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拉林河

 老先生书斋 2018-02-02

    拉林河(满语:lalin bira 意爽快)是松花江大支流,也是松花江干流源头之一。拉林河流域总面积21844平方公里,其中黑龙江省境内流域面积11290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上旬为结冰期。水源丰富,主要靠多条高山融雪和地下水补给。最上游建有磨盘山大型水利枢纽、支流牤牛河建有龙凤山大型水利枢纽;中游右岸建有五常灌区,可灌溉农田8万亩;引拉灌渠总长81公里,可灌溉农田24万亩。该流域是黑龙江、吉林两省水稻主要产区之一。

1 概况

       拉林河,是松花江的支流,流经黑吉两省,中下游是黑吉两省的界河.拉林河发源于长白山张广才岭地区。全长244公里,流域面积21844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35亿立方米。主要支流有卡岔河、大荒沟和会塘沟。拉林河南岸的朱尔山,风景秀美.拉林河在扶余县境内开凿了引拉河,灌溉了农田.拉林河 又名“兰棱河”。松花江干流右岸较大支流,位于黑龙江省南部与吉林省北部边境。辽、金称“涞流水”,元称“刺林河”,明称“纳怜河”,清代始称“拉林河”。“涞流”、“拉林”,均为满语“欢喜”之意。

   拉林河发源于张广才岭南部的别石砬子山,大致自东南向西北行,流经五常、舒兰、榆树、双城、扶余等县(市),在双城市多口店附近汇人松花江。其多数河段为黑龙江、吉林两省界河。全长448公里。干流在溪浪河口以上为上游,属于山区,河槽深狭,比降较陡;溪浪河口至卡岔河口为中游,河道比降渐缓,河谷逐渐开阔,五常水文站处,中高水位时最大水面宽750—1800米,最大水深3.2—5.6米;枯水位时最大水面宽240米,最大水深0.4米。

       卡岔河口至入松花江河口为下游,河宽多蛇形,中低水位时河床无明显界限,蔡家沟水文站处,中高水位时最大水面宽170米,最大水深4.4—6.4米;枯水位时最大水面宽160米,最大水深2.6米。主要支流有溪浪河、牤牛河、卡岔河等。流域总面积19215平方公里,其中黑龙江省境内流域面积11290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上旬为结冰期。水资源丰富,上游支流牤牛河建有龙凤山大型水库;中游右岸建有五常灌区,可灌溉农田8万亩;下游右岸开挖引拉灌渠,总长81公里,可灌溉农田24万亩。中、下游两岸是黑龙江、吉林两省水稻主要产区之一。

  拉林河流域曾是辽、金时代的古战场。1186年(金大定二十五年),金世宗在拉林河左岸建有得胜陀碑以纪念大捷。

牤牛河:发源于本县冲河镇大秃项子山西坡。辽金时称暮棱河,清朝时称莫勒恩河,民国初期叫漠泥河,忙牛河是漠泥河的谐音。牤牛河由东南流向西北,经四平山在冲河附近有支流冲河汇入,再经龙风山水库,北折至志广乡新立屯附近,又有支流大泥河汇入,折向西流,在营城子乡马青山屯附近流入拉林河。牤牛河有主要支流14条,支沟183条,河长约201公里,流域面积5 300平方公里。[2] 

大泥河,牤牛河水系一支流,发源于县境内珍珠山乡,由鸡冠砬子、青沟吉岭和苇安山的多股沟叉汇集而成。境内流域面积1 198平方公里,流长62公里,河宽35米,多年平均流量3.48秒立方米,经老街基乡三阳乡入五常县牤牛河。

冲河,牤牛河水系一支流,发源于境内珍珠山乡南部老秃顶西坡,全长36公里,境内流长29公里,宽100米,境内流域面积52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0秒立方米,水势急湍,经珍珠山乡境内三道冲河入五常县境牤牛河。[10] 

溪浪河:发源于吉林省蛟河县秃头山,元代称活沦水。上游有细鳞河呼兰河(霍伦河)、珠琦河等几个支流,流至舒兰县的平安附近汇合,向北流入本县,称溪浪河,至五常灌区二道通拦河坝上注入拉林河。在本县境内流长24公里,流域面积130平方公里。[2] 

