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温,历史上恶名昭彰,家乡砀山人以他为耻辱,极少有人说起他。倒是湖南省汝城县有一朱姓大家族在其家谱上记载是朱诚(朱温父亲)之后,2007年6月曾派7名代表来砀山寻根问祖,最终无果而归。虽则如此,朱温毕竟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继唐而起的五代十国,就是以朱温所建立的后梁王朝为开端。 史料与传说中的朱温 朱温,小名朱三,唐大中六年,即公元852年10月21日,生于砀山县的午沟里。自幼丧父,家境贫寒,母亲王氏便带他和两个哥哥(大哥朱全昱、二哥朱存),在萧县刘崇家当佣工。当时的朱温,饭量特大,体格强健,以雄勇自负。 公元877年,黄巢农民起义军经过砀山,朱温与二哥朱存一起参加起义队伍。不久,朱存战死,朱温继续随黄巢南征北战。他作战勇敢,又有谋略,屡立战功,从担任起义军最基层军官做起,不断得到提升,仅四五年时间,就成为黄巢心爱的大将之一。公元881年1月,黄巢率60万义军攻陷唐朝都城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黄巢派朱温统兵驻屯东渭桥,任命他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不久朱温率兵攻南阳,得胜而归。回师长安时,黄巢亲往灞上迎接。之后,黄巢又令他多次出击,均所向无敌。公元882年2月,黄巢任命他为同州(今陕西大荔)防御史,统兵10万。 黄巢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建立了大齐政权。但这时他犯了一个重大的战略错误,就是没有乘胜追击,彻底消灭唐朝中央政府(唐僖宗逃亡到成都);组织新政府以后,又没有进一步考虑应该实行哪些措施来巩固斗争成果,唐僖宗便发布诏令,号召天下藩镇出兵镇压义军。随着军事斗争形势的发展,义军渐渐由主动变为被动。 公元882年9月,朱温率领的义军遭到唐军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所部的重创,吃了败仗。紧急之下,朱温先后10次向黄巢请求增派援军,但由于黄巢帐下的知右军使孟楷对朱温早有嫉妒之心,乘人之危,故意将朱温的请援书信扣压。朱温等不到援兵,走投无路,一筹莫展,加上义军内部混乱腐败,他的朋友谢瞳等人极力蛊惑,便决定叛变投唐。这时,唐王朝又召来了沙陀(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勇猛好战)贵族、雁门节度使李克用,率领4万骑兵进攻长安。李克用和朱温联手,造成了黄巢起义军的严重危机。 朱温叛变投唐后,唐僖宗喜出望外,赐名“全忠”,任命他为河中行营招讨副使,后又任汴州剌使、宣武节度使,坐镇大梁(今开封)。从此,他就卖力地效忠唐王朝,血腥镇压起义军。当起义军撤退到河南,朱温和李克用对其联合围攻。公元884年,黄巢攻打陈州(今河南淮阳)失败,元气大伤,准备率部退回山东家乡发展,但朱温、李克用和其他唐军咬住不放,紧紧追赶,最后退到泰山狼虎谷(在今山东莱芜县境),再无路可走,黄巢自刎而死。轰轰烈烈持续11年之久的黄巢农民大起义至此彻底失败。 |
|
来自: bbzbwzsc > 《蚌埠周边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