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维导图:杜甫《饮中八仙歌》记忆法

 lixiujuan2012 2018-02-01

思维导图:杜甫《饮中八仙歌》记忆法

杜甫的这首《饮中八仙歌》简直就是一幅别开生面的群像图,活画出了同时代、同在长安生活的八位“酒仙”形象。《饮中八仙歌》句句入韵,一韵到底,一气呵成,是一首严谨而灵动的歌行。在结构上,每个人物自成一章,八个人物主次分明;艺术上,采用人物速写笔法,生动的白描既描绘出八个人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的共性,又从各自角度,准确把握住了人物的各自特色,形象鲜明,相映成趣,栩栩如生,诗中弥漫着一种谐谑与欢快的情调。

如果不对其中人物进行了解,强行记忆恐有难度。然作一张思维导图似又难以诠释,故予以补充。

1、人物身份

在诗人的眼里,只关乎酒,无分贵贱。前三人均为唐玄宗宠臣,崔宗之、苏晋为当世名士,诗仙李白、草圣张旭、平民焦遂。诗中言酒,实则对酒有诸多想往。

2、人物酒态

饮中八人皆有八态。

贺知章只写酒醉骑马,跌入井里也熟睡不醒。以夸张手法描摹醉态,表现其旷达纵逸的性格特征。

汝阳王李琎是唐玄宗的侄子,宠极一时。他敢于饮酒三斗才去上朝见天子,还想将自己的封地迁到酒泉,其享乐心理与醉态一览无余。

李适之曾于天宝元年为左丞相,雅好宾客,饮酒日费万钱,喝起酒来有如鲸鱼吞吐百川之水。后虽罢相仍酒兴未减,可堪为有钱更能喝。

崔宗之是一位英俊少年,豪饮时高举酒杯,用白眼仰望青天,睥睨一切;喝醉后,宛如玉树迎风摇曳。“玉树临风”是形容宗之的俊美丰姿和潇洒醉态。

苏晋处于“斋”与“醉”的矛盾,虽纠结不已,还是因酒瘾而违背佛规,两句诗就表现了因嗜酒而忘乎所以的情状。

李白醉酒是家常便饭,喝多了就在酒家睡觉。天子召见,也没有诚惶诚恐之态,足见其醉后的豪气纵横,狂放不羁。

焦遂虽是平民,要喝五斗后才有醉意,高谈阔论往往语惊四座,可见其卓越见识和论辩口才。

3、人物酒品

谁最能喝?谁酒风最好?与君商榷。

贺知章:喝多了就想睡觉,酒风最好。

汝阳王李琎:喝三斗就能演。

李适之:能埋单能作陪,古今皆爱之。

崔宗之:喝不喝都能摆POSE。

苏晋:喝还是不喝,是个问题?滴酒肠中过,醉中可逃禅。

李白:有酒就有诗,喝多就不走。

张旭:三怀过后无形象,取笔自来狂中草。

焦遂:酒量出众,五斗才有醉意,无胡话皆高论。

思维导图:杜甫《饮中八仙歌》记忆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