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糖达到多少才是糖尿病?

 春天书屋 2018-01-31

对于糖尿病的诊断,我国目前是以静脉血血糖的检测值为标准的,并且据血糖值及特殊人群的不同而制定:

血糖正常值

  • 空腹血糖:3.9-6.1mmol/L

  • 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

糖耐量异常(糖尿病前期)

  • 空腹血糖:≥6.0mmol/L而≤7.0mmol/L

  • 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11.1mmol/L

糖尿病诊断

  • 空腹血糖:≥7.0mmol/L

  • 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6.5%

特别提醒:

  • 上述标准中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两者是或者的关系,也就是只要其中任何一个达到诊断标准,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 在我国糖化血红蛋白不作为糖尿病诊断的依据,因其反应的是近三个月内血糖的平均水平,当有高血糖与低血糖交替发生时,糖化血红蛋白可表现为正常水平。

对于妊娠期的女性,由于处在特殊生理时期,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

  • 空腹及餐前30分钟≥5.3mmol/L;餐后2小时及夜间≥6.7mmol/L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指尖血不能作为糖尿病诊断,确诊糖尿病一般应通过糖耐量试验来确诊,同时进行胰岛素释放试验,更有利于对糖尿病病情轻重作出判断,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希望回答能帮到您,点击关注天天听健康,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如果有糖尿病的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且化验指标达到下面任何一项即可诊断。

1、 空腹血糖≥7.0mmol/L。

空腹血糖是指在8~10小时以上没有能量摄入时检测的血糖值。空腹血糖是筛查糖尿病的最常见检查方式,但空腹血糖正常不代表就没有糖尿病了。


2、 随机血糖或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

随机血糖是指不考虑个体前一餐进餐的时间,随时检测所得的血糖值;糖耐量试验是成人服75克葡萄糖或100g主食后2小时检测的血糖值。

3、 糖化血红蛋白≥6.5%。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值,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已将糖化血红蛋白纳入糖尿病诊断标准,但是由于我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不统一等因素,目前我国尚未采用该指标作为诊断标准。您化验的糖化血糖6.2还不够糖尿病标准。

实际中很多朋友的血糖值还不够糖尿病的标准,但是也不在正常范围之内,就像提这个问题的朋友的血糖情况,一般见于空腹血糖升高和/或餐后血糖升高但不够糖尿病标准的情况。

1、 空腹血糖受损(IFG)

正常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是3.9~6.1mmol/L,如果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糖耐量实验两小时血糖≤7.8 mmol/L,就叫做空腹血糖受损(IFG)。您所说的空腹血糖6.33mmol/l就属于空腹血糖受损。

2、 糖耐量减低(IGT)

如果空腹血糖<6.1 mmol/L,OGTT两小时在7.8~11.1mmol/L之间,就叫做糖耐量低减(IGT)。楼主的餐后血糖7.o6尚在正常范围之内。

总之,空腹血糖6.33mmol/l的空腹血糖受损情况,虽然还不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也是糖尿病前期,仍然需要严格控制饮食+运动锻炼,定期监测血糖。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如果不进行生活方式或药物干预,每年大约会有10%的人会变成真正的糖尿病患者。

对于您这种情况,建议:

1、控制饮食。综合平衡饮食,强调消耗高营养,高质量的食物,减少高热量,营养不良的食物,特别是含糖饮料。

2、每天至少参加60分钟的中度至剧烈运动(至少每周3天进行力量训练),并减少久坐的不良生活方式。

3、控制体重,如果超重或肥胖的话要控制体重BMI在24以内。

4、检查血脂、血压,如有升高同时控制。

5、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1、在诊断的定义上,空腹血糖是指从睡前到第二天早上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任何食物(除了水以外)而测的血糖值。

2、前一晚上有

高糖饮食、剧烈运动、病理状态(比如:感染、发烧)、情绪激动(比如:哭闹、睡眠中突然被吵醒)、天气寒冷等都有可能引起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而导致血糖暂时性的升高。

排除上述所说的各种影响因素,在空腹状态下,到医院进行静脉抽血,检查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如果检查结果显示: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就能诊断糖尿病。目前国内还没有用糖化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

具体OGTT范围如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