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头条

 fengyingyiran 2018-01-31
层次越高的人,越喜欢独处,提升自己的格局。

①独处是一种能力。

美国哲学家梭罗,曾经远离尘嚣、只身一人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

两年时间,梭罗自耕自食、自始至终都独自一人。

后来有人问他:“你一个人住在那一定很孤独,很想见人吧,特别是在风雪天里。”

梭罗回答:“我觉得经常独处使人身心健康。与人为伴,即使是与最优秀的人相处也会使人厌倦。”

人们常常误解了“独处”与“孤独”的界限,因此将独处与孤立无援、寂寞无助的状态混为一谈。

与自己相处是一种能力,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备。

拥有独处的能力,是一个人情感成熟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一个人想要找到好的生活状态,并不依赖于他人的成全。

②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很喜欢独处。

他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跑步也好,写文章也罢,都不感到无聊。

和与人一起做事相比,他更喜欢一个人默不作声地读书或全神贯注地听音乐。

只需一个人做的事情,他可以想出许多来。

他每天清晨五点起床、晚上十点之前就寝,过着简素又规律的生活。

这种生活看似孤独,他却乐在其中,并高效率地写完了无数名作。

《安顿一个人的时光》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生活,可以是平淡、乏味、停滞不前,也可以是一场充实、美妙、精彩纷呈的冒险。

有时候,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利用独处的时间为自己增值,才能把生活的点滴过成诗。

真正拉开你与他人差距的,有时候恰恰就是独处的时光。

③独处,是敢在爱里孤独。

婚后的刘若英写了一本书,叫《我敢在你怀里孤独》。她写到自己的婚姻:

有时候拍戏时,我们经常半个月不见面,没必要天天黏在一起。

我们夫妻俩一起出门,去不同的电影院,看不同的电影。

两人一起回家,进家门后一个往左,一个往右,因为两人有独立的卧室和书房。

她说,人的一生,不是在争取自己的空间,就是在适应别人的空间。

独处是将自己无限放大,相处则是尽可能地缩小,去适应别人空出来的位置。

而恋人间最好的状态就是“窝在爱人怀里孤独”。

我见过很多女生,习惯将自己的安全感都寄托在另一半身上,在爱里患得患失、失去自我。

但就像《千与千寻》中所说:“人生就像一班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

敢于在爱里孤独,是一种保持独立的人格和心态,不在爱中迷失的生活方式。

世界太过喧嚣嘈杂,急于合群从众的人往往容易迷失。

而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无非是既能享受得了繁华,也能安顿一个人的时光。

在这些时光里,愿我们终将与孤独握手言和,重新拥有对抗未知的勇气。

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也很好。

共勉。

——小椰子专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