是生动的、鲜活的,不是冰冷的。也就是说,它不太重视尸体解剖。如何学习黄帝内经以前是讲解剖的,雷公学派就强调解剖。比如在《灵枢经水篇》就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后来《黄帝内经》却不讲解剖了,这是一个转变。这一点可称为动态性。

所以如何学习黄帝内经所建构的这门中医科学,是一种具有人文科学色彩的医学体系。人文科学不是社会科学,也不是自然科学。它具有主体性、独特性、个体性。

《黄帝内经》以先秦人文哲学为基础,不仅将先秦人文哲学作为建构医学体系的指导,同时还把哲学的概念范畴直接运用于医学。我坚持认为只有明确了如何学习黄帝内经这种人文科学的医学著作的学术定位,才可以认清中医体系与西医体系的差别,传统中医是以人文科学为基础的医学体系,现代西医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医学体系。

张成如何学习黄帝内经由大成之道国学研究院张成院长原创,如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


-------------------------

那么首先黄帝内经分为上篇素问和下篇灵枢,全书共162篇文章,黄帝内经可以说是包罗天地万象的百科全书,其中的理论都是非常的抽象,没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的基础是很难去理解的.初学者往往很苦恼到底怎么样去学习?到底怎么样去入手.

第一:首先要从认识汉字入手,最好能认识繁体字,我们现行的汉字都是简化字,实际上繁体字包含着这个文字本身的含义...在上古天真论中,有"上古真人者,年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动和作什么区别,其实我们去看繁体字就能明白,动和作的区别,动"動",是带足的,就是说动指的腿脚,那么作指的是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过了一百多岁,手脚都很麻利,灵便!明白字的汉字就不至于乱翻译,这样的例子很多,原文"昔在黄帝,生而神灵",什么是灵,我们看看繁体字的灵,"靈",下面是个巫,然后,上面是雨,巫的前后都有一个人,一个代表死,一个代表活人.灵代表沟通不同世界的本领...在理解和学习黄帝内经中,学习汉字,学习繁体字很重要,

第二:要读,读和看是两个概念,所代表的人体的生理不同,看仅仅是动眼,那么读的时候,不仅在动口,动脑,动心,动情绪,我们以前提倡朗读,朗读其实有着它更重要的内涵,调动的是全身的情绪,那么我们在读内经的时候,一个人很容易置身于书中所描绘的那种场景,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当然在读的基础上,有能力的朋友要背诵朗读...

第三:有能力的建议自己学习一门拳法,比如太极拳,八段锦,形意拳,五禽戏...

第四:要想学养生,还要亲自下厨房...能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亲自下厨做自己拿手的饭菜...比做饭菜更重要的是在整个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心神的意念,

每个初学者自身的条件不一样,学习黄帝内经的目的并不见得非得去当中医师,能够在学习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和欢乐,充分愉悦心神,就是每个初学者最大的进步...

-------------------------

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实际上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是非常独特的,它几乎是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这就意味着生命之学在古代文化当中认为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和大慈悲,那么圣人为什么重医药,这个圣字又怎么讲呢?

圣人就是能够听从自己本性的人,也就是能够掌握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如果既能够掌握自己的身体和欲望,又能够使别人听从自己,那么就可以由人而王,所以这个是圣人重医药的第一条,第二条是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古代文化认为天下即人身,那么古代的天字是这样写的,人的头顶上面是天,所以在古文里又叫做天、颠、顶,天下即人身,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人体是在所有的组织系统里边,是最精密的自组织结构。它自己本身有一个和谐的机制,那么这也是中国古代认为就是说为什么: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一个原因。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说的千百年来什么都变了,但是人没有变,人的本性是没有变的。所以古人认为人的任何思想,都是从身体当中来的,那么比如说国学里边《大学》讲至善,《中庸》讲太过与不及,而所有的太过与不及,实际上都源于人身体结构内部的太过与不及。打一个比方说,假如我们的肝火太盛的话,(肝)木生(心)火,那么我们的心就会烦乱,做事就会很急躁,如果肾精不足的话,我们思维就不够,就是思维力就不够。假如说打一个比方,如果是你端着这个酒杯的手都在抖的话,那么你这个控制手的能力都没有,控制水杯的能力都没有,你怎么能控制全局?你的身体本身出问题了,你做事的行为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这也是后来有一句话,拿破仑的一句话叫做: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那么在中医里来说,就是人的身体结构及功能即是命运。

