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老太太晒太阳(散文)

 深山木槿 2018-02-01

冬天到来,一天冷过一天,就快数九了。

前些日子,户外活动,经过小区一个拐角,一个向阳背风僻静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半圆形小花坛,路牙石后,人行道花砖上,贴近围墙边,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在闲坐。现在说上了年纪的,该是七老八十的这把年纪。此后多次经过这里,老太太更多了。有带个垫子坐在墙根的,有带个马扎来的,有坐着轮椅来的还抱着个热水杯子,她们是来晒太阳的,暖烘烘的太阳底下,老太太们很享受,那神色甚是安详,如入安养之国、欢喜之园。

已是晌午之后,太阳从西南角斜着照过来。这真是闹中取静、阳光充足的好地方。往东二三百米,是车水马龙的大马路;往西三四百米,是书声朗朗、歌声飞扬的小学校和幼儿园;北面么,是密集的楼房。与我们在所有的城市见到的都一样,高耸的水泥大森林,连那高高的杨树,也要伸长了脖子,一年里也见不到几次阳光;不少人家,窗户里洒进阳光有点儿奢侈。倘若站在楼宇间,你要做引体向上运动,引颈仰望,或许能从楼的缝隙中看到一线蓝天,或白云、或星星,运气不好的话,只能看到一片灰雾。即便如此,你还是要经常出来仰望一下,据说这对治疗要脊椎病或白内障什么的有好处。只有眼前这块巴掌大的一角,南面才起来一幢楼,西南角地块还空着,废弃的工棚、枯黄的杂草、零散的石块,甚是荒凉,与周边的景观极不协调,那地方还能盖四五幢楼呢,听说是要建商场综合体什么的,又听说开发商没钱了,拖着不建了。老太太觉得,什么都不建才好呢,这里有太阳,僻静、暖和,没个遮挡的,这就够了。积点儿德,留着它吧。

你不得不佩服老太太们独到的眼光。起初还是三个五个地零散来的,就坐在那儿愣神、发呆、眯眼,或小睡一刻,此后彼此多看几眼,偶尔搭腔,说几句相互听不清、也听不懂的话儿,相视一笑,继续各自晒太阳;而后,来的人日渐多了,有推着轮椅来的,有拿着水壶打持久战的,有带着小被子还有专人陪护的,有身板结实的老汉,也有准老太太级的大妈们赶来凑热闹;又不知从何时起,原先在附近公园散步,等着去小学校、幼儿园接孙囡孙女的一杆众人也挤进这里了,她们三三两两的,笑谈着家常里短,打听着娱乐八卦,分享着育儿带孙的辛苦和幸福,老太太们很是不快,老太太角这不成了市井角了?

这情景与过去农村生活记忆高度重合。往昔,冬天农闲时,村里的老头老太太们,都这般地蜷曲在草垛前、屋山墙下,两手缩在袖笼里晒太阳。那是因为屋子里阴冷,冬天里阳光下外面比屋子里暖和。不少地方现在也是如此,而且不仅是老人,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喜欢晒太阳,一边晒太阳,一边不停手里的针线活儿和零碎活儿,这是古老、最自然的生活方式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逐日而行,这样一幅自然古朴的生活写真,打着时代烙印,虽已渐渐远去,却也时常在记忆中浮现。

那一回看电视,有一个镜头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一个超级大湖上,成堆的甲鱼往岸边的几块突出的石头上挤,只为晒一会儿太阳。挤得你上我下,几上几下,相互倾轧,爬上去的,晒得一会儿太阳,得到了温暖,吸收了能量;挤下来的要在冰冷的湖水里继续受冻,所以要不停地把爬上去的给挤下来,这人与动物,何其相似乃尔!

倒是无意将湖中甲鱼与老太太晒太阳类比。不过,冲突还真就发生了。那天有些冷,几个大妈早早来到,占据有利位置。一位坐轮椅来的老太太来的稍晚,只好在远一些的地方停下,那里有风。过了一会儿,推轮椅的护工不愿意了,说俺家老奶奶八十几岁的人了,就这巴掌大地方,晒个太阳还有人争,这叫什么事儿?那边有人附和:就是的,你们年纪轻的不会再找个地方吗?这可是咱几个老妈子的地方。那厢边有个女高音砸过来:这是谁家的地盘啊?没刻着谁家的名字啊,咋来不得么!这一来二去,你一言,我一语,对呛起来,就成了两个阵营,老太太一边,大妈们一边,嚷嚷一阵子,老太太那边,主要是陪护人说话,老太太们不大言语。忽听得幼儿园那边喇叭响起:“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嘿,留不下了!到接孩子的时间啦,孩子拴着众人的心呢!呼啦一下子,一群人作鸟兽散。剩下几个老太太,相互看看,无语。天色已晚,也该回去了。

再后来呢,这里复归平静,还是老太太们的地盘。

本也喜欢晒太阳,想去凑个热闹,这情景,还是算了吧。

(苏生写于201712月)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