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例讲解对联的隔与不隔

 杏坛归客 2018-01-31

对联


任何一种体裁都有其规则,遵守规则才能玩得合理,玩得舒畅。对联的规则,林林总总,总括起来无非两个字“对”和“联”。前者管形式上的规则——要“对仗”;后者管意义上的规则——要“联”,要和上句有联系。


望坡居士(李景新教授)对第一期《一联诗梦》,提出了指导性建议:“上联出来,对下联的人要考虑与上联意思的和谐,尽量不要东一锄头西一棒。随便拿来一个句子,可能格律上说得过去,但是放到一起作为一副对联看时,就不像了。这一点要十分注意。”说的也就是上下联在遵守“联”的规则上要注意。


究竟怎么来“联”,“联”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什么偏误呢?

中国楹联学会颁布的《联律通则》第六条有这样的规定:“语意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关联,统一于主题。”这就是对“联”的具体要求。在这个要求上,初学者容易犯的偏误就是“隔意”与“合掌”。


我们做一个比方,上下联好比在一个“平面内”、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我们知道,“平行”就一定是在同一个平面内,下联的意境、主题必须在上联确定的“平面内”,不然就是所谓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用个当下网络论坛中的术语就叫做——“隔”;再者,平行线毕竟是两条不同的永不相交、不相连接的直线,下联意思和上联意思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了,那就等于是一条直线了,还怎么是平行线呢?这就叫——“合掌。


“隔”这个概念也许最早是王国维先生提出来的吧,王国维先生的话是这么说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写情如此,方为不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写景如此,方为不隔。”

王先生的这话,只是举例,没有给“隔”下定义,而且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隔”究竟是指什么?


那么姑且按我自己的理解给“隔”下一个定义,“隔”是指在意境之中的景或是情在特定时间里不能相互存在或相互融合从而达不到和谐的情况就是“隔”。这就是我给“隔”下的定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意境之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景物不可能同时在意境中出现而我们却把它写在一起了,这就是隔了,比如上句明明写的“明月照西楼”而下面就写“菊花欺细雨”。这样月月和雨不可能同时存在的情况出现在诗词对联之中就造成“景隔”了,(当然特别的气候除外)。或者情感方面上句还写的心花怒放,下句就写忧愁满面那么就造成“意隔”(情隔)。


至于“隔”则分为两种情况,

一,写景的意境的“隔”与“不隔”;

二,是写意或借景写意的意境的“隔”与“不隔”。

那么我们先讲第一种,写景意境的“隔”与“不隔”,根据上面的定义,就是两种或多种景物能相互依存的或在某特定时间能够同时存在的就是不隔,写景一般是有我之境,有我之境简单地说就是作者在意境之中。我们来看一副对联:

出句:静水横舟凭柳钓

对句:微风斜月任松簪

大家看,上联的意境是无人的孤舟系在柳树下,静静地躺在水面上,多么清雅的一幅画啊。


下联:清风轻抚着月下的松树,那么把这两幅画融合,

就是,天上挂着一轮明月,月下的松柳在微风中轻摇,而柳丝垂落到小舟上,小舟下的水面波光粼粼,还是那么淡雅的一幅画。这就不隔了。那么再看下一副对联:

秋月云端见,

春花风里拾。

这副对联大家看,我们先分析意境,天上的秋月在云端忽隐忽现。那么下联呢,意境是在春天的花园里摘花。

这两幅对联首先春花和秋月是不能同时存在的,也不能融合在一起,除非春月还差不多。这就是隔景。

我们再看一副:

出句,清荷听雨碧波醉

对句,枫叶吻霜霞岭羞


在这副对联中对句的秋霜能和夏天的清荷碧波相互依存吗?不可能啊,也不能同时存在啊。大家可以试试画一幅画,能画出既有荷摇碧波又有霜染枫林的画吗?除非幼儿园的或者是神经病能画出来。

要想在诗词对联里面既想写明月又想写冷雨,那么这中间必须拉长时间,过度好上下的关系。

上面讲的是“隔景”。下面我们讲“隔意”。


隔意就是后面内容的情(志向、品格)和前面的不一样。如果是对联,那么上下联所表达的情(志向、品格)不一样,就不能完美地表达作者的意图,那就是隔意。上面讲的写意是指借景表达作者的情感或品格,写意一般是无我之境,简单地说就是作者跳出意境,在高处立体地看事物。下面我们看一副写意联:

水有青山歌婉转

花无绿叶梦支离


这副对联里面上联意思是,水因为有了山的相伴才唱出动听的歌。

下联,大部分的花如果没有绿叶陪衬就会容易凋谢,就没有希望了。(可以理解为;花因绿叶梦香甜,这样是不是和上联情感一样啊,但是这样的写作手法就和上联合掌了。)用反写的方法避免了合掌而且表达的情感和上联一样,上下联表达的是一个主题,所以是一副比较好的对联。也不会隔意。