从这个角度往下接着讲呢,就是说生命医学又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所以说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国学一向都强调:从医入道和道以医显。就是说的你能够把医学领悟了,你有可能就领悟到天下之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那么从第二点上讲,学习《黄帝内经》可以让我们认知自我,这里大家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你们去想一想,我们的生命活力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经常会用到这样一些词汇,比如说魄力、精神、胆识、意志、聪明,像这些词都是表达代表我们生命活力的一些词汇,和代表我们领导力的一些词汇。那么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呢?大家想一想。

所谓魄,你这个人有没有魄力,做事有没有决断性,那么这个魄力到底是什么呢?它具体指的是哪些方面呢?实际上这个魄在中医里它涉及到一个词,它是肺的神。所谓神在这儿要解释一下,什么叫神呢?就是肺气足了以后,它的外现就叫做神。他的表现,我们说你这个人有没有神,精气神的那个神,神足不足,实际上都是说你的精和气足了以后的外现,就像火焰的光芒一样,那个叫神。那么这个魄指的是肺神,而力关系到我们另外一个脏器就是肾。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的力量从哪里来,都是从腰这儿来,所以力量是从肾来的。那么这两个概念,像肺和肾都涉及到一个本能的,我们先天本能的问题。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魄力它关系到本能的问题,是学不来的。你不可以向别人学魄力,是你自己肺气足不足,和你自己的肾精足不足的问题。

那么另外一点,精神,说你这个人看上去真的很有精神,生命活力很旺盛,要不然你就特别萎靡,可是这个精到底是什么呢?这个精同样是肾的最基本的物质就是指精,在中医的概念里就指的是精,而神在这里边,神是心的神明,心之神为神。那么所谓精神,实际上代表的是一种,在中医里有一个固定的词汇,是心肾相交的能力,就是你心和肾相交通的能力如何,它的能力的外现就是精神。如果你心力不足,肾精不足的话,你这个人就显得没有精神,所以这个精神也是指的我们身体层面上的一种东西。

那么胆识,在《黄帝内经》里认为,胆是主决断的,那么你有没有决断力,这也是你的一个领导力的一个体现。那么决断力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的是什么呢?就是你胆气的足不足,并不是说这个人把胆囊切了,他就没有决断力,关键是一个胆气的足不足,胆精的问题。

那么意志,意志也涉及到,男人就要看他的意志力如何,那么这个意志是由什么来,它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它的物质基础,意是中医里脾(精)的外现,脾的神为意,那么脾,心之所存谓之意,那么就是说脾的外现是神,是意,因为脾主运化,所以说如果你的意很足,你的脾的脾精很足的话,你运化的能力就强,而运化的能力强,意味着我们不是记忆力的问题,而是关联性的问题,比如说你头脑非常灵活,你看到这个事物,你马上就能够关联到那个事物,当你把这两个事物能够很关联起来,这种关联性就是意。这就是运化,就是灵活,就是头脑非常灵活的表现。那么志也是肾,志是肾之神,所以说像意志这种词,就是在说肾的这种能力,那么在这个意志来讲,实际上如果精神是心肾相交的话,那么意志实际上指的就是我们运化,人体的运化能力和收藏能力的体现。因为肾主收藏,是运化和收藏能力的体现。你能够运化多少,然后你又能够定得住多少,这是你的意志力。你如果只是运化很聪明的话,而你又定不住,你又坚持不下来,那就是意志不坚定。所以这也是我们生命力的一种体现。

那么聪明就很好解释了,聪明在中医里认为,肾开窍于耳,就是说肾气是开窍于耳的,肝开窍于目,肝是开窍于目,所以你这个人聪明与否,关键在于看你的肝肾的能力,这样讲来就是说学习《黄帝内经》,可以使我们更多的向内看,向内在的去观察我们人身,是在培养我们向内看的能力,但是向内看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这也是《黄帝内经》在所有的国学经典里边最为寂寞的一项,就是说的向内看实际上很痛苦而且很难,这也是自古圣贤皆寂寞。比如说在西方社会,它追求的目标是认识你自己,而我们中国社会,是要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一刚才我已经讲了,天下,天下就是人身,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外面这个天和人,大宇宙和小宇宙的和谐,而这种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越高,就越接近于至善,所以关键要看这种和谐度,这是向内看的问题。

