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札记
《明史》卷309: "十七年正月庚寅朔,自成称王于西安,僭国号曰大顺,改元永昌 ,改名自晟。追尊其曾祖以下,加谥号,以李继迁为太祖。”“自成为人高颧深,鸱目曷鼻”。
这段记载于明史的文字,揭示了一个大秘密?
“闯王”李自成,在称帝之后开始认祖归宗,他没有认唐太宗李世民,也没有认圣人李耳,而是以西夏李继迁为太祖。
这李继迁是何许人?他是北魏鲜卑后裔,本姓拓跋氏,出身党项族平夏部。而西夏,就是由党项人组成,宋代时历经十帝,享国一百八十九年。而李自成的相貌颧骨突出,眼窝深凹,眼睛像鹰,鼻子如蝎,与汉人有不小的差异,却与党项人有些相似。李闯王的相貌和行为,在明史中清清楚楚的记载着,更有专家考证,这位灭大明朝的大顺皇帝,真的不是汉人。
当年,西夏与大金一起联手灭了汉人政权北宋,谁知几百年后时过境迁,他们的后人大顺和大清又开始一起灭了汉人政权大明朝。李自成世代居住在李继迁寨,先后两次称帝都以西夏太祖李继迁为祖,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大顺王朝不过是西夏王朝的回魂而已。后人评说吴三桂投降了大清,一起对付大顺,是无耻的汉奸,其实就算他向李自成投降,以后也逃脱不了汉奸之名,冲冠一怒为红颜,夹缝生存吴三桂。
其实西夏创于李继迁,兴于李元昊,后亡于元蒙,真正的西夏王朝早就烟消云散,剩下的所谓异族,早就被汉人笑着吸纳同化,正所谓:“少年,我看你骨骼惊奇,和我们一起种田吧。”那些溃败逃窜的西夏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所以等到李自成建立大顺,破京灭明,他的手下最多的,还是局限性很强的农民起义军。同是白手创业打天下,李自成最终没有成为朱元璋,就是因为他有古代百姓的毛病,打骨子里容易满足,他曾这样说过:“陕,吾之故乡也。富贵必归故乡,即十燕未足易一西安。”这也说明,太恋家的男人,事业难成。
秦失其鹿,群雄逐之,其实在明末争霸天下的道路上,李自成很厉害,一开始起点就很高,不论是“均田免粮”,还是“开仓济民”,都是非常得人心的举动,并且他重视部队的纪律管理,从严治军,都为他用兵作战灵活机动,避实就虚,出奇制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可惜的是战场上的任意一个细节都不容被忽视,对于满清战力的疏忽大意,让闯王李自成最终走向了灭亡。并且起义军后期的腐化,又加上没有根据地,这让李自成队伍承受挫折的能力大大降低,一朝失败,接着就面临土崩瓦解了。
“一身甲胄任横行,满腹玄黄未易评。惯向秋畦私窃谷,偏于夜月暗偷营。双鳌恰是钢叉举,八股浑如宝剑擎。只怕钓鳌人设饵,捉将沸釜送残生。”相传这首《螃蟹诗》是李自成少年所做,可谓是霸气侧漏。
不管是那个族的,李自成也曾只是一个普通的放羊娃,到后来受到压迫,便奋起反抗的老百姓而已,虽然最终成了一代豪杰,显得一生辉煌,可惜死后很多事情都成了迷,李自成的功过,诸位看官怎么说?可以一起讨论。
对了,这尊塑像,有人说是李自成,有人说是张献忠,如果是李自成,相貌还真是与众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