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知识到能力——一些个人的思考和粗浅认识

 一行游天下 2018-02-01

​​小凡叔_  2017-12-03

​一、什么是知识?

【知识的静态和动态】

知识,是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探索结果的总和,通过参与实践,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主客观事物极其规律的认识。所谓的知识一般有两种形态,即静态和动态。静态的知识是指那些已经被加被整理、分类、量化后的知识,可以拿来学习,甚至直接应用。例如书籍、光碟、讲座,文字及语言的任何形式。另一种是动态的知识,存在于在人们的大脑里,并反复不断的被实践所证实、所完善。

【知识介于主观和客观之间】

知识介于主观和客观之间,介于认识和真理之间,在于不断的总结和淬炼,越是经过反复的被实践证实,越是脱离普通认识的知识,越是更加接近真理。知识一定是被验证过,正确的、普遍被人认可的。没有被验证过的,只能算主观粗浅的认知,只有被验证过的知识,才有正确性可言,才可能被认可。

【知识的相对性和局限性】

知识是有相对性和局限性可言的,相对性是不同个性之间,例如在同一个行业里,你所具备的知识可能比其他人多,工作中脱颖而出,别人会夸你够专业,你得益于你的专业知识;局限性是指在一定范围之内,例如在不同行业里,你所掌握的行业知识却可能不足以让你崭头露角,因此你的社交受知识所限。

【知识的外化感知和抽象感知】

知识是通过外化的感知系统,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来获取,并通过大脑及神经系统的抽象感知,进行筛选、排列、组合、跨界等一系列的创作过程,加以完成。这个过程可以是直接学习所需要的知识,也可以是从实践中去探索提炼获取,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可以说,去感知知识是我们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科技的进步、知识的迭代】

其实每个人都是“知识渊博”的,只是当今社会的发展对知识所要求的层次越来越高,标准也越来越高。60/70的人们还在研究怎么使用手机,而00/10的孩子抱着手机出生,都开始用手机赚钱了,对他们来说这是基本常识。科技的进步、知识的不断迭代,使得人类越来越智慧。你的知识系统,决定了你的思维认知、你的基本生活状况、工作能力和社会交际。

【知识对于人生的意义】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从认知的角度来讲,可以理解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知识,不断应用知识,和不断创造知识的过程,这也是人身价值的自我实现。知识等于财富,你创造了多少知识对社会有益,就意味着你创造了多少价值的财富。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在不断探索中,成长、绽放、千古流芳。

2、你有哪些知识?

【基本常识性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我想这应该是所有人必须具有的知识,虽然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但我还是要把它们笼统的归为一类。不看文凭、不看阅历,只要你存在于这个社会当中,你就应该知道如何去生活、如何去和亲人朋友相处、如何去工作、如何去学习等。这一类知识,往往容易被人忽略,或许是因为它已经潜移默化成了人的一种“本能”。

【专业性知识,解决生存问题】

专业性知识,基本上是根据每个人的社会角色而定,多数和从事的工作相关。当然你可以在上大学的时候就为自己将来做好规划,选择你要学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也可以在你进入社会工作后,在从事的工作中通过实践,培训等完善、提高。人必须要有某一方面专业知识,这是你立足社会吃饭的“家伙”。

【兴趣性知识,解决精神追求问题】

兴趣类知识,在我们解决了生活和生存问题之后,多少也要学习些兴趣相关的知识,比如你喜欢下棋,去研究棋谱,在对弈中不断提高棋艺;喜欢打球,去练习球技,在往复中熟练每一个步骤;当然如果你喜欢跟互联网有关的知识,你喜欢创业相关的知识,你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时候兴趣可能也会成就你的梦想。

【关于自我知识架构的认知】

我想基本的常识性知识,已经让我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一个“人”。这里只想说明的是有关我专业和兴趣方面的知识,一部分是上学得来的,一部分是工作中自己摸索的。大学所学的专业是油画,做了三年话剧,步入社会后从事过美术教育、平面设计、活动策划、课程销售、总经理助理、互联网方面等相关的工作,貌似“什么都懂一些,什么却又不精”。从美术、表演,到设计、策划、销售、管理、互联网,走过了一条不断跨界的路,我可能就是一个“奇葩”,遗憾的只是还没有“奇葩”到一定牛逼的程度。

​3、什么是能力?

