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越自卫还击战期间,中国军队的野战饮食究竟如何?

 小说故事收藏馆 2018-01-31

对越自卫还击战期间,中国军队的野战饮食究竟如何?官兵们能不能吃饱、吃好?本图集为大家解读。

先说饮水问题。以解放军某部为例,进入云南后,部队饮水以井水、山泉水为主。

每住一地都进行了水源卫生侦察,并做了掏井等水源卫生清理工作,并在水井旁加设岗哨进行防护。在境外则沿作战路线选用水源,多为河溪、山泉水。

据调查,由于地处亚热带丛林,部队在作战期间,每人每天饮水量为3至5升,有的甚至多达7至8升。境外水源虽然充足,却不能满足部队需要。

我方阵地多数缺水,有时看得见水源,甚至能听见流水声,但由于敌人封锁而很难取用。

如在孟康某高地作战中,部队因无法下山取水,指战员2天滴水未沾。

鉴于不少水源在战时遭人为破坏或污染,部队采取了4种应对方法:1、主要选用流动的山泉水,饮用前加69-1净水片;2、阵地巩固阶段多喝开水;

3、对水源时段进行卫生清理;4、在做好武装掩护的前提下隐蔽取水。

境外作战期间,部队主食为大米、压缩干粮、饼干、炒面疙瘩,副食为猪肉和蔬菜罐头、干菜、腌肉、咸菜等,

因地形复杂运输困难,蛋类、番茄、青菜和水果只能偶尔供给。

猫耳洞里的聚餐。

战前部队携带的食品较为丰富,但出于前期追歼战的轻装需要,多数官兵将食品沿途丢掉。

由于越军后勤补给很差,我军在战斗结束后,很难从所占阵地上搞到食品,特别是新鲜蔬菜比较匮乏,部队暂时“断顿”的情况也不少见。

需要说明的是,在当时极端艰险的环境下,后勤部门为保障一线作战,可谓尽了最大努力。

而且在实际战斗中,武器弹药的补给肯定要优先于食品。

根据对6个步兵连队的营养情况调查,我军每人每天摄取热量为3567至4858卡,蛋白质98至128克,脂肪92至178克,基本上能够满足战时需求。

鉴于多数部队因蔬菜供应困难、食品调配不当导致维生素摄取不足的状况,后勤部门迅速筹措了大量维生素胶丸,数量可达每人30粒之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

尽管存在各种困难,但中国军队在饮食保障、营养摄入等方面还是要远超对手。

相比而言,越军的卫生和饮食条件就差太多了。据当时越南军方资料显示,80年代末,越军步兵每人每天摄入2300至2400卡热量,仅相当于我军的47%至64%

驻中越前线的越军条件更差,每人每天只能吃到170克蔬菜,粮食更是难以果腹,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尽管存在各种困难,但中国军队在饮食保障、营养摄入等方面还是要远超对手。图为面黄肌瘦的战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