细鳞河,为拉林河的一级支流。源于县内秃老婆顶子山北麓,海拔1 098米,东经127。1 1’,北纬43。58’。出源东流至上营镇的会康屯转东北,至健康屯折向正北,过马鞍山屯有左支流马鞍山沟汇入;至东安屯有右支流东安沟自东来注,至西安屯又有西安沟由西注入。细鳞河因昔日盛产细鳞鱼而得名, “细鳞”满语为“鲤拐子”即小鲤鱼,又名锡兰河, “锡兰”满语为相连,因河有两源(呼兰、细鳞)故名,又日“双川河”,今亦称溪浪河,则以近音而言也。[11] 

呼兰河(霍伦河),为拉林河的二级支流,细鳞河(溪浪河)的一级支流,源于黑龙江省五常县内大秃顶子山南麓,海拔l 250.2米,系东经127。437,北纬44。127。出源后流至鸭子架山折西,过长安堡转西北,至榆树沟有左支流榆树沟河自西南来注;至榆树沟屯北又有右支流柳树河自东汇入,至桂家街有左支流新开河自西南注入;。至新安街有右支流石头河及左支流半截沟河汇入后流向正北。呼兰河至梨花屯,有秀水河自东注入,至赵家屯有左支流柳树河子自西南汇入。至泉子沿屯北,有大安河自西南来注。至北七里屯,有珠琦河自东注入。呼兰河至北七里屯转西北,过七里大桥至小城子屯有右支流黄泥河自东汇入。黄泥河上有二源,其南源于万寿山西麓,其北源于长发堡东山。二源会合转西北。至田家街转西入主河,流域面积50.8平方公里,河长18.1公里,河道坡度3.1‰:呼兰河于平安镇西与铁路桥交叉,至双河屯西与细鳞河汇流进入溪浪河。(呼兰,细鳞两河汇流口以下谓溪浪河)从河源至河口,河道长128.4公里,河道坡降1.7‰。呼兰河,又称霍伦河。“呼兰’’系满浯“烟筒”之意,据《吉林市史志资料》载:两百年前,沿河林区住户以空木为烟筒,名日“呼兰“,有人定居后,遂以“呼兰”为河名,该河上游榆树沟以上,河道坡陡,水的流速大,轰鸣有响声,故又名“响水河”。[12] 

珠琦河,满语系“珠琦都”之音转,意为鹰鸪鸟。发源于大眼睛山西麓,海拔750米,东径127 P35’,北纬44。14 7,出源北流又折西北,至新开屯左支流西南岔河自南汇入,至八里屯有右支流向阳河汇入;至薛家屯大庆河自南来注,主河经珠琦屯北入呼兰河(霍伦河),海拔220米,东径127。137,北纬44。30 7。流域面积320平方公里,河长50.3公里,河道坡降4.1‰,上游河床为大卵石,下游为粗砂砾。[12] 

卡岔河,是拉林河支流之一,发源于老爷岭山脉的吉林市舒兰市二道乡庆岭朱家小院附近,呈东南至西北走向,上源有三支,即上二道河、上三道河和天德河,其中以上三道河为主源。在亮甲山水库附近汇合,经舒兰、榆树两市于牛头山下游隆家亮子附近汇入拉林河。卡岔河全长213公里,流域总面积3136平方公里,长春市境内河长90公里。[1] 

芹菜河,发源于老马南山,于九胜屯东北过森工小铁路入主河。集水面积22.3平方公里,河长10公里,河道坡度3.2‰;

新立沟,其上游有二源,南源为白石砬子山西麓,西南源为土顶子山,两源于万屯西北汇合后,向北流过德胜屯,于金马街西穿越小铁路入主河。集水面积32.9平方公里,河长11.7公里,河道坡度1.7‰。[3] 

堤防

伪满康德7年至9年(1940年至1942年),日伪统治者强征农村劳力,在五常县城西、安家、营城子境内,沿拉林河右岸修筑3段堤防,总长约36.3公里。这些堤防施工标准低,防洪能力弱。
  解放后,人民政府组织人民群众连年坚持兴水利,治水害。1950年至1980年曾多次动员农村劳力,在拉林河、牤牛河、溪浪河沿岸筑堤防洪。堤防总长232公里,其中拉林河堤长123公里,基本达到设计标准,防洪效益可保护农田24.69万亩。溪浪河堤长20公里,可保护农田2.94万亩。牤牛河堤长89.14公里,属未完工程,堤防断续,尚未达到设计标准,防洪效益差。因上游有龙凤山水库拦洪,多年来洪害不重。后来对既有的各种堤防,连年维修加固,防洪能力不断增强。[13] 

