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留美精英万字痛诉父母:到底是“孩子有病”还是“父母有罪”

 秋天的童话980 2018-02-01
图片
在家上世界名校通识课
文 |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
这两天,学院君读到一封万字长信,心里很不是滋味。
信的原标题是《一个普通北大人的命运与冒险——怎样避免家庭和学校对人造成的长期伤害重演?》,写信的人,名叫王猛(化名),履历很亮眼: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最好专业之一的生物专业录取,还是美国TOP50大学研究生。父母受过高等教育,在机关单位上班,收入稳定,生活无忧……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已经连续12年拒绝回家过年,6年拉黑父母的所有联系方式。他称自己为“情感的孤儿”,在给父母的决裂信中,他写下这样一段话:
“人皆有好恶的对象。记住,在世界的一角,有一个伤痕累累的灵魂在恨着他的教育者们。”
本该温馨和谐的一家人,怎么就成了剑拔弩张的仇敌?一个家境殷实的家庭里,怎么似乎每个成员的内心世界都缺少爱?读完这封长信,我恍然大悟……这是一个孩子对父母的痛诉,是一个家庭对爱的追寻,更是为人父母都应该反思的家庭教育的根本。
一厢情愿的付出和照顾
在孩子眼中是赤裸裸的控制
“如果教育的目的就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这是王猛对父母的评价。信中,他罗列了非常多细节:
他曾去离家四五公里的地方上奥数班,学得开心进步也快,母亲却很不乐意他往外跑。在一次考试中,他被别人破坏了文件夹,回家后,母亲揶揄道:“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初中和高中时,父母直接让他上了单位自办但学生普遍成绩差、爱捣乱的子女学校——之后也再没有允许他去单位外面上课外班,更不允许他与转过校的旧同学来往;
考上北大后,父母在要求他跟北京的大姨打电话——请她之后多多照顾,后来这位爱摆架子、玩弄权术大姨不断给他打电话,甚至悄悄联系他同学了解他的情况。
……
最后,他得出结论:“我面临一道二选一的题:认为我过去经历的那些事情叫爱,或者承认自己缺少爱。我选了后者,因为前者无法与我的认知调和。”该是何其绝望的心情,才让一个孩子愿意承认“我的父母不爱我”?
有人说,他这样想未免忘恩负义,父母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是的,我们并不否定其父母的“付出”。
让儿子远离奥数班,只是不想儿子要面对外面世界的真实险恶;
让儿子留在子弟学校,只是希望方便照看、担心他离家太远不适应;
让亲戚多给儿子打电话、找“间谍”,也只是想实时了解儿子的状况……
但这种“付出”,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吗?
当母亲禁止他上奥数班,孩子想要的只是学自己喜欢的东西;
当父母强制孩子上子弟学校时,孩子想要的只是考一所条件更好的中学,远离校园霸凌;
当父母拜托亲戚照顾孩子时,孩子想要的只是一个自由的空间……
一般来说,人们依然会相信,这对父母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是不知道如何爱。心理学上有“控制型人格”的说法,家庭教育中,也常常会出现“控制型家长”——王猛的父母便是如此,他们把爱等同了控制和保护,唯独不包括倾听乃至尊重自己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从来不被允许有表达自己的自由,又如何对家庭产生足够的信任感与亲近感?最终,他们要么像王猛这样——在沉默中爆发,然后离开,要么憋在心里,一辈子都走不出来。
图片
父母的一言一行
都会成为孩子人格的一部分
有人说,为人父母最难的一课,就是控制自己的控制欲,我深以为然。太多人认为“孩子生来就是自己的一部分”,而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由此,孩子最安全的成长之路,便是循着父母走过的或者向往的人生足迹,稳步向前。
他们喜欢说“为什么别人都可以,你不行?”就像王猛的父母,当孩子抱怨学校不喜欢自己时,反驳道:“人家的孩子一句一句先生的叫,你怎么对校方这么大意见?”
他们喜欢说“别人都不可以,你凭什么行?”就像王猛的父母,当孩子控诉爱捣蛋的同桌影响自己学习时,又反驳道:“同桌有什么影响?你凭什么要学校优待你?就凭成绩好?”
