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立下一家规,让后世子孙很无奈,却帮了现代化学家一个大忙

 林小霖 2018-01-31

原标题:朱元璋立下一家规,让后世子孙很无奈,却帮了现代化学家一个大忙

名字有时候代表的就是一个人的颜面,所以在中国古代,人们给后人取名字都非常讲究。远的不说,就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曾改过名字。朱元璋以前叫朱重八,后来觉得名字不霸气,就改名为朱元璋。然而朱元璋在称帝以后,在给后人取名字上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朱元璋一生一共有26个儿子,为了方便区分每个儿子的后人,他给每个儿子都安排了一个辈分表。这样以后根据名字,就知道这个人是朱元璋那个儿子的后人。比如太子朱标家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燕王朱棣家: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等。

朱元璋规定完名字的中间字以后,又想到了一个奇葩的规矩。那就是从孙子辈开始,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必须带一个关于五行的偏旁。五行的顺序是金木水火土,后代就按照这个顺序排。因为朱元璋知道五行相生的原理,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这样给后人取名字就有一种很好的寓意,看来朱元璋确实在这方面下功夫了。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死后,朱棣灭了朱允炆,老朱家的江山从此归到朱棣这一脉了。朱棣后人也是严格按照朱元璋定下的规矩起名的。比如朱棣死后,朱高炽继位,朱高炽的名字中间是高字,最后是火字旁。朱高炽死后朱瞻基继位,朱瞻基的名字中间是瞻字,最后是土字旁,符合朱元璋定的金木水火土原则。

这个起名规矩是好的,但是让人预料不到的是,朱元璋后人的生育能力太强了。等到万历时期,老朱家的后人已达到八万人,皇子皇孙起名字又要避开先人的名讳,也不能和同辈重名,这要从汉字中找带五行偏旁的生僻字就非常难找了。最后实在没办法,他们就开始自己造字,比如后来的封丘王朱同铬,瑞金王——朱在钠等。

一晃时间到了1869年,中国的化学家徐寿想要把俄国科学家的元素周期表介绍到中国,可是面对一百多种生僻的元素符号,想要翻译成汉文非常不容易。后来在一个意外的机会下,他得到了一本朱家家谱,他发现这本家谱和很多金属矿物名字都有关,于是徐寿从这本家谱中选出几十个与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符号所表达意思相同的字,直接拿来借用。后来他又根据汉字的组合规律和元素符号的性质进行了创新,造出了形象逼真的汉字来取代相对应的元素符号,终于解决了这一大难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