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蓝筹全线井喷,我却守着创业板赚了50%!这是2017年我的投资故事

 老三的休闲书屋 2018-01-31

#2017我的投资故事#

茅台、恒瑞、格力……

在“漂亮50”飞舞的2017年,我居然在创业板上赚到了钱,而且两只都赚了50%。

我并不是排斥蓝筹,而是内心对成长有极度的渴望,严格意义上来说,成长也是价值投资的一部分,它投资的上市公司未来的价值,而不是股价低于净资产的“硬价值”。

2017年,我买了两只股票,也踩了一个雷。这两只股票都是创业板公司,一个是泰格医药(300347),一个是最近涨幅比较大的蓝晓科技(300487),踩雷也是小股票——国轩高科(002074),因为没有及时止损,现在已经亏损了20%,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在能力圈内投资成功概率大

泰格医药其实我很早就在跟踪了,虽然2015、2016年公司业绩很糟糕,净利润同比增速降低至24%、-10%,但是我对比了行业标杆美国的昆泰(NYSE:Q)、查尔斯河实验室(NYSE:CRL)之后,觉得临床CRO这个行业应该有很大成长空间。2016年公司业绩差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口服固体制剂药物一致性评价2015年就发布了,但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推进缓慢,导致公司净利润负增长;其二是,泰格医药所签BE单子都是前几年签订的,尽管生物等效性(BE)评价在不断地涨价,已经涨到了每单300万,可是已经签订的单子却不能涨价,导致了整体毛利润率不高。

转机出现在2017年中报,我发现在2017年中期公司消化了前期订单,毛利润率有明显提升,提升了5个点。而且5月份CFDA对于创新药的审批政策和一致性评价的临床备案政策都有很明显放宽松迹象,所以在8月份就开始试探性地建仓。事实上,泰格医药的业绩2017年中期和三季报增长都有明显提升,主营利润同比增长78.71%、112.23%,环比增长则为28.66%、30.55%,说明公司内生性增长在恢复(见表)。

蓝筹全线井喷,我却守着创业板赚了50%!这是2017年我的投资故事

建仓后,泰格医药股价还持续下跌,但是我也在持续买入,大约成本价格是26块多。当然了,泰格医药并不是2017年热门股票,只是一个业务困境反转的公司。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我只是把思考的过程写出来,与诸位共享。至于发现蓝晓科技,并实现5个涨停板,那纯粹是偶然。

当时,一个私募股权基金的朋友托我介绍项目,刚好那个项目是做可分离吸附树脂的,主要应用于生物医药的提纯。我去做尽调的时候,听公司高管讲到了蓝晓科技,而且对蓝晓科技的评价非常高。既然竞争对手都说这家上市公司不错,我回到北京后,就跟高分子材料的一位朋友仔细研究了蓝晓科技,并请教了上海一位比较资深的树脂专家。大家的结论都比较正面,而且那时候从蓝晓科技的量价关系上可以看出,有明显资金进入的迹象,每个交易日的换手都很活跃。

不过,我还是对蓝晓有疑虑,一个是因为估值,30多倍市盈率;一个是因为体量太小,其实西安蓝晓并不是专用树脂行业的龙头老大,只不过其他树脂公司都还没有IPO上市。在这两年中国经济潜在回报率走低的背景下,体量太小的公司经不住去杠杆的折腾。所以我只买了不到10%的仓位,而对于熟悉的医药股买了20%的仓位。

我并没有买蓝筹股,因为2017年上半年我一直忙着IPO报备前的资料准备,没有时间去看A股市场,等到暑假的时候一看,蓝筹都涨到天上去了,茅台居然都给了近30倍的市盈率,恒瑞也贵的要死。只能看看有没有便宜的小股票了。我做投资向来不看是哪个板,大股票也好,小股票也罢,都必须要有成长性。2015年我写过一本书《安静投资——股票投资最重要的7件事》,在扉页上我就写道“宁舍估值,不舍成长。”

一脚踩了个大地雷

作为高成长股爱好者,我更看重未来的现金流。当然,我也在小股票上踩了雷。2017年最失败的投资是国轩高科了。其实我在药企工作,是不懂锂电池的,但是我隐隐约约觉得锂电池新能源车应该是未来的大风口。记得当时买了尤夫股份(002427),买完之后发现尤夫股份做的是18600电池,而特斯拉新发布的都已经是21700电池了,而且一些上市公司也在布局21700电池。再想到18600电池散热问题解决不了,就把尤夫股份平价清仓了,买了国轩高科。

那天买入特别匆忙,因为第二天要出差。买入理由也特别搞笑,因为配股价是13.69元,与当时股价折让了55%!作为在资本市场待了10年的老司机,我居然忘记了配股是要除权的,觉得13.69元这个价格特别合适,所以就先买了1000股。出差回来后细细研究了锂电池行业,天呢!简直就是光伏行业的翻版——上游公司,比如锂等金属价格在上涨,而对下游整车企业又转嫁不了成本,还拖欠账款,况且国家的补贴政策又在退坡。真是个难熬的行业,而命苦的行业里出不了大公司,因为竞争已经是红海了。

唯有整合,比如说比亚迪、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沃玛特等整合同行业,提高产业集中度。更可悲的是,我认识到了这一点,却迟迟没有采取行动,止损不够及时,导致现在还亏损18%。这是一个很失败的案例。

2017年还买过一些其他股票,比如说太极集团、天士力等,这些都是在我的能力圈之内,还买了一些手机产业链上的公司,因为家里有人在卡在这个产业链上,对它比较了解,也敢于在下跌的时候重仓买入。

蓝筹全线井喷,我却守着创业板赚了50%!这是2017年我的投资故事

这就是我的2017投资故事,其实也没有什么故事,只有思考和坚守。

前8年我一直在二级市场做,也曾经追涨杀跌,也只看图说话。现在公司教会了我独立思考,非常感谢这两年在拟上市公司的工作经验,让我知道了如何分析公司基本面,如何看待公司的生意,如何判断公司灵魂人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