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8 14:59:25宝鸡日报新媒体
“赤手空拳打死恶虎 为民除了一害 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 听到这个故事 相信很多人的脑海中 第一个浮现的就是武松。 
其实,在陈仓区周原镇亚子村 也出过一位打虎英雄 他就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将 十三太保李存孝

喜欢听评书看演义的,都听过“王不过项,将不过李”这样一句话。意思是,单从勇猛讲,古往今来,君主没有超过西楚霸王项羽的,而将领没有超过李存孝的。在评书、演义中,李存孝持毕燕挝,率飞虎军,日夺八寨,夜抢三关,十八骑破黄巢、夺长安,是唐末五代第一条好汉。

相传在唐代时,在亚子村的东边地头里有一个石头雕刻的人像矗立在地上。有一天,村子里有几个年轻女孩子在附近挖菜,其中一个小姑娘说,“咱们玩个游戏吧,谁要是把手中的菜篮子套在了石人的头上,谁就是石人的媳妇。”大家听到后,都欢呼要一起玩。结果,丢了几轮,没有人套中,就当大家伙打算放弃不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小姑娘随手一扔,手中的菜篮子不偏不倚,刚好套在了石人脑袋上,大家都纷纷大笑说道你就是石人的媳妇啦。 
在游戏中,几个小姑娘愉快的度过了短暂的下午时光。过了一段时间,那个套中石人脑袋的小姑娘怀孕了,这件事,可闹得沸沸扬扬。在流言声中,这个女孩生下了一个男孩,起名陈孝。孩子一天天长大,要说他和别的孩子有啥不一样,那就是力气特别大,在村里,没有小孩打架能打得过陈孝的。
有一天,陈孝照常和村里的孩子在田间地头玩耍,有几个大一点的孩子,指着东边地头里的石人说,“陈孝这就是你爸。”听到这句话,是谁都不会高兴的,陈孝从来没问过母亲父亲的事情,这次他急匆匆的跑回去问母亲,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母亲也支支吾吾不肯说。一怒之下,陈孝一掌就将石人打到地底下,再也看不见那个石人了。 
其实,古代许多传说生子不明,那些个仙果、石人是父亲的,无非是未婚先孕,而这些个孩子长大成名后,编一个不凡的父亲掩饰自己。 今年85岁的村民李生祥说,小时候,他和其他小伙伴去地里找过石人,只见地势稍低的一个地方用手一刨土就看见了石人头,有人说这就是石人,只是村里的大人告诉他们不能挖出来。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村民把石人挖了出来,是一个1米高的石头雕刻的石人像。在村民眼中,石人就是村里的宝贝,每逢过年过节人们都会前去供奉,祈求石人保佑亚子村景泰祥和,人们生活幸福安康。
话说,李存孝有了不平凡的出身,还一定要有不平凡的经历。 过去看旧时小说知道,一个林子里有了大虫,衙门会出告示,禁止夜间通行,白天客商需结伴而行,猛虎如此厉害使人谈虎色变,自然,打死一只猛虎也成了衡量英雄好汉的一根标尺。 
在亚子村的西边有一条深约十米南北走向的沟壑,有一只大老虎常常顺着这条沟,跑到村里来不是抓羊就是伤人。白天人们不敢一个人去地里干活,晚上,大人要时刻照顾好自家的孩子,免得孩子的哭闹声引来了老虎。因此,村民们把这条充满凶险的沟壑叫作老虎沟。
因为害怕老虎伤人,大家伙不敢去西边的地里耕种,庄稼荒废了,烧火做饭没柴火,也不敢去树林里砍,周边村落的遭遇也一样。为了能让家里和村民们不再过这种胆战心惊的日子,陈孝决心除了这只凶恶的老虎。原本,陈孝和村里年轻力壮的小伙约好一起去打老虎,可是大家伙走到老虎沟,远远听见老虎的嘶吼声,还没看见老虎身影,都掉头跑回村里了,只剩下陈孝一个人站在原地。没办法,陈孝只能硬着头皮一个人往沟里走去。陈孝先在沟口挖好陷阱,又在树林里下好套。寒来暑往,春去秋来,陈孝独自和这只老虎周旋着,但是这只老虎好像在和陈孝玩捉迷藏,躲得无影无踪。有一天晚上下了大雪,陈孝发现了雪地上的老虎爪印,陈孝沿着老虎爪印追了过去,与老虎狭路相逢在老虎沟。在面对一边是悬崖一边是无底深渊,陈孝仍毫不退缩、目不转睛的瞪着老虎,老虎龇着牙,前爪抵着地面,后臀拱起,一声嘶吼猛扑陈孝,陈孝并没有闪躲,反而迎着老虎疾进。老虎腾空而起,陈孝猛的钻进老虎肚下,陈孝用力托起在空中张牙舞爪且抓不到陈孝的老虎,陈孝一声大吼就把老虎重重摔进了深不见底的老虎沟,只听见老虎凄惨的哀叫声嗡嗡回响。最终,老虎被打死。
在《残唐五代史》中,有一段描写李存孝打虎的文字。“忽然跃出一只斑斓猛虎,如水牛一般,在草坡中咆哮大叫。……其人遂跳下漫汉石,脱了羊皮袄,伸手舒拳,要来打虎。那虎见人欲来打它,便弃了羊,对面扑来,其人躲过,只扑一个空,便倒在地,似一锦袋之状,其人赶上,用手挝住虎项,左胁下便打,右胁下便踢,哪消数拳,其虎已死于地下。”相比与施耐庵笔下的武松,李存孝打虎这一段,描写的过于简单不够生动,明明是一头猛虎,怎么被一个人踢上几脚、擂上几拳就挂了,一点也没有丛林之王的威风,也难怪在大家的印象中,只记得武松打虎。
陈孝的种种行为,都表现出他并非池中之物,离开小村庄只是迟早的事情。他打死了老虎的事迹很快传遍了全国,李克用知道后很快联系上了陈孝,将他收为自己的干儿子并改名为李存孝。 《新五代史·卷三十六》记载李存孝征战时期:“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李克用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李存孝在李克用东征西站中屡立奇功,李存孝在两军开战之前,只要一方报出自己的迎战的主将是李存孝之后,对方便马上弃旗落荒而逃,比当年的张飞威震长坂坡更加神气。

除了书上的记载,在当地,人们把陈孝打虎的故事变成剪纸、刺绣,留传了下来。陈孝打虎的事迹不仅仅流传于亚子村,而且周边村落都流传着。李生祥说,陈孝打虎从村民的角度看,他不仅仅是打死了老虎,而且帮助村民解决了一件麻烦事,要是不解决这只老虎,村民就过不上安稳踏实的日子。所以为了纪念陈孝打虎,人们亲手设计画出陈孝打虎的样子,并且以窗花、肚兜的形式流传下来。每年过年,家家户户都会贴上陈孝打虎的窗花,而老人会为出生不久的婴儿穿上陈孝打虎的肚兜。以崇尚勇敢,战胜凶恶,并且告诉孩子,要像陈孝一样英勇果敢、有胆有谋。
宝鸡日报全媒体记者 于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