双城市拉林河堤于1956年将民堤联结,去弯取直,加高培厚修筑起来的。沿拉林河右岸,从单城乡政前村前房子屯起,经前进、兰棱、金城、韩甸、对面城到万隆乡增产村下多口与松花江堤相接,全长65.54公里。1956年达到历史上最高水位141.4米(石家崴段),洪峰流量为4030立方米/秒。新修河堤,堤质松放,有13处决口。是年10月将决口处整修加固。1960年、1962年和1965年进行三次大的维修加固,加高培厚。河堤总土方量为230万立方米。堤横断面高2-4米,顶宽为4米,坡比迎水面为1:2,背水面为1:1.5,尚有17.8公里未达到20年一遇的防御标准。1980年开始堤防绿化,1985年有苗圃13处,育苗119亩,绿化河堤17.1公里,面积1214亩。拉林河堤保护24个村屯,12.38万亩耕地免遭水害。[14] 

治涝

五常县内有低洼易涝地85.18万亩,大片内涝地多分布在拉林一带。形成内涝的主要原因,是七、八月间降雨集中,积水难排所致。解放前长时期听任自然,内涝问题未得解决。解放后,原拉林县政府把治理拉林一带的内涝做为水利建设重点,于1948年6月开始修建第一排水干渠工程。当时,松江军区二线兵团出动1个团的人力支援挖渠,施工月余完成土方量约30万立方米。翌年4月又在松江军区的支援下,修了第二排水干渠工程,农民称这两条干渠为"军民团结壕"。两条排水工程建成后除涝面积达4万亩。为根治拉林河的内涝,1965年经过实地勘测,决定分两期施工。翌年7月,牛家、红旗、双桥子、背荫河、八家子、拉林、兴隆等乡(镇),出动1.6万名劳力,到9月中旬完成土方200万立方米。第二期工程10月份动工,至1967年3月结束,完成土方量283万立方米。至此,拉林一带治理内涝的水利工程已初具规模。[13] 

拉林河堤于1956年将民堤联结,去弯取直,加高培厚修筑起来的。沿拉林河右岸,从单城乡政前村前房子屯起,经前进、兰棱、金城、韩甸、对面城到万隆乡增产村下多口与松花江堤相接,全长65.54公里。1956年达到历史上最高水位141.4米(石家崴段),洪峰流量为4030立方米/秒。新修河堤,堤质松放,有13处决口。是年10月将决口处整修加固。1960年、1962年和1965年进行三次大的维修加固,加高培厚。河堤总土方量为230万立方米。堤横断面高2-4米,顶宽为4米,坡比迎水面为1:2,背水面为1:1.5,尚有17.8公里未达到20年一遇的防御标准。1980年开始堤防绿化,1985年有苗圃13处,育苗119亩,绿化河堤17.1公里,面积1214亩。拉林河堤保护24个村屯,12.38万亩耕地免遭水害。[14] 

水库

磨盘山水库,为拉林河干流最上一级水库,坝址位于拉林河干流上游黑龙江省五常市沙河子镇沈家营村上游1.8km附近,距河口343km,坝址距哈尔滨市区约180km。地理坐标为东经127º41′20″,北纬44º23′40″。总库容5.23亿立方米。工程于2003年4月开工,2006年年底竣工。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151km2。水库多年平均降雨量500~800mm,多年平均年径流量5.6亿立方米。磨盘山水库是拉林河流域最上一级控制性工程,为多年调节水库。属于黑龙江省年径流高值区,水量丰富,水质好,无污染。因此被选定为哈尔滨市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优质可靠水源,同时在对水库下游防洪、灌溉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综合利用效益显著。

亮甲山水库,位于吉林省舒兰市卡岔河上游亮甲山乡境内,是一座以防洪防涝为主,结合灌溉、养鱼、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库。该水库也是吉林省著名的旅游胜地,因宋朝民族英雄岳飞在此“亮甲”而得名。库区景观如诗如画,秀美多姿。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618平方公里,系多年调节水库,总库容1925亿立方米,是卡岔河流域控制性工程,对根治卡岔河洪涝灾害已发挥重大作用。

龙凤山大型水库,1958年,经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勘测设计,在水利厅第二工程处的支援下,右岸一级支流牤牛河修建龙凤山大型水库1座。动员全县劳力2.5万余人,红旗招展,夜以继日,历经10载,于1968年大坝、隧洞、溢洪道、输水洞等枢纽工程基本竣工,控制面积1 740平方公里,为年调节水库,调解水量2.8亿立方米,总库容2.33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32万亩,其中水田25万亩。[15] 

