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朱文立,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程师,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理事,中国汝瓷技艺破解者,科学技术最高奖项“联合国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汝瓷烧制技艺传承人。被国内外众多媒体誉为“中国瓷神”、“汝瓷的传人”,被日本专家誉为“青瓷第一人”。 态度圈层 匠心·传承 态度宣言 传承汝瓷文化,为社会负责,为历史负责。 中国古代陶瓷技艺创造了无数的经典,而创烧于北宋晚期的汝瓷被视为中国瓷器烧制技艺的巅峰。然而,汝瓷从开创到其第一次走上巅峰的时间只有短短的20年。它就像中国制瓷历史里一朵凄艳的昙花,短短一现却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800多年来,陶瓷工匠们都在苦苦地寻觅着,试图仿制重现。朱文立便是其中的一员。 他与汝瓷的缘分 冥冥之中天注定 60年代,高中毕业的朱文立,原本是要按照正常的人生轨迹,参加高考上大学。然而,一场革命改变了朱文立的命运,也让他冥冥之中与汝瓷结缘。 当时,未能参加高考的朱文立决定去当兵。人如其名,朱文立似乎注定“以文立身”。1969年,他被任命为某部队文书。朱文立说,当时在部队,他已经被确定提拔干部了。可是,一次体检,由于身体原因让他与军官擦肩而过。 后来,1975年,朱文立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乡,被安排到汝州市汝瓷二厂工作。 朱文立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且对化学很有兴趣,因此被安排进行汝瓷的研究与开发。从此,朱文立带着对复烧汝瓷的执着信仰,呕心沥血,从没停止过寻找。 追寻天青色 他让绝迹800年的珍品重现 复烧汝瓷是对后世陶瓷工匠们的终极挑战。 2016年,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栏目组赴汝州对汝瓷传承大师朱文立进行为期一周的采访拍摄。节目解说,大国工匠朱文立从制瓷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刻骨钻研系统学习汝瓷烧制技艺,经常到国内多个地方学习深造。他并不满足于单独一种釉色本身的研制,而是像一位专家,精心研究、记录。 汝瓷烧制过程分为十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瓷器釉色都有变化。在烧制的几个小时里,朱文立都守在窑边,观察火照和温度,而整个过程的掌控依据靠的就是经验的体悟。朱文立说,那时候还并不能完全参透瓷窑变。 与其它瓷器不同的是,汝瓷在停火之后,其釉色会随温度的逐步降低而在半小时内发生不断变化,直到最后一刻,工匠才能确认它是否可以变成汝瓷独有的天青色。 朱文立烧了一窑又一窑。终于,在1987年成功研制了汝窑天青釉。第二年,1988年6月通过国家轻工部的鉴定,填补了我国“汝窑”这项空白,使断代人百年的汝官瓷再现于世,并载入《1992年中国技术成果大全》。自此,世间解开了汝窑的神秘,多了一道天青色的柔光。 然而,在接下来的烧制中,出窑的汝瓷有几十万件,但是能真正呈现完美天青色的汝瓷仅有几十件。 古稀老人心中有个无法安放的执念 挑剔的工匠从不自欺,更不会欺世盗名。不合格的瓷器,全被朱文立砸碎在院子里了。那么,怎么才能找到保证每一窑都能成功的古法呢? 朱文立在接受央视《大国工匠》栏目的采访时说,经过长期摸索和大量的对比研究,他得出了一个结论: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出在配釉上。但汝瓷的釉料配方早已经失传了。 朱文立认为,汝州是汝瓷的唯一产地,交通不便的古代窑场都是就地取料。那么,汝瓷釉料所用的矿石只会在汝州的山里。从产生这个念头开始,朱文立每隔三天都会进一趟山,寻寻觅觅,敲敲打打。 近40个春秋,朱文立跑了周边无数个地方,走遍了汝州的每一座山,但是还是没有找到那个失落了800年的答案。 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朱文立越来越有一种紧迫感。如果最终没有找到釉色配方,他希望后人能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去寻找。 来源: 网易河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