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世民怎么评价司马懿?生性怯懦,并非良将之道

 湖光山色云深处 2018-02-02

《晋书》这本书很有意思,它并不是晋朝的下一个继任朝代编写的,而是在唐朝的时候,由房玄龄等二十一个人合力编写的。可能经历过进400年的时光,而且又是中国历史上最动乱的一段时间,一些事迹都已经模糊不清了。而《宣帝纪》又是晋书的开篇第一章,写的是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的一生。最有趣的是,《晋书·宣帝纪》最后有一段对司马懿的评价,而这段评价是由李世民亲自编写的。

李世民画像

《晋书·宣帝纪》中不乏有一些吹嘘司马懿的成分,但是却也算翔实的介绍了司马懿的一生。文末的评价中,李世民先是对司马懿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什么“天挺之姿,应期佐命,文以缵治,武以棱威”啦,“用人如在己,求贤若不及”啦,“雄略内断,英猷外决”啦,总之是对司马懿极尽赞美之能事。但是后面却有话锋一转,认为司马懿是个奸诈狡猾,特别没品的人。

李世民怎么评价司马懿?生性怯懦,并非良将之道

首先说的是司马懿与诸葛亮五丈原相持阶段,司马懿紧守寨门不出。诸葛亮给了他一些女人的衣物,他却假装很生气,要出门决战“诈欲示威”。之后又灰溜溜的高挂免战牌“莫敢争锋”。后李世民评价司马懿这一系列的表现为“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也就是说司马懿畏惧诸葛亮如虎,根本不敢短兵相接,诸葛亮已经死了还在疑神疑鬼,这应该是一个良将应有的勇气与决断力吗?

之后对司马懿的评价就更加尖锐了,“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这一段指的是司马懿诛杀曹爽的事情。天子还尚在,你就在内兴兵,先皇的陵土还没有干,你就在内与大臣自相残杀,一个忠臣的原则就应该是这样吗?

李世民怎么评价司马懿?生性怯懦,并非良将之道

“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虽然自己在世的时候拼命遮掩自己想要谋朝篡位的野心,但是后世的人又有谁看不出来呢?最终这种行为也就象是掩耳盗铃一般,以为别人不知道罢了。李世民自己也做过糊涂事,看来他对掩耳盗铃这种行为的后果也是非常清楚啊!

个人认为,李世民对于司马懿的评价在当时的情况下还是比较客观的。毕竟他是皇帝,评价别人的角度就与常人不同。司马懿这一辈子,先有曹操、曹丕,后有曹睿,都是比较能镇住他的人。但是当他一回头发现能镇住他的人都已经不在人世的时候,心中也难免升起一股雄心壮志,但是却又想保持自己忠臣良将的人设。所以这造反的事情自己是万万不能干的,他所能做的,就是给子孙们铺出一条路。果不其然,在他死后也没多长时间,他的孙子司马炎就篡位建立了晋朝。

加粗字体均为李世民评价司马懿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