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稳中有进,砥砺前行——2017肺癌放疗进展

 蓝调闲人 2018-02-01

朱正飞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副主任医师,肿瘤学博士。

随着手术,靶向以及免疫治疗的日新月异,无论是早期抑或晚期NSCLC患者整体预后都得到极大改善,放疗尽管作为一种可以贯穿始终的局部治疗手段,其治疗地位仍饱受争议,前有手术5年OS大关,后有靶向免疫的迎头赶上,如何合理安排放疗时机,探索最佳放疗联合策略以及优化靶区剂量分布可能是进一步提高放疗疗效,改善整体预后的重中之重。

在早期NSCLC中,SBRT与手术僵持不下的争论仍没有画上句号,从既往部分针对I期NSCLC的SBRT回顾性研究中可以看到,其3年甚至5年的生存预后丝毫不逊色于手术的长期预后,然而由于回顾性研究,样本量小,以及部分潜在未明确病理的早期肺结节等诸多因素存在,手术与SBRT孰优孰劣的争论仍未休止。

而在局部晚期肺癌的应用中最主要体现在N2人群,然而在既往探讨根治性放化疗的大型随机对照研究中,除了INT0139显示出新辅助联合手术相比诱导治疗后的根治性放化疗具有PFS优势外,其余研究并未有看到PFS以及OS的显著获益,尽管ESPATUE研究显示在5-yr OS上同步化疗组相比手术组略胜一筹,但其中入组了部分IIIB期患者且手术组整体pCR率达到了33%。于N2期患者而言,放疗的治疗意义仍扑朔迷离。晚期NSCLC患者则主要体现在寡转移的治疗上,对于转移灶小于5个的晚期NSCLC,积极的局部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病灶进展,同时其带来的远隔效应,结合全身系统治疗可以达到对局部转移灶的有效控制,诚然目前的相关研究仍屈指可数。围绕放射生物学的4R理论(repair,redistribution,reoxygenation,repopulation),结合放射生物效应过程,能否找出放射治疗的biological markers,正如肿瘤分子演化的tree-branch理论,从早期的主干突变到后续选择压力下亚克隆突变分支的不同趋向,我们能否同样绘制基于放疗过程中的分子演化图谱,从而寻找潜在预测放疗疗效“target mutation”,优化放疗联合治疗时机。2017年已接近尾声,在过去的一年,关于放疗方面有哪些新进展,且听来自上海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的朱正飞教授为我们一一道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