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位明朝刑部尚书留给后人的“传家宝”

 Purefact 2016-04-12
       在重庆市荣昌区万灵镇有个“尚书村”。这个尚书真有其人,他就是明代嘉靖年间的刑部尚书喻茂坚。

  喻茂坚(1474-1566),字月梧,号心庵,正德六年(1511年)中进士,授安徽铜陵知县,后历任浙江临海知县、福建道监察御使、陕西巡按、大理寺卿、刑部侍郎等职,官至刑部尚书。为官期间,清正廉洁,秉公执法,被赞誉为“天下清官”。

  值得一提的是,喻茂坚与明史上的两个名人还有匪浅的交集。

喻茂坚与王阳明
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在江西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有扭转乾坤之功,但由于明武宗受周围宦官们的欺蔽,王阳明有功而无赏。喻茂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专门上疏奏明王阳明的功绩,最后促使王阳明得到公正奖赏,被封为“新建伯”。这体现出喻茂坚不畏人言、刚正不阿、伸张正义的为官品质。
喻茂坚与杨慎
        喻茂坚与著名才子、明朝状元杨慎(就是写那个“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杨慎)更是缘分颇深,两人同榜考中进士。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杨慎经过重庆荣昌时,还特地找喻茂坚叙旧,并且写了三副对联给他,对喻茂坚的欣赏赞誉溢于言表。其中一联如下:

  父子祖孙家庆真符重庆;

  科名鼎盛世昌允合荣昌。

  不仅巧妙地把重庆、荣昌地名镶嵌其中,更表达了对喻茂坚家风的钦敬之情。
        的确,喻茂坚治家有道。在他91岁高龄的时候,他的子孙辈中已经有18个人考取了举人以上的功名。在明清近五百年间,荣昌喻氏一族更是有322人取得功名,其中高中进士的多达27人。
  喻氏一族的兴盛得益于其先祖喻茂坚流传下来的一套忠孝传家、惟读惟耕的优良家风。

耕读之风
  智者发愤读书,力者日不辍劳。

  据《大明一统志·喻茂坚传》记载,喻茂坚细心留察历朝历代的世家大族,发现祖辈远离权力中心之后,家族往往兴衰迥异。究其原因,凡后世有继者,子孙必为读书之人,而后世衰败者,则子嗣均无诗书之能。

  为此,喻茂坚高度重视读书。他致仕还乡后,在乡邻的资助下,在荣昌濑溪河畔创建了一所书院,“以诗书课后生”,教导族人和乡邻的孩子。书院取名为“尔雅书院”,“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尔雅”意指接近、符合规范。喻茂坚以此命名,希望族人能通过耕读修身立德,端正品行。
  尔雅书院落成之时,喻茂坚亲手为书院题写对联:

  衍祖宗一脉真传,克忠克孝;

  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

  在肯定读书重要性的同时,喻茂坚也很重视农事,他同样用一副对联来告诫自己的子孙要对天地保持敬畏,不能忘本:

  事五尺天而天知,存方寸地而地知,为人父母无愧;

  领千钟粟以粟养,读万卷书以书养,在我子孙自修。

  作为一个传统士大夫,喻茂坚认为,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同时唯有身体力行,亲莅垄亩,方能悟稼穑之艰辛,而不至于因端坐庙堂而导致施政乖错无方,最终殃及百姓。

  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真可谓两全其美。

重规立矩
  喻茂坚任职刑部期间,办案公正,不徇私情,在当时就有“汉庭老吏、当代法家”的美誉。此外他还曾主持修订明代大法典《问刑条例》。这部法典很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