再看一副对联:

一管凄凉寒此夜

满怀伤痛瘦残身

这副对联上联是凄凉寂寞的情感,下联也是满怀伤心,所以情感是一致的,基本是一副合格的对联。


再比如;

春花红一瞬

秋菊香三秋

这副是写意联,就是作者不在出句或对句的意境之中,而是跳出来,把这两种事物拿来比较,一贬一扬,上下联表达一样的品格情操,所以写意联这样是不会隔景的,也不隔意。

再如,

分一缕春光入户

带三分萧瑟回家

上联的意思是,希望春天带来好运气给家里增添和煦的气氛,而下联呢?带回来的是失望,颓唐,所以上下联的情感不一致,这样就是隔意了。再如:

春风得意,

寒露浸心。

上联是喜气洋洋,而下联却是悲悲戚戚,这种情况就是隔意,因为上下联的气氛不能融洽。


至于“隔”与“不隔”必须要认真审明前面的意思,后面的要连贯,一脉相承。才能不隔。

一、对联的“隔”与不“隔”。

1.什么是“隔”。

对联论坛中有人把“隔”又叫“隔景”或者“隔意”。“隔景”多指在风景联中上下联描写的景物,时间空间相距甚远。

比如:一个还在春天,另一个却跑到冬天;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美国。例:

雨润飞红春色好

霜白落叶月光寒

上联写的是细雨飞花春意盎然,下联转而描写深秋冷月枯叶寒霜。上下联画面杂乱,而且季节相隔。这种理解有合理的因素,但不完全是“隔”的内涵,我们不能说只要上下联写的景物、时间、空间隔得远就是犯“隔”了,“隔”与“不隔”,本质上应当看其内在的意境和逻辑关系。


上面这幅对联显然意境也是相去甚远的,一个春色盎然,情感欣悦;一个秋色萧索,情感暗淡;整个联究竟要写什么?要构筑什么意境?表达什么感情?两者有何内在联系?都是很难说清的。因此只是“对偶句”,而不是“对联”。

律诗中除了对仗的句子外还有题目、还有与其他句子的照应和概括。但对联只有二句,读此二句你就得让读者明白你写的是什么?情感是什么?意境是怎样!

我们再来看:

春种一颗粟

秋收万斗粮

一春一秋,一种一收,是否隔呢?否。二者是有紧密的因果关系的,讲述有辛勤必有收获的道理。


再比如: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二者描写不同的事物,且在不同的场景,隔吗?两句统一于“不经过历练和磨难,就不可能有所成就”的这一道理中,这就是二者有机的内在的联系纽带。很显然,没有“隔”。

有的对联单拿出来看是“隔”的,如果作者有特定的创作背景或主题,应该交代清楚,不然读者不好理解,交代清楚了,自然就不“隔”了。


比如:

夏居月下听鸣竹

秋伫篱前数落花

——自题

上联夏景,下联秋景,隔景吗?隔意吗?我们要看一看二者有没有内在的、有机联系。

整幅对联是表现作者恬淡,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的,截取了夏秋两季不同的景物,对于自然更替乃至世事沧桑赋予作者的独特感悟。貌似隔景隔意,实则联系紧密。如果这幅对联单独拿出来,不从具体的环境中分析,很可能会得出隔景的观点。


再比如:

千树桃花万年药

半潭秋水一房山

单看无疑也是“隔”了,一个春天,一个秋天。但这是苏州园妙观七星潭阁联,有了特定的背景,统一于“七星潭阁四时美景”这一主题平面内。

因此判断“隔”与“不隔”,关键看上下联是否形象思维和事理逻辑思维上是否保持一致,这个“一致”,也并不一定要意象非得高度的集中在一个时空内。


下面请再看一个论坛联赛的联:

出句 :秋叶动春心,红妆羞试枫思嫁;

对句1:湖光摇夜梦,星火暗怜月问寒。

对句2:锦涛知民意,善策普施国运兴。

对句3:青梅煮陈酒,绿野欢歌地焕新。

对句4:腊梅迎夜雪,白氅轻脱瓣逸飘。

对句5:冬花惊雪魄,玉面笑开梅说亲。(古音)

对句6:寒梅添雅趣, 粉面淡描花想容。

对句7:青丝伤别梦,绿鬓愁凝柳盼归。


上述对句,哪些“隔”,哪些“不隔”呢?

