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人驾驶汽车2018年量产?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BBSBIAN 2018-01-31


来源:引石安评INSComment,作者:引石老王



【导读】抛开目前无人驾驶的技术的成熟度问题,无人驾驶车要实现真正量产,至少还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无人驾驶车量产时间表提前到2018年。在百度无人车公试后,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在百度世界大会上的演讲中再次提及。单从无人驾驶的技术来看,2018年要实现量产,理论上是存在可能性的。但是,无人驾驶车要真正进入社会,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量产,引石老王认为至少还需要3-5年的时间。


抛开目前无人驾驶的技术的成熟度问题,引石老王认为无人驾驶车要实现真正量产,至少还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是无人驾驶技术的成本问题。


引石老王上面说到,百度无人驾驶汽车的公试,可见无人驾驶技术已经完全不存在问题了。无人驾驶技术主要包括中央处理系统、激光雷达,以及地图构建,由这三部分技术携手实现无人驾驶车的行驶。


其中,这三部分中成本最高的是激光雷达的成本,激光雷达主要是实现对行驶车辆周围物体的探测,该技术的精准可避免无人驾驶车与外界的碰撞风险。目前激光雷达核心技术完全掌握在国外公司手里,很多无人驾驶汽车巨头公司使用的都是这类设备。



目前激光雷达可以说是价格昂贵,这一点除了技术门槛高之外,与行业发展成熟度比较低也有关。据引石老王的了解,百度无人驾驶车使用的是VelodyneLiDAR 64线激光雷达,据说它价值要70万元。可想而知,这样的成本制造出的车一定会价格不菲,这对目前市场来讲将是一个挑战。当然,随着技术发展和行业配套的成熟,激光雷达的价格一定会下降,这也是大势所趋。


其次是无人驾驶汽车出行引发的相关立法问题。


无人驾驶汽车上路后,除非是在某个固定区域(比如游乐园、旅游景点等),否则,就会面临与有人驾驶的车辆一样行驶。那么由此引发的问题将会很多,比如无人驾驶汽车碰撞行人或其他车辆的损失有谁来负责、无人驾驶如何年检、无人驾驶交通违章如何处理等等。



无人驾驶车的出行将涉及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的建立。这一点并不是马上可以实现的,它将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引石老王认为2018年量产也仅仅表达了百度推进无人驾驶的一种积极的态度。


最后一点,无人驾驶汽车将面临人工智能应用劫持的安全问题,如何杜绝黑客的应用劫持将是无人驾驶车辆进入人们生活的核心问题。


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是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标志,同时对于人类来讲,也是一个划时代的变化。人工智能技术最大的风险就是应用劫持的安全风险问题。这一点对无人驾驶汽车将是一个真正的考验,无人驾驶车可否真正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应用劫持的风险必须完全杜绝。



但目前来看,人工智能技术确实在高速发展,但不能匹配的是信息安全的护航技术。对于人工智能来讲,就是应用的反劫持防御技术。


隔行如隔山,人工智能专家们在研究应用的同时,往往由于缺乏对信息安全技术的深入了解,进而忽略了信息安全的巨大风险。传统的安全思维让这些专家们忽略了当下高科技发展下的黑客技术。


看看我们身边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摄像头偷窥、无人机劫持、资金账户欺诈等等,黑客技术也正在象人工智能技术一样快速发展,近日滴滴平台的紊乱也是应用劫持造成的风险。而对于这种与人的生命相关的无人驾驶汽车产品,如果缺失了真正的信息安全防护,缺失了国家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客观检测与认证,想真正上路,引石老王认为那绝不可能。


所以,尽管百度表示将于今年量产无人驾驶汽车,但引石老王更相信作为无人驾驶的龙头老大,百度在自家无人驾驶汽车上路试行后,提出这样的口号将会再此引发无人驾驶行业的又一轮投资和发展热炒,这一点对于无人驾驶技术和准备最充分的百度来讲,无疑是最好的时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