【能力与实践相关】

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当中完成一个目标或者一项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能力因人而异。它是参与实践结果的一个度量,必须以实践为前提,没有实践就没有能力可言。考察一个人的能力,不仅仅要看事情完成的结果,还要看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他是怎么做的,如何把握的,在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如何调整的处理的。

【能力的单一性和综合性】

我们可以把某人的某项技能看成是单一的能力,单一的能力相对而言比较纯粹,可以理解为技术、技能,所需要的知识要深而精。而综合性能力则不同,和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情商、智商、社会阅历都有关系,所需要的知识面也相对较广。

【能力有先天和后天之别】

能力包含与之俱来的先天的能力,如吃饭、生殖等能力;还有通过后天的实践中获得的能力,如通过工作、学习、社交等摸索出来的能力。人和人能力的差别,主要在于后天的差别,这些取决于生活的环境、经历,以及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认知相关。

4、你的能力算不算能力?

【具备的素质和完成的结果】

我们在评定他人或者审视自己,是否具有完成某件事情的能力,首先要做的是分析当事者是否具备完成这件事情的素质。但是经过分析之后,我们依然可能会得出“某某是可以完成此项工作的”,这叫能力预判和评估。正确有效的评估,运用到企业管理,可以挖掘人才,让企业更有活力。

从事情完成的结果来看,也就是通过实践所证实的,你的能力是否能够经受得起考验。“这件事你完成了”你就具备这个能力。但是反过来说,“这件事你没完成”,是不是你就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呢?能力受环境、形势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有时候可能也需要一点点的运气成分,不能简单而论。

【关于自己所具备能力的认知】

从具备的素质来看,知识范围的比较广泛,知识结构比较杂乱。需要把已有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格式化、规范化,由此来构成自己对世界认知的系统模型,分离出各种类属,分门别类,构成准确而模块化的认知体系。

从实践证明的结果来看,这些年也更换了很多工作,而且基本上都是在跨行。也许是因为自己的完美主义,也许是喜欢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我会把每一件事情做到尽善尽美。与此同时也暴露了我的不足,意志品质方面的欠缺,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都需要自己去重新认知和培养,坚持的品质尤为重要。

5、知识到能力还差几条街?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转化】

能力是知识的运用,通过学习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知识在实践中被运用,被验证;通过实践去提取经验,总结经验,再去完善对所学知识的认知,然后再去实践,循环往复。这一过程知识在不断的输入,能力在不停的输出,我们在不断的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从感知到认知,再从认知到实践】

知识是形成能力所需要的条件,也是能力形成的源泉。我们无论是通过书本,还是实践所得来的知识,都需要通过不断的感知,再形成认知,形成思维模式、行为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去指导实践,这是能力提高的唯一办法。

如何去感知,如何达到认知?这里我所说的“感知”,是感觉、感受、感悟知识,可以是欣赏文字的独特魅力;也可以是身临其境的让自己置身于知识之中;更可以是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思考,去体会其中更深的涵义;感知是让你和知识达成共鸣,做到无师自通。

认知是通过感知获取知识后,自我意识的形成,提高你的技术水平,完善你的思维方式,规范你的行为方法。从感知到认知的过程是自我思考的过程,自我肯定和否定,提炼认知的精华,去除认知的糟粕。从知识到能力,需要从感知到认知。

6、有能力之后,还需要什么?能力等于成功吗?

【最优秀的品质,叫做坚持】

意志品质,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品质。意志品质是指构成人意志的诸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人除了天赋差别之外,其他都区别不大的,之所以为什么别人能够在同等的条件下成功,而自己却还是平庸一生,这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自己缺少了别人成功的基础因素一一坚持。坚持是一个人最优秀的品质,人只要不失去自己努力的方向,不放弃自己的理想,那么他一定会与众不同。

【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除了具备一定的能力以后,还要做好两方面,一是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品行修为,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让你的能力正确有效的发挥,“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没有服众的品行,怎能造福于社会?怀瑾握瑜之人,能力越大创造的价值越大;卑鄙龌龊之辈,能力越大,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二是客观的认知自己的能力范围、大小,对于当前的事情是否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要有正确的评估,做到“量力而行”,切莫狂妄自大,“不自量力”。

【能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能力不等于成功,能力只是成功者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而成功是由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比如能力、意志品质、道德修为、时机等等。单方面的成功需要单方面的能力素质,更大的成功,则需要更多的能力和更高的素质。实现成功,可以拆解开来分析,你所定义的成功是什么?这样的成功都需要哪些方面的能力?考虑好这些之后,你就可以去刻意培养这些能力,一步步最终获取成功。

小凡叔于杜子建粉丝汇

2017年12月3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