  明代的根本大法《大明律》制定以后被设定为常法,不能改。不能改就有一个问题,法律条文是死的而社会生活是变化的,那么出现新的情况怎么办?于是后面只能通过颁布“令”、颁布“例”——就是条例这种形式来加以变通。时间一长,“令”和“例”就多了,同样一件事情有可能有三五种“例”进行规定,有些“例”规定得重,有些“例”规定得轻,司法实践就不统一,这是个大问题。经过喻茂坚的不懈努力,重新修订了《问刑条例》,促进了司法实践的统一。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冬,喻茂坚辞官还乡时,这位当官38载,位列七卿的刑部尚书,竟“囊无百金”,行囊中最重要的就是一部《问刑条例》。归乡后,喻茂坚继续潜心研究法典,同时也把自己的法学思想润物无声地传授给喻氏子弟。

  喻氏子孙也没有辜负先祖教诲,严明规矩,遵守法纪,本本分分做事做人,并且把喻茂坚的法学思想融入喻氏家规家训,让后世子孙代代相传:
严规矩

  幼年子弟,各宜教训。易诱以声色,复难规于正道。为父兄者宜早开导,不可使之奸盗邪淫,误入迷途。
  ——摘自《喻氏族谱·家规家训》

  【译文】
  对于年纪幼小的子弟,各家应该加强教育。他们容易被荒嬉娱乐之事所引诱,(如果被诱惑)再想规劝他们入正道就难了。作为父兄的应该尽早开导他们,不可让其奸淫盗窃、作奸犯科,误入歧途。

遵法纪

  毋习伪以欺,毋好讼以胥戕,毋侮国宪典以自罹于辟,毋淫于货财以虐细民,毋游手好闲,毋攘窃。
  ——摘自《喻氏族谱·家规家训》

  【译文】
  不要养成狡诈诓骗习气,不要热衷打官司、得理不饶人,不要违反法律法规而受到法律的制裁,不要贪图钱财盘剥百姓,不要游手好闲,不要抢窃他人财物。

忠孝相传
若有志上进,须以忠君爱国为念,方不负先人数代忠贞。
  ——摘自《喻氏族谱·家规家训》

  【译文】
  若有志做官、成就一番事业,须树立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信念,才不至于背弃先辈数代的忠诚坚贞。
喻氏子孙秉承先祖喻茂坚忠君爱国的思想,同样为官忠烈清廉,刚正不阿。喻茂坚的曾孙喻思恂在任山西道御史,奉差巡漕期间,受到权奸宦官魏忠贤勒索,他派人向喻思恂索贿说只要肯委身于他并给他贿赂,即可担任八抬大轿的高官。谁知喻思恂一听此言,立马切齿道“宁断吾首,不可曲志以事之”,之后还以《劾权珰魏忠贤疏》上奏魏忠贤的罪行。而后来参与审理魏忠贤一案的主审官也是喻茂坚的曾孙——喻思慥。

  以孝顺父母为先,若有继母,更宜竭诚孝敬,不可悖逆妄为。如有犯者,视其轻重责惩不贷。
  ——摘自《喻氏族谱·家规家训》

  【译文】
  以孝顺父母为先,如果有继母,更应该尽心孝敬,不可违背正道、胡作非为。如果有违反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处罚,不得宽恕。

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子以孝著称,是“二十四孝”之一,歌曰:“曾参至孝,母子连心”。在喻茂坚后裔中也有一位孝子,被誉为“喻氏曾参”,他就是上面讲到的喻思恂的儿子喻琦庆。据记载,在喻琦庆十几岁的时候,他的祖父生病了,喻琦庆便每天早晚伺候祖父饮食。祖父有两次病重,他十分着急,忙前忙后,夜夜侍奉在侧。他的孝道事迹传遍乡里,众人皆称赞其为孝子。祖父病好之后,族人特意将刻有“纯孝”二字的银牌匾悬于家庙,用以昭示后人传承,各级官府也送来“喻氏曾参”的褒奖匾额。

  五百年岁月匆匆走过,由喻茂坚建立的“尔雅书院”,至今仍伫立在重庆荣昌区的万灵古镇。时有学习国学的孩子来到这里读书习字,寻找历史深处的中华民族优良家风传统。朗朗的书声伴着濑溪河潺潺的流水,轻轻地传扬开去。(王平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