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淡无奇的街角 突然出现了一道彩虹 ▼ 你若是路过 也忍不住想进去看看吧? ▼ 其实,这是一家书店 还是名声响当当的“钟书阁” 没错,就是刷爆朋友圈 被媒体评为“最美书店”的那一家 这次,由首家门店设计师再次操刀 将地址选在了苏州城 与实体书店界的前辈大佬“诚品书店”仅一湖相隔 它究竟有什么底气来与之对阵呢? PART A 彩虹下的书店,颠覆你的观念! 既然能被誉为“最美书店” 那外观一定是美的 透明玻璃外墙上的名言警句花纹 可以说是钟书阁的标志了 ▼ 喏,这就是整体布局 四个主要功能区分工明确又循序渐进 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屋子 越走越觉得里面别有洞天 像寻宝一样 ▼ 书店入口处是一座用玻璃砖和镜子 打造的“水晶圣殿” 当季新书被放置在透明的亚克力隔板上 是不是像博物馆里的工艺品? ▼ 远远望去 一本本新书仿若漂浮在空中 发着光,引着你去一探究竟 ▼ 穿过圣洁的水晶圣殿 后面是一片幽深的山洞 ▼ 但山洞一点也不漆黑吓人 一束束垂下的光导纤维 像是萤火虫发出的光 圆了无数少女梦 ▼ 钻出山洞,眼前豁然开朗 一大片彩虹铺展在眼前,近的仿佛触手可及 简直是桃花源的2.0彩虹加强版 ▼ 倾泻而下的彩虹落到地面 自然地形成屏风 划分出了各种规格的阅读区和图书细分区 ▼ 你可以选择一个人安静看书的阅读角 ▼ 也可以在开放区和朋友一起交谈聊天 ▼ 书架、台阶与彩虹屏风共同创造出 山谷、激流、浅滩、岛屿和绿洲等景象 就像是把一副烟雨江南的水墨画给3D打印了出来 ▼ 在这样的地方看书,心情也会变好吧 ▼ “彩虹”是由穿孔铝板制成 据悉是弃用亚克力板后的权宜之计 没想到铝板失去了视觉上金属应有的质感 叠在一起像是多层次的面纱 缥缈又虚幻 带来朦胧的视觉效果 真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 设计师对色彩的控制可谓相当精确 ▼ 走到钟书阁的尽头 一座白色椭球型城堡浮现出来 名唤“童心城堡” ▼ 在这个半透明的迷你世界里 充满了等待被发现的惊喜 ▼ 孩子们可以在星空下安静读书 大人们也能到这儿重拾童心 ▼ PART B 可以拿来“吃”的情怀 钟书阁“阁主”金浩 大家都喜欢叫他“金老师” 因为他不仅是师范科班出身 还曾做过15年的语文老师和6年的校长 ▼ 文人的情怀体现在许多方面 “钟书”是他女儿的名字 给书店取名“钟书阁” 寓意他把书店看做自己的第二个孩子 ▼ “因材施教”的理念也落实到了设计上 钟书阁每家分店的设计都结合了当地的文化元素 呈现出的是一个城市的小小缩影 如“森林”主题的杭州分店 空灵的气质符合杭州“绿色之城”的特点 ▼ 扬州店融入了古城的桥梁和街景文化 走过环形的书墙,犹如在拱桥下穿行 ▼ 成都店是满满的 “梯田、古城墙、竹林、熊猫”等蜀地元素 ▼ 上海芮欧店的斑马线象征着魔都的繁华 体现了“混凝土空间”的概念 ▼ PART C “网红”书店下的质疑 社交网络美图刷屏,书店犹如景点一般人潮拥挤 这些现象也让钟书阁饱受争议 ▼ 很多人认为“钟书阁失去了书店该有的样子” 一个书店不应做那么出格、大胆、博人眼球的设计 让书反而成了配角 未免有些形式大于内容 本末倒置了 对此,设计师俞挺给出了他的解释 他认为书店是为所有人设计的 甚至是为那些不爱看书的人设计的 他们无意路过,被书店的设计所吸引 然后走了进来,买了两本书 这是他希望看到的 ▼ 想想我们有多久没去实体店买过书了? 图书“论斤卖”背后是人们对文化的淡漠 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 传统书店的经营模式难以存活 唯有转型才能找到生路 而走“颜值”路线的钟书阁的确做到了将人吸引进来 引进来之后呢 下一步要做的 是把人给“留下来” |
|
来自: 真友书屋 > 《阅读 藏书 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