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校大学生被高中生家长“抢购”

 孟溪ProbeT连山 2018-02-02

寒假中“励志榜样”俏得很

名校大学生被高中生家长“抢购”

  •   漫画/何朝霞   漫画/何朝霞

      编者按

      2018年寒假如期而至,不同阶段学生所迎接的寒假各有精彩:名校大学生寒假回家,被追捧为励志榜样;高三学生面对自主招生、艺考等多重选择;随着新高考的临近,倒逼中小学改革,寒假对综合素质培养愈加重要……

      长沙晚报《教育周刊》从本周起推出“2018年寒假探营系列报道”,持续关注学生群体在寒假的生活和学习状态。欢迎你通过长沙晚报官方微信微博关注和参与。

      长沙晚报记者 岳霞 实习生 喻萍

      在华中科技大学读大一的苏同学,还未放寒假,老爸就跟他出示一个假期日程清单:1月30日上午跟爸爸同事刘阿姨的儿子见面聊聊高三如何加油冲刺;2月4日下午跟周阿姨儿子、张阿姨女儿等同学5人聊聊高中阶段学习如何规划;还有请求一对一补习功课的,表示求的不是知识的讲解,而是方法的传授和正确的学习观的感化。寒假来了,学霸大学生和高中生,就这样在家长的撮合下,形成了新“寒假学习共同体”。

      谁最受高中生家长青睐?

      名高中毕业,名大学就读

      张璐的孩子正在长沙市实验中学读高二,她也是“名校大学生妈妈粉丝团”成员之一。她邻居的孩子去年录入到清华大学就读,这几天一碰到邻居,她就在打听清华高材生什么时候放寒假。

      张璐说,能考入清华大学就读的孩子,肯定智商不一般,但是抛却智商的因素,还有不少非智力因素很重要:比如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有些方法可能家长也知道,也经常说,但是孩子未必听,而且认为你太啰嗦。从一个考入名校的同龄人口里讲出来,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张璐说,这种“优质励志偶像”,应该成为自家看得见摸得着可以效仿的榜样,也是她像许多家长一样启动“跟名校大学生见面会”的初心。

      在华中科技大学就读的苏同学毕业于长郡中学,去年高考因理综发挥欠佳,没考入理想学校。不过在熟知他成长的阿姨们眼里,是个妥妥的高情商学霸,多才多艺,为人谦逊,很有礼貌,是他们心中孩子最优质偶像热门人选。寒假未至,苏同学的爸爸便接单不断。

      中国人民大学的大三学生肖晟昕大一大二的寒暑假都没有“消停”过,父母两方的很多亲戚都找过他,同辈的表弟,还有一些跨辈分的小孩,初中的高中的都有。“印象深的是有一次辅导一个亲戚的小孩物理,本以为他哪里不会按自己的解题方法讲一遍就好,但最后却是把整个知识章节从头到尾都帮他过了一遍。”

      为什么都从熟人的孩子“下手”?张璐说,因为看着孩子长大,对孩子的品性非常了解,相比在网络发布家教信息后来应聘的大学生,更知根知底,可以杜绝“引狼入室”的后患。

      家长为何着急找偶像?

      青春期孩子沟通艰难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少家长也表示,为什么现在家长都热衷于跟孩子找“榜样”,背后也有苦衷:因为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可能越来越难沟通,一方面,他们挑战和质疑家长的权威性;另一方面,亲子沟通渠道并不畅通。

      “去年暑假我也是请了一个刚录取到中山大学的同事的孩子到家里来玩,我一直以为我孩子比较内向,那天我在门外偷听了一下,才发现他不仅说起来滔滔不绝,而且说到精彩处还手舞足蹈,这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另一面。”受访家长雷女士表示,这次聚会后,她请同事从儿子那里探听到一些情况,转折了解了一些自己孩子平时不会跟他袒露的心声。

      长沙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谢卓婷表示,家长这种“找伙伴做榜样”的方式,虽然很多情况是出于一种无奈,事实上很有科学依据。美国学者凯利和汉森概括出伙伴群体对青春期男女成长的积极功能中,就包括“科学研究显示,伙伴群体的交往数量和质量都关系到孩子们的道德发育水平”,伙伴群体中的友谊关系对青少年获得健康的情感、保持良好行为和纠正不良行为所起的作用,往往不亚于家庭、学校和其他管教机构,这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自助与互教途径。“这其实也就是我们中国传统俗语‘行要好伴,住要好邻’的原因。”谢卓婷表示。

      亲身说法提升可信度

      名校招生让学生代言

      到了寒假,不仅是家庭间的名校学子交流,更有民间教育论坛之间的交流,有的学子还肩负了替学校宣传和招生的重任。

      2月4日晚上一场关于“湖湘青年主题”的公益论坛,就由清华大学湖湘协会、中国科学院大学湖湘协会、清华大学长沙校友会“联合举办”,换而言之,就是“长沙学霸们回长沙了,大家一起来聊聊”。听说这个聊聊还有经济收益产生:门票所得所有收入将全数捐赠给清华大学湖湘协会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湖湘协会。

      而最近的留学交流会上,一些海外名校长沙学子对学校的推介,也更赢得了家长的咨询兴趣。来自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的小张同学告诉记者,长沙家长总是把眼睛盯在排名上,一说就是“常青藤名校”,其实就艺术设计而言,罗德岛设计学院就是顶尖名校。现场咨询的一位家长听完自嘲地表示,自己单看学校名称,以为“学院”就是比“大学”要低一等的学校,类似中国的二本,“今天才知道谬之千里”。

      对家长安排满不满意?接受记者采访的几位名校大学生都表示,可以理解家长的热切心情,也期待自己能“不辱使命”。也有大学生表示,不少饭局是童年一起玩过的伙伴,大家聊聊天还好,有的则是完全陌生的伙伴,“全程尬聊,也是蛮痛苦的”。肖晟昕则有些无奈地表示,“如果要讲题的话,因为已经毕业了一两年,再去给他们讲自己也需要重头看,又不同于家教是义务劳动没有薪酬,既嫌麻烦也没有很大动力,后来就直接跟妈妈说不去了”。

      “名校生榜样”管不管用

      听大学生们怎么说

      家长的这种方法有效吗?名牌大学的学生能带给孩子什么?在南京师范大学就读的陈祎祎同学表示:“我觉得家长对孩子的这种期待是人之常情,只要不走极端把成绩看做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就没毛病。至于效果,名校大学生这个群体毕竟太宽泛了,因人而异吧。有的能带来知识,有的人能带来技巧,但比较共同的可能是对于未来大学的眼界,一方面更了解名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自己也可以树立较明确的目标。”

      肯定了名校大学生能带给孩子一定帮助的同时,陈祎祎同学也表示:“名校学生并不一定适合教学,期待归期待但具体措施还是要根据实际所需来选择。”肖晟昕也认为,如果单就补习而言,他觉得请普通大学的和名牌大学的学生辅导不会有很大差别,主要作用都是在假期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对不会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巩固,教学习方法也只是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没有效也不清楚。“真正有用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这样的“共同体”也一般大多集中在大一阶段,随着寒暑假学习实践和实习任务增多,大学生自顾不暇,家长也体谅孩子,不再“接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