延军水库,位子青岭乡延军村。拦第五排水干线水,由县水利局勘测设计与施工。1958年8月动工兴建,1959年10月竣工。坝长600米,最大坝高6米。坝顶高程165米,设计水位164米,死水位162.5米,设计总库容为87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为248.9万立方米,死库容20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O.3万亩,其中水田O.08万亩。养鱼水面800亩,养鱼50万尾。近几年由于天气干旱,库内无蓄水,不能发挥效益。库区荒地有些已被开垦.大坝遭到破坏,现已基本报废。

玉皇庙水库,位于榆树市十四户乡境内,卡岔河支流二道河上游,大坝东距土桥镇4公里。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87.6平方公里,枢纽工程有主坝、泄洪洞、输水洞组成。水库始建于1958年,是榆树市最大的一座中型水库。玉皇庙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养鱼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2007年,松辽委复核玉皇庙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300年一遇。加固后水库死水位185.8米,死库容27.7万立方米,兴利水位190.1米,兴利库容2490万立方米;设计洪水位191.83米,相应库容4741万立方米,校核洪水位192.66米,总库容6061万立方米。最大泄量70.8立方米每秒。[16] 

石塘水库,位于榆树市卡岔河流域二道河支流半截河下游,坝址在城发乡北1.5公里处,距榆树市19公里。石塘水库大坝工程始建于1958年,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14.4平方公里,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75.52米,库容为1231万立方米,石塘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养鱼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城发乡着力开发石塘水库,依托石塘水库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17] 

向阳水库,位于榆树市卡岔河右岸,三道河子上游。坝址距向阳镇向阳屯2公里。水库控制流域面积67.1平方公里1958年建库时定名位奋进水库,因位于向阳乡向阳南,1960年取名向阳水库。向阳水库是一座以防洪除涝为主、结合灌溉、养鱼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2007年,松辽委复核向阳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300年一遇。加固后水库死水位184.5米,死库容146万立方米,兴利水位188.87米,兴利库容1351万立方米;设计洪水位190.08米,相应库容2179万立方米,校核洪水位190.73米,总库容2621万立方米。最大泄量58.38立方米每秒。[18] 

引水

龙安干线。以龙凤山水库为水源,修建经龙凤山、光辉、民意、志广等乡,至安家镇境内的一条引水渠道,全长65.8公里。国家投资220万元,于1976年动工,共动员劳力7万余人(约600万个工日),到1979年5月,历时两年半,工程完成27公里,灌溉水稻面积800亩。后经陆续整修,到1985年,灌溉面积达1.36万亩。[15] 

红旗运河,1958年建设,双城市曾兴修引拉林河水灌溉农田。经勘测设计,渠首在五常县红旗乡唐家店附近,总干渠深入双城市境内。当年秋季开始施工,经秋冬两季,完成渠首总土方任务的71%,总干渠单城一段初步形成。1959年3月末,因未列入省、地计划之内,县人、财、物不足而停建。1976年经省、地批准,双城市在红旗运河的基础上,续建引拉工程,定名为友谊渠。友谊渠是本县历史上第一个大型引水自流灌溉的水利工程。渠首位于五常县红旗乡沿江河村和吉林省榆树县怀家乡石龙山脚下。于1976年11月动工兴建,1977年6月完成了第一期主体工程,6月25日举行剪彩仪式,胜利通水。当年有单城、前进两乡受益,灌溉农田2万亩,其中水田5000亩。此后,逐年按工程设计继续施工,1979年4月基本建成。修筑干渠5条,总长177公里,支渠54条,总长332公里,支渠以上构造物398座。共完成工程量103 7.01万立方米。其中土方1026.32万立方米,石方8.46万立方米,混凝土2.23万立方米。

