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愚公移山干部学院学习多日,党校生活挡不住咱们喷空一会儿。走一路学一路,浅尝周边,咱不谈愚公移山,不谈济水之源,喷喷不太普及的东西。 中国第一部辞典是《尔雅》,作为当时中华文明的核心,辞典鼻祖《尔雅》少不了记载很多咱河南的NO.1。 “尔”是“近”的意思,接近,整理到比较好。“雅”是“正”的意思,正规正确正当。尔雅大概就是接近正确,让语言更正规,正确的整理集合。让用语合乎规范的标准。 《尔雅》在哪诞生的不好说,但记载了济源的第一个第一。《尔雅》说,“梁,莫大于湨梁”。大意是天下的河堤,哪里有大于湨河的河堤呢。湨河河堤,天下第一。 湨,ju(读音 居,不溴不臭随便嗅,哈哈)。这个生僻词没有别的解释,专门指济源的一条河流。河名很纯正顽强的活了2000多年,告诉我们过去的荣耀。 晋平公聚诸侯开国际会议,类似现在的G7,G20峰会,峰会地址就在湨梁,我想应该不是济源湨河附近,济源山多啊,不是国际聚会的好地方。(有说是孟州梁村岗)。齐国不忿,不来参加。你晋国有啥资格搞个G20。这是晋齐争霸的时代,和中美现状差不多,不过咱中国是和平崛起。老晋就准备敲打下齐,会议两年后就找个理由纠集小伙伴们(鲁国郑国卫国曹国等)攻打齐国,大获全胜。晋国又成为了中原的老大哥。 济源古代牛逼的两条河就是济水和湨河,济水基本都闻名天下,生育除了济源、济南、济阴、济阳、济宁等地名,现在黄河基本用的是济水山东的河道,济水从古代的大渎到现在消失,见证了历史人文的变迁,唯有湨河倔强的用着天下第一字为黄河锦上添花。 湨河发源济源太行山里,其中一个上游支流就是思礼镇的塌七河。思礼镇的名字来源于革命烈士原中共济源县委副书记于思礼,被反动派活埋在武山镇,后来武山镇改名思礼镇。当年毛主席时代,很多小三线建设就在济源,有钢厂有兵工厂,关于大三线小三线的我以后专门计划来一期喷空。思礼镇就有个旧531兵工厂,当年是和洛阳拖拉机搭配,战时可迅速拼装成大炮坦克之类的。后来国际局势变化,逐渐废弃,尤其是林.彪出事以后,和他有关(主抓)的林系兵工厂都逐渐冷了下来。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做成民宿客栈红色旅游等文旅项目。有朋友在这里做,红色时代的时光遗存也是我的爱好,我专门跑去了一趟,和几个负责人有一些交流学习。手机拍的照片和大家分享。 经常踏河寻山记录故事,我在参观的时候,下意识的问这附近有什么河流,吃水怎么解决。我进山的时候,在车里看到过“夏神庙”“掌上”“没口(路牌标音是mei kou,但当地人称mo kou)”等有趣地名村名,都一一记录,计划以后都去拜访挖掘一下和大家喷空。夏神庙据说是夏禹在这里疏导河道,山神作怪反对,最后是夏禹的坚持感动上天,命大力神推倒(塌)了七座山帮大禹。(塌七河的地名来源)。 小伙子告诉我这里有踏(塌)七河,让我一下子有点找到朋友感觉的样子。塌七河是千年湨河的源头之一。 湨河流入黄河,也叫南蟒河,在古代是很厉害的角色。可能也是古代植被山水好,河水充沛,先民们在这里花了大力气建设河堤。比起多数大河的河堤是天然外加小修葺,湨河的河堤估计人工的付出很大,被《尔雅》称为天下第一。侧面也说明那是这里人口也多(劳动力)、地位也重要(诸侯国际会议)。济源曾经是“原”城所在,是夏朝的都城之一,夏朝也是经常迁都。 济源的车牌代码是豫U,地形也差不多U形,几乎三面环山,开口处面朝黄河而去,前大河左右大山,交通不便,确是风水宝地,重阳吉祥(山南水北,藏风聚气,人杰地灵)。据说以前的祭天都是在王屋山,后来迁都北京后再北京搞了个天坛替代,山与北京的中轴线还是一致的。 湨梁,都说在现在一个梁村的地方。还有个湨梁村。我看有一些上山下乡的文字故事发生在这个村,却不在济源,不知道是作者的臆造(一般小说创作也避免实名实地)还是真有类似的,资料上暂时没查到。当年周王是把济源、孟州、温县等黄河北的地方给了晋,湨水向下也流经孟州、温县。 湨河现在修整的很不错,在这个初冬看上去还是清宽饱满,成为济源市区休闲约会漫步的好地方,当地人解释它叫“水目狗”,这样比较好记,水+目+犬,好记忆生僻的湨字。 如果说济渎庙是唯一遗存完整的河渎庙堂,是河神的总舵。那么湨河就是默默的千年隐者,是甘于角落的扫地僧。一个湨字,全天下没有其他地方可用,天下第一专属,很多传奇,今后我们去残留的河堤、下游的孟州温县边走边喷空。 ----人生苦短 · 及时性感----------山水随心 · 一起喷空----- |
|
来自: 沙场点兵qisa60 > 《天地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