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前文—— 以下内容由近及远,先从距诸葛亮最近的大人物说起。不提蜀国的一票粉丝,就拿同时代的吴国大帝孙权来说,他不仅在诸葛亮生前对其评价非常之高,而且在其死后还对他的子侄辈,也给予较高评价(这当然也跟诸葛亮连吴抗魏的政策有关)。 ![]() 再晚点儿,有晋武帝司马炎,此人就是诸葛亮晚年最大的对手——司马懿的孙子,晋朝的开国之君。他对诸葛亮的评价是:“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呼!”可见司马炎对诸葛亮的政治能力是非常肯定的。 ![]() 鄙人以为,魏宗万老师饰演的司马懿最为写实,雄才伟略之中又不失奸雄之气,堪称当代最佳 此外,司马炎还召集大臣编修诸葛亮的生前著作、用兵方略和阵法等,并刊印成书(这段来自野史),时时观阅,可见司马炎对诸葛亮的文韬武略是持肯定态度的。诸葛亮对晋朝毫无贡献,但晋朝因为皇室对其崇拜,终晋一朝都对诸葛亮后人以国士待之,诸葛家族也成为晋朝世代簪缨的豪门士族。 此后,晋朝衣冠南渡,此时的东晋的统治者们,更是对诸葛亮这种辅弼幼主、匡扶汉室的事迹加倍推崇,君臣常叹国家危难,从而产生了“再生孔明”的愿望!是以,此时的诸葛亮威望在五胡乱华时期,更上一层楼。同一时期与晋室并立,共称“王马公天下”的王导、以及野心勃勃的大司马桓温,尽皆为武侯的忠实粉丝。 ![]() 此后,前秦天王符坚当遇到名士王猛之时,对其才能赞赏有加,将自己与王猛比做刘备与孔明,足见这位帝王对诸葛亮的看重。五胡十六国时期,称孤道寡者不计其数,孔明的崇拜者就占了半数之多,这里就不一一提及了。 ![]() 时间来到李唐王朝,唐人对诸葛亮的崇拜达到一个新高度——太宗一朝,不论君臣还是将领,皆为诸葛亮的铁粉!李世民跟大臣闲聊时,曾问:“征与诸葛亮孰贤?”这时候,宰相岑文本答曰:“亮才兼将相,非征可比!”李世民深以为然,再问魏征,魏征亦称不敢与孔明相比! 拿手下最贤明的宰相魏征与诸葛亮相比,可见李世民对魏征的喜爱,但更能看出李世民和唐初一班名臣,对诸葛亮的崇敬!而且李世民君臣对诸葛亮的评价是“才兼将相”!这是对诸葛亮政治及军事能力的最大肯定!相比绝大多数只会打嘴炮的网友,相信身为当世名将的李世民,更有资格评价武侯的军事能力! ![]() 诸葛亮、李世民为都是他一个人演的,所以在各个方面,都对演过的角色拂照一番,反正都是自己,横竖不是外人 也正是为此,因《三国志》里,陈寿用“将略非其所长”评价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结果大大得罪了大唐君臣——魏征和房玄龄在主修《晋书》时,便对陈寿竭尽所能的抹黑,还把陈寿父亲犯错受刑之事大书特书(之前的史书均为记载此事,极有可能是大唐君臣刻意为之),恨不得将其祖宗十八代都黑一遍! 此外,李世民和盖世名将李靖一致认为,《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陈寿不知兵事,竟会瞎胡扯),更兼李靖对诸葛亮治军、布阵都给予极高的评价(详见《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 诗圣杜甫对诸葛亮的崇拜,更是惊天地泣鬼神——“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等等等等……光是歌颂诸葛亮的著名诗篇,就不下十几首。 ![]() 孔明的头号粉丝,非诗圣他老人家莫属 在此鄙人就不一一举例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杜甫的诗多以大气磅礴著称,结果到了歌颂诸葛亮的时候,也变成李白式的吹牛逼体!足见诗圣大人对武侯的崇拜,已经到盲目的地步了!以杜大诗人在中国文坛的地位,仅他一人就足以将孔明推向神坛,更别说还有一大票帝王级别的粉丝了! 此后,无论是高宗还是武则天时期,照例都对诸葛亮进行各种加封。到了唐玄宗时期,大唐尚武之风日盛,为了彰显朝廷开疆拓土的雄心壮志,建武庙,立武庙十哲。诸葛亮则是唯一一个以文臣身份,跟张良、吴起、孙武、白起、韩信、李靖等顶级名将同列其中的存在!其含金量,不问可知! ![]() 在众多版本的武则天中,唯有吕中老师的版本最为形象,威严霸气又带着一丝狡黠,将这个女政治家演的入木三分 时间来到重文轻武的赵宋,武将不可信的思想根深蒂固,终宋一朝都对孔明推崇备至。影响明清600年科举制度的朱熹,修史时,亦因诸葛亮的存在,将蜀汉视为正朔。 明朝时期,虽然武庙被老朱废黜,但诸葛亮依然稳居文庙之上,地位丝毫无损!后经罗贯中这个,集历代孔明癞皮狗之大成的名著——《三国演义》问世,诸葛亮的名望在民间也得到空前的提升,至此,孔明的人气空前绝后的,在民间和庙堂都占有一席之地,武侯威名到达历史极值。 但若认为明朝就是孔明人气的巅峰,就言之过早了。时间来到大清朝,因为小说《三国演义》在后金高层的风靡,自皇太极开始,清朝的皇帝都对孔明有着很高的评价。康熙、雍正、乾隆,三位被公认为清代最有作为的皇帝,都是孔明的迷弟,雍正更是史无前例的,将诸葛亮同时位列文庙和武庙!足见其对孔明的爱意! ![]() 唐国强老师饰演的诸葛亮,无论是气质、形象还是演技,跟小说的贴合程度恐怕都是空前绝后 到了现代,因为电视剧的热播(主要是94版,其他版本根本不值一提),又使得孔明狠刷了一波人气,名震东亚!三国热度经久不衰,而提起诸葛亮,就算是黑他的人也无法否认他超越时代的人气。六出祁山无功而返,却打得魏国不敢进犯;定三分天下,最终却无力回天,是孔明一生的遗憾,也是所有武侯粉丝的遗憾! 诸葛武侯的是非功过,近年来网络讨论太过激烈,对此,鄙人就不多掺和了,现将武侯震铄古今的粉丝团逐一列出,足以表明立场。至于网上关于他的纷争,只能说名气越大争议也就越大!只要网络这个东西存在一天,这些争论就永远不会休止,直至永远…… 随着诸葛孔明退出历史舞台,为大家所熟知的三国历史差不多可以终结了。但其实真正的三国历史才开始了十多年,只能算走了个开头! ![]() 三国势力稳定以后,东吴孙权忙着收拾南方士族,陷入了无限制的内耗之局,基本告别了争霸天下的序列,只能偏安一隅;蜀汉刘禅资质平庸,毫无开拓进取之心,没了武侯这种bug级别的存在,仅以一州之地对抗曹魏,结局就可想而知了——跟历史上所有的蜀地政权一样,等着被中原集团收编。 此后,吴蜀两国各自走下坡路,而占据天下之中的曹魏政权则一枝独秀,越发壮大,直至被司马氏终结! |
|
来自: 金色年华554 > 《历史中的大人物系列/默默无闻的人物》