所以跳出来看,王猛的父母好像是非常矛盾的:在家里时,他们总是一副“你必须听我说”的姿态,大到择校交友,小到穿衣生活,事无巨细给孩子料理好,但一旦孩子离开了自己的视线,他们又开始逃避式地找一个“厉害角色”,代理自己教育者的角色——
比如找大姨隔三差五给孩子打电话,要求孩子出国时跟熟人子女打好关系,哪怕孩子反复“求助”,反映这些亲朋好友都有人品问题,也不理会,“安慰”孩子,“就算是别人错了,你从自己这里改不就行了吗……”
但仔细一想,这种极端的控制和极端的不作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其实一样的。都离不开这两点:
其一,对孩子的不信任。
其二,对自己的不信任。
这双重的不信任,将直接造成两个结果:其一,孩子极度的不自信,其二,孩子对父母的不信任,最终形成性格上的——自卑、孤独和迷茫。
上北大之后,王猛不合群,动手能力依然很差,四年来一直和自己的心理抗争——最终的结果是,无法融入这个专业,而且不是能力不够,仅仅是“觉得自己不行”;
去年,父亲主动发邮件给孩子,还说“你喜欢什么就聊什么”,但王猛非常冷漠,说“不相信父母会突然改变”;
大学毕业后,他去了相关专业的机构做研究,碰了不少钉子——这与他的心态有非常大的关系:其一,抱着赌徒的心态试一试适合什么;其二,句的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一年多之后,才决定要换专业、出国留学。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人格的一部分。有人说,过去的都过去了,哪怕父母做得再不对,一笑泯恩仇,日子还得往前看……是的,亲情或许可以逐渐修复,但这种性格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却将伴随孩子一生。
图片
教育不只是把孩子“拴在身边”
这几天,有媒体陆续采访了王猛的父母,盼望打开这对父母的心,助力这个家庭重归于好,但王猛妈妈说的一句话,却让人心又咯噔了一下:
“要说掌控,他17岁以后就不在我们身边,现在34岁了,人生一半都在外边,如果前半程我们在掌控他,可问题出在这后面啊,照这样说,反而是掌控不够。”
这种说法,至少印证了两点,在这个妈妈看来——第一,教育得拴在身边才能施加,换言之,只要孩子一直乖乖呆在自己身边,什么事都能迎刃而解;第二,童年时的经历,对孩子人生的影响微乎其微。
还是那句话,即使不反驳这对父母的儿子的爱,但不得不重申,童年才是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华东师范大学的心理学特聘督导——陈默老师曾总结每个年龄段父母的教育重点,不得不说,王猛的父母都踩在了对立面上:
3到6岁,诚心诚意陪伴孩子。这个时候爸爸很关键,他可以做孩子的玩伴,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王猛的不会剥鸡蛋这件事,一直被同学、二姨取笑,但父亲听到后,除了训斥就没别的引导了。
6到12岁,真真切切喜欢孩子。孩子可能会在学校里受到一些负面的打击,或者觉得不如别人,父母一定要做孩子最好的后盾,即使是孩子犯错了,也要站在他的情绪里理解他。
一二年级时,班里搞文艺演出要求所有人穿上短裤,唯有王猛的母亲坚持不许。等到孩子被班主任训斥,母亲既没有关心他,或者主动出头、跟老师解释说明。
12岁以后,实实在在相信孩子。如果你不相信他,孩子永远也长不大。唯有一次次的相信,才会得到一个懂得自控的孩子。就像王猛考上北大后,整一个暑假,父母都不断在他耳边重复:“北大都是人精,你不行的”……
图片
幸福的家庭没有控制欲很强的人
犹太有句俗话说,父亲塑造孩子的大脑,母亲塑造孩子的灵魂——所谓“大脑”,能给孩子坚定的方向感和执行力,所谓“灵魂”,能给孩子富足的安全感和正能量。但不管是大脑,还是灵魂,都有一个前提需要承认:孩子是独立于我们自己的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只是借我们而来。
那封万字长信的最后一段,也是学院君写就本文的最大心愿:
“我们和我们的子女大部分是普通人,然而,再普通的生命,也应当身为人而得到尊重,也有资格追求安宁或精彩的生活。”
这句忠告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教育的本质不是捏泥巴,更不是让孩子成为另一个我们。教育的最高境界,从来都不是培养出了一个学历多么高、职业多么好的“成功人士”,而是用爱与希望,让孩子勇敢地长成自己的样子,拥有追逐并创造幸福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