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岳衡山来了个年近百岁的老和尚,圆寂前说出一个六十年前的真相

 苍沧 2018-02-01

唐朝诗人骆宾王参与了徐敬业反对武则天的起事,武则天光宅元年,骆宾王为在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又名李敬业)作了一篇脍炙人口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史载,敬业兵败,其部将王那相斩杀了徐敬业、徐敬猷和骆宾王投降朝廷;但是,也有说法是说骆宾王下落不明。

史书中的说法也各不相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说骆宾王与徐敬业同时被杀,《朝野佥载》说骆宾王投江而死,《新唐书》本传说骆宾王“亡命不知所之”。

于是后来有了一个传说,宋之问《灵隐寺》一诗中“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这两句就出自变身老僧的骆宾王的手笔,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说法,虽然真实性存疑。

(骆宾王,约638—684,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骆宾王的轶事就是这样,下面我们说另外一个故事。

话说天宝初年,南岳衡山的佛寺来了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和尚,法名叫做住括,这个老和尚须发皆白、年高德劭,和原先居住在衡山寺庙里的僧人们讲经说法、谈禅论道,一时人气颇高。

(南岳衡山寺庙)

没想到的是,过了一个多月,这位叫做住括的老和尚召集众僧集合在一起,对大家说:

老衲年轻时犯下很多杀业,今天特在四众面前忏悔。

被召来的人们听到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忽出此言,都有点一头雾水。

住括老和尚接着说:

你们都听说过徐敬业这个人吧?那就是我。当年我兵败以后,逃亡到了大孤山,在那里精勤修道,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我寿命将要终结,所以来到衡山这个寺院,让世人都知道我已经证得第四果。

说罢,住括老和尚预言了自己圆寂的日期。

到了他预言的这一天,老和尚果然圆寂了,之后大家就把他安葬在了衡山。

小乘佛教共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第四果为阿罗汉,意为断尽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见惑和思惑,究竟无余,得不生之圣果,受人天供养;证得第四果,指的是断除三界见思二惑,无需再修,无需再学,也就是说第四果是上述四果中的究竟果位,非常圆满。

这位由徐敬业变身而来的住括老和尚自称已经证得第四果,可谓自诩甚高。

(老和尚应该是对高僧大德的敬称,并非单指年岁老)

讲到这里,大家也是一头雾水,徐敬业不是明明在兵败的时候被杀了吗?不单被杀,而且史书还记载当时平叛的主帅李孝逸把徐敬业的首级用驿马专程送入洛阳,这岂不是已经板上钉钉、尘埃落定的事情,怎么五六十年之后,这个本来已经身首异处的“叛军”主帅又成了一个九十多岁的高僧大德呢?

原来,当初徐敬业起兵的时候,在自己的军队了养了一个和自己容貌相似的人,平时好吃好喝待遇非常好,等到兵败的时候,让这个人做了自己的替身,被斩杀的是这个人而不是徐敬业。

如果真相如此,那个斩杀了徐敬业、徐敬猷和骆宾王投降朝廷的徐敬业部将王那相可以说是一个宁愿背负不义之名忍辱负重保护主公的侠义之士,这是题外话,暂且不表。

徐敬业没死,以90多岁的高龄的老和尚身份出现于衡山佛寺的故事还有一个版本。

(冬季的衡山之巅)

徐敬业变身成为的老和尚在南岳天柱寺里遇到了担任过北海太守的唐朝著名书法家李邕(人称李北海),李邕问他:

当年徐敬业兵败逃亡入海,李孝逸派遣手下偏将追之不能得,所以就斩了一个与他相貌类似的人交差,老和尚认识徐敬业吗?

老和尚呵呵一笑:

我本来以为阁下洞悉人情物理,没想到您暗于事机到这个地步。

老和尚话里的意思,无非是说李邕看破又要说破,有点拎不清。

(李邕《麓山寺碑》 书法)

这个版本中老和尚很快也到了临终的时候,但是他最终也没有说破自己的身份,只是说:

我姓徐,开国初有大功,逃难到了这里。

猜出他是徐敬业的众人最终也没有点破,给他立碑的时候说他是徐敬业的弟弟。

这个版本中提到的李邕出生于678年,徐敬业起兵兼兵败的时候还不到10岁,所以只能说是猜出这个老和尚可能是徐敬业,不可能真的认出他的身份,而在这个故事中,老僧被称为徐敬业的弟弟,那么是徐敬猷的可能性也不能说是没有。

(李敬业,636年—684年11月,又名徐敬业,李勣即徐茂公之孙)

两个版本的故事中,前一个徐敬业临终召集大众揭破自己身份的这个更加符合唐朝的社会环境和徐敬业本人的性格特征,可靠性更强一些。

徐敬业起兵的时候,曾经找了一个相貌类似被武则天所废黜的前太子李贤的人作为号召,预留了一个像自己的替身作为后手,可能性也是相当大的。

但是,这个故事也有不可靠的地方。

第一,故事中说徐敬业以老僧身份再次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是在天宝初年,天宝元年已经是742年,这时候距离徐敬业兵败已经58年,徐敬业生于636年,此时如果活着已经年过百岁,不是九十多岁,这么一算,可能性就不是很大了。

第二,即使有这么一个老僧说了做了自称徐敬业的事情,也是一个并无其他旁证的孤立证据,不足以说明他就是徐敬业本人。

(武则天投放在嵩山的金简祈求三官九府三官九府免除自己的罪名,某种意义反映胜利者的不安之处)

不过,徐敬业包括骆宾王未曾兵败身死而是隐匿身份活到高寿的传说本身,说明了民间反对武则天而同情所谓“叛乱者”的思潮和情感汹涌澎湃,从一个角度也印证了:笔记小说中的某些记载虽然也许不合事实,但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风气、人们的社会观念和真实心态。

徐敬业兵败的第二年,武则天就想派人巡察包括江南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当时就有不少人有不同意见,著名文学家陈子昂就以臣下的身份奏请武则天,提出朝廷派出巡视的人要达到如下条件:

先常雅合时望,为众人所推。慈爱足以恤孤茕,贤德足以振幽滞,刚直足以不避强御,明智足以照察奸邪,然后使天下奸人畏其明而不敢为恶也,天下强御惮其直而不为过也,天下英杰慕其德而乐为之用也,天下孤寡赖其仁而欣戴其德也。夫如是,然后可以论出使。

这些话的意思,其实也就是说当时民间情绪和舆论很复杂,必须有德高望重的干才才能安抚绥靖,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徐敬业等虽然失败,但同情者实在并不在少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