友谊渠,整个工程由渠首、库前灌区、石人沟水库、库后灌区四部分组成。渠首在五常、榆树两县交界的石龙山脚下,距双城市境11公里。主要工程有拉林河主河道上堆石拦河大坝一道,长300米,坝前右岸非溢流坝两段,共长840米,坝前右岸八孔进水阐门一处(2×2米)。拉林河水通过阐门流进总干渠引入双城市境内,最大流量为32立方米/秒。库前灌区从渠首起,包括总干渠,东、西两条分千渠至石人沟水库。总干渠从单城乡双跃村入县境内,经前进、兰棱到金城乡东风村,全长54公里。在金城乡东风村总干渠尾端,建分水闸门1处,将水流分开,分别流入东、西2条分千渠。东分千渠从分水闸起,经希勤、韩甸、对面城、团结到杏山乡双青村邢家屯流入石人沟水库,长46公里。西分干渠从分水闸起,经韩甸、对面城到万隆乡吴家村流入拉林河,长37公里。在西分干渠上,于韩甸乡高家村又开红旗分流1条,至对面城乡楼上村流入拉林河,长21公里。库后灌区包括石人沟水库后的高、低两干渠。高干渠从石人沟水库起,经杏山、水泉、临江到农车镇仁利村流入仁利水库,长19公里,低干渠尚未修建,设计从石人沟水库起,经杏山,临江到永胜乡永革村流入松花江,长22公里。友谊渠流经14个乡(镇)99个村。灌区总面积为7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49.9万亩,草甸子10万亩。设计灌溉面积为24万亩,其中水田14万亩。工程有效灌溉面积为9万亩,其中水田7万亩。1985年实际灌溉面积达到8.3万亩,占工程有效灌溉面积的92.2%,其中水田7万亩,占工程有效灌溉面积的100%。[19] 

排涝

第二排水干线:始建于清朝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由三甲喇四屯(现希勤乡境内,此屯光绪末年被水淹没)西门外起,向南通小四屯(现和平村)东,王暖屯(现金河村)西,经吴金屯(现金城村)、上台子(现金城村)东,流入拉林河。顺水沟全长11482米。1948年在原顺水壕的基础上,重新勘测设计,延伸扩展成从乐群乡富勤村北甘井子起,经同心、希勤、兰棱到金城乡上台子屯西,泄入拉林河。干线全长28.5公里,最大底宽24米,平均底宽18米。有分干线1条,支线6条。控制受涝面积18.01万亩。

第三排水干线:1948年秋勘测设计,1949年春施工,当年主体壕段基本完成。但下游有3.6公里壕段,靠京哈铁路太近,改线8.2公里,于1950年4月全部竣工。从幸福乡永支村起,经联兴,双城镇,朝阳到兰棱镇永发村房身泡屯泄入拉林河。干线长37.2公里,最大底宽19.2米,平均底宽12米。有支线6条。控制受涝面积19.09万亩。

第四排水干线:1948年勘测设计并施工,1949年5月全部完成。从联兴乡庆华村屯东起,经单城到前进乡政国村徐家洼子屯西泄入拉林河。干线长29.3公里,最大底宽15.5米,有支线5条。控制受涝面积16.3万亩。

第五排水干线:1948年勘测设计并施工,1949年5月全部完成。从青岭乡延放村西北起,到单城乡政前村前房子屯南泄入拉林河。干线长22.7公里,最大底宽25.6米,有支线2条。控制受涝面积6.6万亩。[14] 

4航道

在辽金时代,拉林河(金称涞流河)水大流深,可通大船至松花江。金灭辽后,为了把从汴京掠获运往上京会宁府(今阿城白城西),在拉林西瞪眼沟开凿了沟通拉林河与松花江的漕运运河一条,俗称金兀术运粮河,金灭后淤积荒废。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县内不论官办、民办砍伐的木材,多由河道运输。每年一般在桃花水下山时节,将元木编成木排,由牤牛河、拉林河上游顺流而下,每排2人操纵,放至牤牛河与拉林河汇合处(运距约180华里),将两排并为1排,由4人流放,流放300华里左右,至中东铁路沿线的木材集散地蔡家沟,开始停排,出河贩卖,每年流放木材约10万立方米。

日本侵略者侵入本县后,森林统被日本采伐组合霸占,木材流放采用散放"赶羊"的方式,每年近10余万立方米木材均在桃花水下山后的十几天内推进上游河道,因水景不足,不能散放"赶羊",便在拉林河上筑起16道水闸,在牤牛河筑起12道水闸,以提高水位,使木材能流放下来。两河木材分别流送到山河屯金家口门和安家口门两处出河上岸。山河屯金家口门和安家口门各占地20余公顷,原木入圈后,由河把头指挥出河。当时,以人力捞抬上岸。按材长、树种、材种归楞后,用铺有道轨的马拉"轱辘马予"(铁车架),从两个口门分别倒运至山河屯和安家两个贮木场(均在火车站附近),然后再由安家站和山河屯站装火车,有的几经周转运往日本,有的销售外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