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协和:碧瓦灰墙里的医学传奇--张玉瑶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2-01

    设计师笔下的协和,外部造型是古典建筑法式,内部是当时最考究的西式装备。

    ● 张玉瑶

    从人流如织的王府井大街转到东单三条,不过几步路之遥,街面就瞬间变得逼仄起来,目光从东方新天地那绵长又光鲜的现代建筑上滑落下来时,迎上的却是一方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院落,碧瓦灰墙,雕梁画栋,在熙熙攘攘车水马龙里自成一个气息安稳、不疾不徐的世界。这便是声名赫赫的北京协和医学院(以下简称“协和”)了。

    协和医学院创办于1917年,今年恰逢百年校庆。最近,向来沉静的校园里安排了一系列活动,碧瓦灰墙绿树的背景里多了些喜庆的布置,以此回望协和一百年来的风云岁月,但融在这所医学院特有的气质和漫长的历史中,和许多学校校庆时热烈激昂的气氛比起来,大概只是一种“低调的高调”。的确,就算全国人民知道“看病上协和”,但也未必知道或想过去了解这所学校和这座医院的故事,未必知道在一百年前的动荡离乱中,竟是如何建立起了这样一座精英气质满溢、医学名家辈出的医学院。胡适曾如此形容协和:“一所独轮手推车式的国家里,飞机式的学院。”

    常青是协和医学院1991级毕业生,在经过漫长的八年制医学院生涯、拿到医学博士学位后,放弃了成为一名医生,却成了一名写医生、写医事的人。最近,作为校庆系列活动之一,她的《协和医事(修订版)》在协和大礼堂发布。协和大礼堂是古迹,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新月社就在这里为他演出其著名英文话剧《齐德拉》,主角是林徽因。1939年,《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和夏承楹的婚礼也在这里举行。更重要的是,这里走出了中国近现代医学史上一个个大家,林巧稚、黄家驷、诸福棠、邓家栋、吴阶平、杨崇瑞、叶恭绍……而常青自己和她的同学们,无数后辈医学生们,也是在这里举行了毕业典礼,收拾行囊,从此服务于碧色琉璃瓦之外的社会,做一名医生、医学教授或医学科学家。“医圣时代已过,良医余韵仍存。”

    《协和医事》来源于“协和情结”。其第一版于2007年出版,那时常青已经出了一本关于医界与医学的专著《医事:关于医的隐情与智慧》。现代医学诞生几百年来,始终萦绕着科学与人文的双重问题,医学技术上的发明与局限,医生的定位及其与患者的关系等等,都常常是其中最牵引人心的论题。尤其在当下,关于医生、医院的问题屡屡见诸报端,每每引发反思。常青在试图厘清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的同时,也希望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良好的医学教育和实践应当是什么样,“良医”应当是什么样。于是她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母校,北京协和医学院。尽管她当初正是因为一部林巧稚的纪录片而在高考志愿表里擦去“北京大学”、郑重填上协和的,但在八年求学的时光里,她和同学们一样,并未能够真正而明晰地去了解过这所学校的历史。

    《协和医事》初版十年后,恰逢协和百年校庆。为了这本书的修订,常青去了位于纽约的洛克菲勒基金会档案馆。因协和最初是由洛克菲勒基金会建立,这里收藏了非常丰厚的关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资料。常青在补足史料之余,更试图将“协和”放置于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中,讨论一个“泛意义的协和”,包括西医如何进入中国、如何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优秀医学教育的高标准是什么、大学精神在医学院里如何体现、医学如何去关心广大民众……这些,都超出了为协和立传的单一目的和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