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动机闭缸技术是怎么回事?

 Ycp2016 2018-02-01

发动机“闭缸”技术原用于大排量多气缸发动机上,比如V6、V8、V12,因为这种大排量发动机非常的费油,这就证明了为什么“老美”的大排量车那么多,因为“汽油”非常便宜,但后来全球“油价上涨”,导致了“老美”玩大排量也烧不起油了,所以最早开始研究这个“闭缸”技术的貌似是“通用”,采取了将V8发动机,选择性的关闭两个、或4个气缸的方式,将V8发动机变成V6活着V4发动机,希望可以靠这种方式达到“节油”的目的,但是理想很好,现实却很残酷。。。

闭缸技术目前有三种

1.停油,不停气:停止喷油,但是进气门依然正常工作,只是不喷油了,理论上自然就省油了。早期凯迪拉克的“闭缸”方式就是这个,后来发现根本不省油或者说省油效果很不理想就放弃了。

2.既停油、又停气:大家都清楚闭缸的作用是在车子低功耗的情况下停油,以起到节油的作用,但是了解内燃机的朋友都清楚“当低功耗时,比如轻踩油门状态,发生场景一般在拥堵的城市,缓缓前行时,这个时候车子的“节气门”只是稍微开启,然而同时活塞动作往下拉,企图从接近关闭的进气管吸入空气,这时节气门和活塞之间会形成真空,在曲轴箱的外界的大气压力对于活塞的真空吸气动作形成很大的抵抗力,消耗了很多能量,这个就是“泵气损失”。既然我们选择了“停油”,不停气的化这种抵抗力就不会消失,“泵气”白白损失掉了,所以干脆停了油,也把气停了,让活塞真空吸气动作形成的能量损耗停止。这样就产生了“既停油、又停气”得方式,这种方式也是目前的主流方式,现存的采取“闭缸技术”的车子都用这个技术。

3.既停油、又停气,还要把高温的废气重新送回气缸:这个我也是“道听途说”,据说唯一在研究这个的企业是“宝马”,原理是为了保持热平衡,这个热平衡为什么要保持,说实话我也不是很了解,但我认为可以拿“家庭的地暖”做参考,比如“三层楼,铺三层地暖”,假如中间一层用户不交钱(骗暖,北方很多这么干的),这样热平衡就打破了,会导致“消耗”更多的热能来维持“中间层”热度的同时,产生新的平衡。现在北方地区,如果第一年不交供暖费用(地暖),第二年交时需要补交前一年费用,理由就是破坏“热平衡”。我想,把“高温废气”经过“过滤”重新注入“气缸”也是为了这种平衡。


闭缸技术看上去很理想,按我们的惯性思维来看确实可以起到省油的目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经过精密计算的“闭4缸状态”运行仅仅比“全缸状态”省不到20%的油,而这也是理想状态,因为我们忽略一点很重要的问题,不管车子多少个缸,V6、V8、V12,每一个个“活塞”都通过“连杆”与“曲轴”项链,只要曲轴运动,所有的活塞也都会运动,这样即使“断油了,也断气了”但是“活塞”被“曲轴”脱着也会继续运动,这就变成了“剩下”未闭的气缸背着“闭缸”的活塞运动,也消耗了很多能量,这就是目前“闭缸技术”所遇到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对闭缸技术的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