中国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人身难得,真法难闻,中国难生。

那么人身难得就是说,从学习《黄帝内经》开始,我们要开始关注我们自己的内心生活,和我们内在的脏腑的那种运转,我们懂得了人体,实际上我们就懂得了人生的很多方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们现在这个肉身,用佛教的观点来讲,实际上是我们花了很多年的修行,来得到的一个身体,所以这个用后来的话来说,就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借假修真的载体,是要蓄之养之的精品。但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在很多程度上是毁之害之。

第二就是真法难闻,我们大家都知道,像佛经你有缘才可以听闻,那么《黄帝内经》同样是这样,也不是可以说随随便便你就可以听到的,包括《黄帝内经》本身,它自己本身都是黄帝和他的老师的一些对话,当他问到一些很核心的问题的时候,他的老师都会告诉他,你必须通过一种斋戒的方式,所谓斋戒不是单纯的洗洗澡刷刷牙饿几天就可以的,而是要告诉你保持着精神上的一种,不要有那么多的欲望,俗欲所控制,不要被那么多的欲望所控制的一个状态。是没有私心杂念的一个状态。包括圣王学习《黄帝内经》,他也要抱着一种很认真的态度,而且要坚持的要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这种态度是什么呢?就是要修自己的身,同时修自己心的态度去学习。要真正的能够看到里面去,所以这是第二点叫真法难闻。

第三句话就是中国难生,实际上大家都应该非常的感恩,生为中国人是一种光荣,一种难得的福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着一种深厚的感恩心理和自豪。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只有中国有这么多的经典可以让我们去读,可以让我们重新反省人生,甚至包括好好的认真的重新体悟我们的身体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所以这是中国难生的一个涵义,只有中国有《黄帝内经》。这是从这个角度去讲的。

那么第三点是什么呢?就是它可以培养我们的内在的洞察力。而这种洞察力实际上就关涉到两个方面,就是它会告诉我们一种很好的认知方法。中国人实际上对医学都有一种耳熟能详的东西在里边,我们学习《黄帝内经》,比如说好像很多人不懂得医学,可是老百姓每天都在用着这些东西,所以这在古代里边来说,这叫百姓日用而不知,就是老百姓每天都在使用这些东西,但是其中的道理到底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所以说它可以培养我们的洞察力。那么这种洞察力里边第一条是要培养我们对天地自然的感悟,这就涉及到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大家去认真的想一想,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说买东西不买南北,想过没想过,为什么买东西,不买南北?首先解释一下这个图,我们现在这个图,一般大家都认为是上北下南,然后说老师你这个图肯定是画错了,为什么南在上面呢,但是实际上这个图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图,很多的人都觉得这个图难以解释,在哪里呢,就说为什么南要放在上面,那么这个实际上,这就是我们学医,就是中国古代讲的从医入道最容易。你要想把这些东西弄明白,你首先要知道人体,那么在人体来讲,我们的人,心火,心在最上,而心就是它代表,你要是俯卧大地的话,心在最上,所以上边为南,那么从这个图,你先知道这个图,一会我再说这为什么是心的代表。那么从第一个层面来讲,就是大家想想,为什么买东西不买南北,实际上东在中国的文化当中,它按照一种取向比类的方式,它把东归属于木,把西归属于金,南是火,北是水。那么在远古来讲,在用竹篮子打水的那个年代,一般的来讲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木和金为可承受之物,是可以拎着走的,然后火和水是不可承受之物,这是第一个层面,所以我们中国人是买东西不买南北。实际上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买南北,买水和火,如果水和火进入人的买卖层面,就会对人类造成某种伤害。比如说买军火,买卖军火和买卖石油,大家可以知道,现在我们目前的所有动荡其实都跟这两个东西有关,它会对人类造成某种伤害。所以我们中国是讲文化的,开个玩笑说,就说我们中国人实际上连骂人都讲究文化。比如说我们为什么骂你这个人不是个东西,我们经常说你这人真不是东西,为什么这么讲,实际上说你不是东西,你就是什么,就是南北。就是在说你这个人就像水和火一样无情无义,它是在讲这个层面。那么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就是一个表层,东方又意味着生发,也就是生,长。中土是化,收,藏。那么就是东方为生发之象,南方为生长,西方为收敛,北方为收藏。先看一下,东方为什么有生发之象,实际上大家看这个东字,这个东(崬)字本身就是一个木,然后中间一个日,太阳从树木中冉冉升起,就是在形容它的逐渐上升的这个状态。那么金(西),在古文里的写法是这样的,大家看像什么,它实际上像一个大鸟立在自己的鸟窝上。那么人类在最初观察西方的时候,观察西方,他首先抓住的是一个象,他抓住一个什么象呢?就说的等到天快黑的时候,鸟都知道归巢了。连天地万物都知道收敛了,都知道回家,都知道该回去了。那么这就是一个收敛的象,所以实际上买卖,在中国买卖东西,实际上在讲的是文化的层面,讲的是非常文化的层面。那么买卖的什么呢?从更深的意义上来讲,就是首先我们买卖的,要么是可以生发的东西,要么是可以收敛的,买卖要么你就买朝阳企业,你做的就是朝阳企业,要么你就是做的可以赚钱的企业,是从这个角度上去讲。然后南方意味着什么呢?南方实际上就意味着散,就是疏布,因为南方为火,是疏布之象,南方就是散,就有点类似于现在企业家做慈善。这是你该散的该花出去的,而且是不应该求任何回报的。就像我们的心脏一样,在这里边的另外一种比方就是,木这边是肝,这边是心,这个是肺,这个是肾,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就是心——疏布,你看心永远在跳,并不是说你睡着了,它就可以停一会儿,它永远在那儿散着,这就是心的象。这是从象的角度理解我们的五脏,那么这个就是肾,就是主收藏。所以这是中国文化的里边,那么中央脾土是什么呢?就是化——生长,化——收藏,那么这个化,这是脾土,土为什么能够化万物呢?什么叫化呢?化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化,就是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那么这是化,这个过程叫做化,而中央脾土就是这个过程。它是要包含在生发、生长、收敛、收藏四象全都有的东西。所以中央脾土自身,它就是一个圆。那么这个解释呢,用什么来解释呢,就是用《易经》的乾卦的上九来解释,就是见群龙无首吉,见群龙无首吉就是它自成一个圆,既有生发又有生长,又有收敛又有收藏,是这个样子的。