如果仅从意象的时空角度衡量,全部都“隔”了:

1没有确定季节;

2无关风景;

3春夏之交;

456为冬天;

7为春天。

“隔”确且说是“隔意”,出句的意境主题为:作者在秋天观赏到枫树叶逐渐转红后的联想,她(枫叶)是否也像青春少女一样,动了春心想出嫁而羞涩地试穿着红妆?从这个主题意境上看,显然1234意境跑偏了;而567同为拟人手法写儿女情思。因此前四个对句犯“隔”,后三个则不隔。

2.隔与“反对”。

就一副对联而言,一般上下联的联意存在着“并立、对立、顺连”三种方式,反映在对仗上即所谓的“正对、反对、串对”。

A.正对:上下角度不同,意思互补,内容相似或相关。如:春风绿处梅花落,溪水暖时燕子归

B.反对:上下一正一反,意思互衬。对比尖锐分明。如:愿做梅花清傲雪,不学芦苇荡摇风(新声)

C.串对:又名流水对,上下联意思顺连,在语法上形成一个复句,构成顺承、递进、转折、选择、假设、目的、因果等复合关系。如:“常借一弯明月钓,每收满篓彩霞归。”

反对“字面上看,很可能上下联说的不是一个场景或事物,但它依旧统一在一个主题内。


试比较:

1,春花花易老,秋月月长清 

2,秋月云端见,春花风里拾 

这两幅对联景物都是一个春、一个秋,是都隔了呢?还是都没有隔?还是一个隔了一个不隔?

我们来分析:1句是个意境联,用春花作比喻、秋月作反衬,两者统一于”青春易逝的感慨中,显然是副好联;而2句是个纯粹写景联,仅仅描写了两种不相干的季节景色,无病呻吟,就隔得厉害。

义理性的句子,用“反对”比较常见而已。                 

用“隔”的概念来读《笠翁对韵》以及有关的对联启蒙教材, 就发现里面有些句子是隔的。


但那是什么原因呢?那是因为,教材只是为对句需要,让小孩子初步明白大概怎么回事,另一方面其性质又有点像“平水韵字表”,是个材料汇总,但不能说,对联就该那样对。

我不妨来例举:“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这是声律启蒙中的原句,上下句的情绪相反,主旨关联并不大,当是明显的隔。


对诗词境界,又如何判定其“隔”与“不隔”呢?下面对其争论部分进行梳理。王国维认为白石写景之作,虽格韵奇高,然给人的感觉,如“雾里看花”,终隔了一层。对南宋诸家之词,持强烈的否定态度。他这一观点,引发学术界的巨大争议。

唐圭章先生认为“白石天簌人力,两臻绝顶,所写景物,往往遗貌取神,体会入微。而王氏以隔少之,殊为皮象。“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极写扬州乱后凄凉境界,令人感伤,何尝有隔?“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则写云山幽境,万籁俱寂境界。“清苦、商略”皆从形容山容云意体会出来,极细极妙,亦不能谓之隔。

对于王国维先生所说的“隔雾看花之恨”,夏中义先生认为:白石的景物造型确实朦胧,但这朦胧不是因为意气不足而施放的人工烟幕,而实在是有难言的苦衷但又不能不吐,于是就曲折而晦远。

从这些争议中,我们不难看出:对境界的领悟是因人而异的,也就是“隔”与“不隔”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一>从写诗人表现在写作技巧上,所能达到的效果有没有达到“不隔”?作品的内容是有其时、空条件的,其产生如此,其感人的效果亦如此。

<二>从读者的角度看,就是被认为具有不隔效果的作品,是否被生活在另一个时空的人所会感动,恐怕也不好回答。是故,“隔”与“不隔”的说法,似乎应进一步就作品的精神内涵去思考。


朱光潜在“诗的境界是情景的契合”里讲到:物的意蕴深浅与人的性分情趣深浅是成正比的。深人所见于物亦深,浅人所见于物亦浅。同一个世界,呈献给诗人的都是不一样的新鲜而有趣的境界。比如陶潜“悠然见南山”时,杜甫眼前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李白却觉得“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辛弃疾却想到的是“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到了姜夔,却又是另一番景象了,“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一片自然就是一种心情,不同的人,不同的时、空,其感悟是不一样的。所以说,景是各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对读的人来说,因其学识、体悟差别,自然是深人所见亦深,浅人所见亦浅。“隔”与“不隔”就争议很大了。

那么,“不隔”的景、物、情又以何作为标准呢?欧阳修在《六一诗话》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圣俞尝语余曰:“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余曰:“语工者固如是。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何诗为然?”圣俞曰:“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虽然,亦可略道其仿佛。若严维“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则天容时态,融和骀荡,岂不如在目前乎?又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则道路辛苦,岂不见于言外乎?


诗词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