那么反过去想,我们把这个东西南北,大家不要以为东西南北这跟中医有什么关系,以后我们讲的所有的课程,都会跟这个图密切相关。以为实际上它是在告诉你,天地就有这个顺序,天就有这个从生发、生长、收敛、收藏,它这个次序不会变的。然后人体也有这个次序,人体也要因循这个次序去生存,那么另外一点,实际上对于天地自然的感悟还包括,比如说我们去感悟一下,比如说你要懂了北京城,实际上你都能够懂得这个图,都能够懂中医的一些理。我们打一个比方,北京的东边有什么门,东边是崇文门,西边是宣武,然后北边是安定门,北边是有两个门,安定门和德胜门。大家想一想,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了,然后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能够解释清楚了。实际上跟我们身体是密切相关的,比如说东边的崇文门,在古代是这个门基本上来讲,因为东方主生发,生发就指的是文化,所以东边这个门,崇文门在过去来讲,就是文官走的路,那么西边的宣武门,因为西边的气,收敛之气就是肃杀之气,那么走的是杀气,所以说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中国不仅骂人讲文化,连杀人都讲文化,就是秋后问斩。就是一定要掌握这个秋后问斩,它绝对不可以,因为在生发的时候,你是不可以动一点点杀心的,如果这时候你动了杀心,你摘下了任何一朵花,你到秋天的时候都会少结一个果。那么理解一下,为什么安定门和德胜门要放在北边,先去理解这个东西南北,大家不要小瞧这个东西南北啊,实际上用现在的风水学来解释一下,也能够清楚,就是说现在大家买房子的人特别多,都比较重视风水,那么大家一定要清楚什么叫风水,风水实际上讲的是什么呢?是说你如果老住在这个地方,那么这个地方它的一些对你的影响是像风和水一样看不见的,但是它会影响你的生活。比如说你老住东边的房子和住西边的房子,时间住久了它慢慢慢慢的会影响你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比如说住东边的房子住久了的话,那么你每天如果看到朝阳升起来,这样你每天都能保持着一种欣欣向荣的这么一种状态。就是说你每天你都能够跟着太阳升起而升起,太阳落山你就早早的休息了,你这样慢慢你就会保持着对人生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但如果你住在西边的房子,你每天都看到日暮西下,这样你对人生会有一种苍凉感,它慢慢的也会影响你的生活,比如说你会比住东边的房子要晚睡一个小时,要晚起一个小时,你的整个生活状态都会发生变化。这就是风水的涵义。那么大家把这个话题留在下一讲,就是说想一想,为什么北边要开两个门,一个安定门一个德胜门,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才能够最安定,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才能够得胜。好,谢谢大家!今天就讲到这里。

原作者:曲黎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